一种含吸热层的防火复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02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储能电池组防火分隔,也可用于封堵建筑物等的贯穿孔和缝隙的防火复合物。该防火复合物包括:背衬板,其具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膨胀层,其具有接近所述背衬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背衬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所述膨胀层所处的空间,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背衬板的所述内表面;加强网,其位于所述膨胀层中并靠近于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吸热层,其具有接近所述膨胀层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所述吸热层第一表面和所述吸热层第二表面限定所述吸热层所处的空间,所述吸热层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面贴合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面贴合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

A fireproof compound containing heat absorbing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吸热层的防火复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复合层状物,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储能电池组的防火分隔,也可用于封堵建筑物等设施中的贯穿孔和缝隙,具有阻热、防火、隔烟等功能的防火复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但风能、太阳能属于间歇性能源,储能成为关键,电化学储能电站目前是主要路线之一。但因为电化学储能电站单位空间内活性可燃化学物质浓度高,所以,电化学储能的火灾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防火、灭火设计要求高。在设计上,常使用具有防火功能的板材、密封胶、涂料等作为电化学储能电站防火小区的防火分隔构件的组成部分,以确保发生火灾后,火势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会蔓延到相邻区域。新能源车的电池组防火问题也很突出,可用防火材料对电池组进行隔离、保护汽车底盘或车身。
[0003]另外,建筑物中通常设置有贯穿孔,以用于使电缆、管道等贯穿物从一个区域达到相邻的另一个区域;建筑物的墙壁、楼板、地板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未封堵的缝隙。当发生火灾时,火焰、烟雾等会沿着贯穿孔、缝隙快速蔓延,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减小和防止这种危害的发生,已开始使用耐火封堵材料对建筑物的贯穿孔和缝隙进行封堵。国家标准GB23864

2009《防火封堵材料》对耐火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理化性能等作了强制性的规定。耐火性能包括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耐火完整性通常是指被烧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物体背面无蹿火现象,物理几何尺寸收缩在要求范围内;耐火隔热性通常是指被烧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物体背面的温度低于某个值,以达到隔热的效果。理化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防火材料要达到某个耐火等级必须在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以及理化性能等方面满足相应的要求。
[0004]目前用于封堵贯穿孔等的市售产品有3M CS

195防火板,该防火板是一种主要由钢板层、膨胀橡胶层和金属丝网层构成的三明治型防火板。尽管该产品具有一定的耐火完整性,但其耐火隔热性差,不能有效解决背火面处贯穿物的温度过高问题。作为3M CS

