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8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包含:阀体、端盖、执行模块、阀杆模块和执行器;端盖盖设在阀体的一端的端口处;执行模块设置在阀体的内部;阀杆模块设置在阀体上,阀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相连,用于带动执行模块运动;执行器设置在阀体的顶部,执行器的输出端与阀杆模块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球阀使用寿命短,维护周期短,密封性差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球阀的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密封性能更好。密封性能更好。密封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球阀工作原理是执行器带动球阀中不锈钢球体做90
°
往复运动实现阀门的开关,球阀长期的这种往复运动对阀座消耗极大,球阀容易失效,存在球阀使用寿命短、维护周期短、密封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其特征在于,包含:阀体、端盖、执行模块、阀杆模块和执行器;
[0004]端盖盖设在阀体的一端的端口处;
[0005]执行模块设置在阀体的内部;
[0006]阀杆模块设置在阀体上,阀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相连,用于带动执行模块运动;
[0007]执行器设置在阀体的顶部,执行器的输出端与阀杆模块输入端相连。
[0008]进一步,执行模块包含:球体、第一阀座组件、第二阀座组件和第一平垫片;
[0009]球体内设有圆形截面的介质通道,球体活动设置在阀体的内部,球体与阀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控制阀体内腔的通断;
[0010]第一阀座组件设置在端盖的内壁上,当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阀座组件与介质通道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
[0011]第二阀座组件设置在阀体的内壁上,当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阀座组件与介质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相连;
[0012]第一平垫片设置在端盖与阀体的一端的端口处,第一平垫片与端盖的内壁相连。
[0013]进一步,第一阀座组件包含:第一阀座和第一密封圈;
[0014]第一阀座活动设置在端盖的内壁上,第一阀座与球体的外壁相抵接,当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阀座与介质通道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
[0015]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端盖的内壁上,第一密封圈与第一阀座相连,用于支撑第一阀座。
[0016]进一步,第二阀座组件包含:第二阀座和第二密封圈:
[0017]第二阀座活动设置在阀体的内壁上,第二阀座与球体的外壁相抵接,当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阀座与介质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相连;
[0018]第二密封圈设置在阀体的内壁上, 第二密封圈与第二阀座相连,用于支撑第二阀座。
[0019]进一步,阀杆模块包含:阀杆、密封座、轴承座、若干第三密封圈、若干第四密封圈和第二平垫片;
[0020]阀杆插设于阀体的驱动端,阀杆的一端与执行器的输出端相连,阀杆的另一端与执行模块相连;
[0021]密封座套设在阀杆的一端,密封座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相连,用于对阀体的驱动端进行密封;
[0022]若干第三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座的内壁上,若干第三密封圈与阀杆的外壁相连,用于对密封座与阀杆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0023]若干第四密封圈套设在密封座的外壁上,若干第四密封圈与阀体的内壁相连,用于对密封座与阀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0024]第二平垫片套设在阀杆的另一端,第二平垫片与阀体的内壁相连;
[0025]轴承座套设在阀杆上,轴承座位于密封座与第二平垫片之间。
[0026]进一步,轴承座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储油槽,用于存储润滑油脂。
[0027]进一步,轴承座的材质为PTFE材质。
[0028]进一步,第一平垫片和第二平垫片的材质均为PEEK材质。
[002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球阀使用寿命短,维护周期短,密封性差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球阀的使用寿命,延长维护周期,密封性能更好。
[0030]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的剖视图;
[0032]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34]首先,将结合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用于控制管道内流体的通断,其的应用场景很广。
[0035]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包含:阀体1、端盖2、执行模块、阀杆模块和执行器3;
[0036]具体地,如图1所示,端盖2盖设在阀体1的一端的端口处;执行模块设置在阀体1的内部;阀杆模块设置在阀体1上,阀杆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相连,用于带动执行模块运动;执行器3设置在阀体1的顶部,执行器3的输出端与阀杆模块输入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阀杆模块安装在阀体1的上端,阀杆模块上端连接执行器,下端连接执行模块,执行器通过启动控制,实现90
°
来回旋转,执行模块带动阀杆模块做往复运动。
[0037]进一步,如图1~2所示,执行模块包含:球体4、第一阀座组件、第二阀座组件和第一平垫片7;球体4内设有圆形截面的介质通道,球体4活动设置在阀体1的内部,球体4与阀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控制阀体1内腔的通断;第一阀座组件设置在端盖2的内壁上,当阀体1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阀座组件与介质通道4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第二阀座组
件设置在阀体1的内壁上,当阀体1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阀座组件与介质通道4的另一端的端口相连;第一平垫片7设置在端盖2与阀体1的一端的端口处,第一平垫片7与端盖2的内壁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球体4的一端连接第一阀座组件,使得第一阀座组件和球体4之间更为紧密配合,球阀关闭状态时可实现密封。球体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座组件,当端盖2盖紧后,球体4与第一阀座组合和第二阀座组件之间会被压紧,且阀体1和端盖2的材料是不锈钢材质,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足够的抗压强度。
[0038]进一步,如图1~2所示,第一阀座组件包含:第一阀座5和第一密封圈6;第一阀座5活动设置在端盖2的内壁上,第一阀座5与球体4的外壁相抵接;当阀体1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阀座5与介质通道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第一密封圈6设置在端盖2的内壁,第一密封圈6与第一阀座5相连,用于支撑第一阀座5;
[0039]进一步,第二阀座组件包含:第二阀座8和第二密封圈9:第二阀座8活动设置在阀体1的内壁上,第二阀座8与球体4的外壁相抵接;当阀体1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阀座8与介质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相连;第二密封圈9设置在阀体1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9与第二阀座8相连,用于支撑第二阀座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6给予第一阀座5支撑力,同时用于对球体4的端口外壁与端盖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第二密封圈9给予第二阀座8支撑力的同时用于对球体4的端口外壁与阀体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使本实施例具备良好的密封效果。
[0040]进一步,如图1~2所示,阀杆模块包含:阀杆81、密封座82、轴承座83、若干第三密封圈84、若干第四密封圈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其特征在于,包含:阀体、端盖、执行模块、阀杆模块和执行器;所述端盖盖设在所述阀体的一端的端口处;所述执行模块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阀杆模块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相连,用于带动执行模块运动;所述执行器设置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阀杆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执行模块包含,球体、第一阀座组件、第二阀座组件和第一平垫片;所述球体内设有圆形截面的介质通道,所述球体活动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球体与所述阀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阀体内腔的通断;所述第一阀座组件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上,当所述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座组件与所述介质通道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座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当所述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二阀座组件与所述介质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平垫片设置在所述端盖与所述阀体的一端的端口处,所述第一平垫片与所述端盖的内壁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组件包含:第一阀座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阀座活动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球体的外壁相抵接,当所述阀体的内腔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介质通道的任一端的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阀座相连,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阀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球阀,其特征在于,第二阀座组件包含:第二阀座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阀座活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辉舒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