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及饮料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91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58
本公开涉及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及饮料机,装置包括外壳和内杆;外壳的一端形成有饮料入口,另一端形成有饮料出口,外壳内部形成有入口通道、第一喷射口、混合腔、收缩腔、喉腔、扩散腔和缓冲腔,饮料入口与入口通道相通,饮料出口与缓冲腔相通,外壳内部还形成有加热气体通道,加热气体通道与混合腔相通;收缩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扩散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内杆设置在缓冲腔内,且与缓冲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饮料机包括上述饮料发泡装置。本公开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内部不易凝结堵塞、便于清理和维护检修、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温度和流动性调节范围大,制作的发泡饮料绵密均匀,用户体验好的优点。用户体验好的优点。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A beverage foaming device and beverag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及饮料机


[0001]本公开涉及饮料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及饮料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部分如咖啡机等饮料机设备中,设置有发泡装置,以能制作奶泡的全自动咖啡机为例,全自动咖啡机的发泡装置一般包括采用电磁发泡器发泡后,再经过蒸汽或者电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这种发泡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内部容易凝结奶垢、易堵塞、不易清理、维护检修困难、部件寿命短、故障率高、温度和流动性调节范围小的缺陷。同时还存在到杯后奶泡不够细腻、绵密,大泡泡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发泡装置,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机。本公开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内部不易凝结堵塞、便于清理和维护检修、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温度和流动性调节范围大,制作的发泡饮料绵密均匀,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0004]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包括外壳和内杆;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饮料入口,另一端形成有饮料出口,所述外壳内部沿饮料的流动方向形成有依次连通的入口通道、第一喷射口、混合腔、收缩腔、喉腔、扩散腔和缓冲腔,所述饮料入口与所述入口通道相通,所述饮料出口与所述缓冲腔相通,所述外壳内部在所述混合腔的旁侧还形成有加热气体通道,以及与所述加热气体通道相通的加热气体入口,所述加热气体通道通过第二喷射口与所述混合腔相通;
[0005]所述收缩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扩散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以使饮料在依次流经所述收缩腔、所述喉腔和所述扩散腔后被发泡;
[0006]所述内杆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使饮料在流经所述缓冲腔内时进一步发泡。
[0007]优选地,所述内杆包括多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圆片,所述圆片的至少一处侧面向圆心方向凹陷形成缺口,以使所述内杆与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0008]优选地,每节所述圆片上均形成有三个所述缺口,三个所述缺口围绕所述圆片的圆心等间隔设置,且相邻两节的所述圆片的缺口交错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缺口呈扇形,且其弧度为120
°
~125
°

[0010]优选地,所述入口通道、所述第一喷射口、所述混合腔、所述收缩腔、所述喉腔、所述扩散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第二喷射口的内径分别为D1、D2、D3、D4、D5、D6、D7和D8,且满足:
[0011]D2:D1=1:4~4.2;
[0012]D2:D3=1:8~8.2;
[0013]D2:D8=1:1.5~1.6。
[0014]优选地,还满足:
[0015]D
4max
=D3,D
4min
<D5,D
6min
=D5,
[0016]D
6max
:D7=8:3.5~3.6。
[0017]优选地,所述外壳在所述收缩腔与所述喉腔之间形成有变径腔,所述变径腔的内径为D9,所述变径腔沿饮料流动方向延伸,且满足:
[0018]D
4min
≤D9<D5。
[0019]优选地,所述收缩腔的锥度为70
°
~75
°
;所述扩散腔的锥度为40
°
~45
°
,所述入口通道与所述加热气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所成夹角为60
°
~65
°