195防火板的改进,公开号为CN19516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的仍是一种三明治型防火材,其包括耐高温金属层、至少一个柔性防火毯材料的中间层和金属丝网层。尽管该三明治防火材具有质量轻、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其同样不能有效解决背火面处贯穿物的温度过高问题。
[0005]公开号为CN144959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用于电气盒的防火面板组件,它包含具有内表面的面板和放在靠近所述面板内表面的防火垫。该防火垫可以是将膨胀化合物和吸热化合物混合成均匀物质而形成的单层防火垫,也可以是包括膨胀化合物层和靠近该膨胀化合物层的分开的吸热化合物层的多层防火垫。首先,对于单层防火垫,尽管其中含有吸热化合物,但由于膨胀化合物的活化温度通常高出吸热化合物的活化温度很多,在膨胀化合物开始膨胀起作用时,吸热化合物中的水分基本分解并释放完毕,故其实际上起不到
有效地降低背火面处贯穿物温度的作用。对于分开的多层防火垫,由于层间热传递效果差,进而影响吸热化合物层作用的发挥,也不能有效解决背火面处贯穿物的温度过高问题;另外,多层防火垫需要对膨胀层和吸热层分别进行生产和安装,造成应用中工序多、施工量大和成本高问题。其次,这种防火垫通常用于对抗弯强度要求不高的电器盒面板内侧,而在对抗弯强度要求较高的其它场合,无法使用这种防火垫。最后,为了获得更好的阻燃、隔热效果、更薄的厚度和更轻的重量,该防火垫在阻燃材料、膨胀材料和吸热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0006]因此,需要一种防火复合物,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背火面处贯穿物的温度过高问题,而且厚度更薄、重量更轻、生产安装更方便、应用场合更广泛、阻燃和隔热效果更优异。本专利技术正是为满足这些要求而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封堵建筑物等的贯穿孔和缝隙的防火复合物,该防火复合物能够有效解决背火面处贯穿物温度过高问题,能够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更好的阻燃和隔热效果,还能够具有更薄的厚度和更轻的重量并且具有更广的应用场合和更低的应用成本。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火复合物,其包括:背衬板,其具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膨胀层,其具有接近于所述背衬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背衬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所述膨胀层所处的空间,所述膨胀层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背衬板的内表面;加强网,其位于所述膨胀层中并靠近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吸热层,其具有接近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所述吸热层所处的空间,所述吸热层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膨胀层包括通过在高分子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和膨胀剂制成的可膨胀组合物,其中所述可膨胀组合物的体积膨胀倍数不小于25。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膨胀剂包括膨胀性能不小于100mL/g的可膨胀石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可膨胀组合物由下列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含重量百分比10%~6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20%的交联剂、5%~60%的可膨胀石墨、1~20%的轻质碳酸钙,B组分包含重量百分比10%~7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0.1%~2%的有机锡催化剂、0.1%~3%的二乙基羟胺、5%~60%的阻燃剂,其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0.8~1.2。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吸热层包含由重量百分比为10%~90%的水合无机盐类和10%~90%的基材制成的吸热组合物,所述吸热组合物的活化温度为50℃~100℃。优选地,所述吸热层包含的结合水的重量与所述吸热层的重量的比不小于15%。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水合无机盐类包括五水偏硅酸钠、九水偏硅酸钠、十水焦磷酸钠、十二水磷酸钠、九水硝酸铝、九水硝酸铁、九水硝酸铬、十二水硫酸铝钾、十
二水硫酸铝铵、六水氯化镁、七水硫酸铁、七水硫酸锌、四水硼酸钠、六水磷酸镁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基材包括硅橡胶、环氧树脂、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树脂、玄武岩纤维棉、陶瓷纤维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吸热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背衬板包括不锈钢板、镀锌钢板、碳纤维板、硅酸钙板、纤维增强水泥板等,所述背衬板的厚度是0.3~10mm。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加强网包括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与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齐平;所述金属丝网的丝径为0.5mm~2mm,孔径为10mm~60mm。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防火复合物还包括装饰层,其贴合于所述吸热层的第二表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复合物,其包括:背衬板,其具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膨胀层,其具有接近所述背衬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背衬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所述膨胀层所处的空间,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背衬板的所述内表面;加强网,其位于所述膨胀层中并靠近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吸热层,其具有接近所述膨胀层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膨胀层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限定所述吸热层所处的空间,所述吸热层的所述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层包括通过在高分子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和膨胀剂制成的可膨胀组合物,其中所述可膨胀组合物的体积膨胀倍数不小于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包括膨胀性能不小于100mL/g的可膨胀石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组合物由下列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包含重量百分比10%~6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20%的交联剂、5%~60%的可膨胀石墨、1~20%的轻质碳酸钙,B组分包含重量百分比10%~7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0.1%~2%的有机锡催化剂、0.1%~3%的二乙基羟胺、5%~60%的阻燃剂,其中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0.8~1.2。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包含由重量百分比为10%~90%的水合无机盐类和10%~90%的基材制成的吸热组合物,所述吸热组合物的活化温度为50℃~10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所含结合水的重量与所述吸热层的重量的比不小于15%。7.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8.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包括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与所述膨胀层的所述第二表面齐平。9.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防火复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胜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菲思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