[0020]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喷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饮料入口、所述入口通道均形成于所述喷头内部;所述第一喷射口、所述混合腔、所述收缩腔、所述喉腔、所述扩散腔、所述加热气体入口、所述加热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喷射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缓冲腔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0021]一种饮料机,用于制作发泡饮料,所述饮料机包括如上所述饮料发泡装置。
[0022]本公开所述的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及饮料机,其优点在于,本公开通过设置入口通道、第一喷射口、混合腔、收缩腔、喉腔、扩散腔、缓冲腔、加热气体通道和内杆等结构,将饮料从饮料入口处通入,然后从小口径的第一喷射口处流出,使饮料流量降低、流速提高进入到混合腔中,高速流入的饮料使混合腔内形成负压,此时将加热气体,如高温蒸汽从加热气体入口处通入,加热气体流经加热气体通道进入到混合腔中,与其中的饮料混合,由于混合腔内的负压环境与高温蒸汽的内部压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高温蒸汽能最大限度的溶解于饮料中,加热使饮料快速升温至所需温度。与高温蒸汽混合加热后的饮料从混合腔流入到收缩腔中,由于收缩腔的内径结构,饮料在收缩腔中的流速逐渐提高,随后流入到内径更小的喉腔内形成强烈的紊流,紊流会将饮料中的大气泡剪切成多个细小的气泡,并在喉腔的后段位置进行混合,随后流入到扩散腔中,由于扩散腔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饮料在扩散腔中的流速逐渐降低,根据伯努利方程,饮料内部压力会逐渐增大,从而进一步将气泡撕裂为更细小的气泡,然后饮料继续流动到缓冲腔中,从缓冲腔的内侧壁与内杆之间的间隙中流过,受缓冲腔内侧壁与内杆的挤压,将使饮料中的气泡进一步撕裂并均匀混合,最后形成绵密均匀的发泡饮料从饮料出口处流出。
[0023]本公开采用与高温气体混合的方式对饮料进行加热发泡,无需分别设置电磁发泡器和加热装置,可有效简化部件结构、减少部件数量、降低部件成本。且各个腔室整体近似为一长直的腔体,饮料在内部流动顺畅,不易凝结堵塞,便于清理和维护检修。部件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具有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的优点。可通过控制所通入的加热气体的温度来对发泡饮料的温度进行调节,另外可通过控制通入的饮料量和加热气体量来对最终形成的发泡饮料的流动性进行调节,温度和流动性调节范围大。饮料发泡过程中,内部气泡通过多层剪切撕裂,最后还通过内杆与缓冲腔进行进一步挤压撕裂,可确保制作的发泡饮料口感绵密、气泡均匀,有利于提升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公开所述一种饮料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公开所述一种饮料发泡装置的剖面视图;
[0026]图3是本公开所述内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公开所述内杆的截面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

外壳,1a

喷头,1b

第一壳体,1c

第二壳体,101

饮料入口,102

饮料出口,103

入口通道,104

第一喷射口,105

混合腔,106

收缩腔,107

喉腔,108

扩散腔,109

缓冲腔,110

加热气体通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杆;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饮料入口,另一端形成有饮料出口,所述外壳内部沿饮料的流动方向形成有依次连通的入口通道、第一喷射口、混合腔、收缩腔、喉腔、扩散腔和缓冲腔,所述饮料入口与所述入口通道相通,所述饮料出口与所述缓冲腔相通,所述外壳内部在所述混合腔的旁侧还形成有加热气体通道,以及与所述加热气体通道相通的加热气体入口,所述加热气体通道通过第二喷射口与所述混合腔相通;所述收缩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扩散腔的内径沿饮料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以使饮料在依次流经所述收缩腔、所述喉腔和所述扩散腔后被发泡;所述内杆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使饮料在流经所述缓冲腔内时进一步发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包括多节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圆片,所述圆片的至少一处侧面向圆心方向凹陷形成缺口,以使所述内杆与所述缓冲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饮料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圆片上均形成有三个所述缺口,三个所述缺口围绕所述圆片的圆心等间隔设置,且相邻两节的所述圆片的缺口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饮料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扇形,且其弧度为120
°
~12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所述第一喷射口、所述混合腔、所述收缩腔、所述喉腔、所述扩散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第二喷射口的内径分别为D1、D2、D3、D4、D5、D6、D7和D8,且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涛张国际赵胜杨序贵吴道玉田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技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