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复合编织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5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包括内层编线、外层编线、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外层编线包裹所述内层编线,且所述外层编线内圈表面与所述内层编线外圈表面紧贴,所述第一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环,且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各所述第二固定环分别层层相压呈圆形,所述内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外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环,且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信号线局部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现断裂的问题。现断裂的问题。

Heat resistant composite braid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热复合编织线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线
,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

技术介绍

[0002]信号线是用来传输由音源(信号源)所产生音响信号的线材,常用于扬声器等器材上,对信号线而言,其最大缺点在于,扬声器是借由鼓纸的振动发出声音,因此,当扬声器发出声音时,其中的信号线也会随鼓纸的振动产生上下的振动,当音频信号升高至某一频率时,该信号线除了上下振动外,也会在水平方向产生横向振动或产生圆圈状地振动,即形成跳绳现象;当扬声器中的信号线产生跳绳现象时,不但容易打到鼓纸或弹波上产生杂音,信号线自身硬度不足,容易因振动产生断裂,使由此形成的音频信号传导线在高频振动下仍容易产生跳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信号线容易折损导致信号线断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包括内层编线、外层编线、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外层编线包裹所述内层编线,且所述外层编线内圈表面与所述内层编线外圈表面紧贴,所述第一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环,且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各所述第二固定环分别层层相压呈圆形,所述内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外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环。
[0005]优选地,所述外层编线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87mm到2.53mm之间。
[0006]优选地,所述内层编线由若干条第一棉芯编织组成,各所述第一棉芯一一对应的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且所述第一棉芯外表面紧贴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芯设置有16股。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棉芯外套设有一条第一金属导体片,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片螺旋状包裹所述第一棉芯外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外层编线由若干条第二棉芯编织组成,各所述第二棉芯一一对应的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环,且各所述第二棉芯外表面紧贴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表面。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棉芯设置有16股。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棉芯外套设有若干条第二金属导体片,且各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片均螺旋状包裹所述第二棉芯外表面,各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片并排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片由锡铜材料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片由镀银银铜材料制成。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热复合编织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5]本技术中的耐热复合编织线由内层编线、外层编线、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组合编织而成,编织的过程中需要先用若干条线芯编织形成内层编线,且在编织的过程中到达一定的长度后便要将各个线芯分别穿过第一套圈中的各个第一固定环,通过第一固定环与线芯之间的摩擦防止线芯松散,避免内层编线出现区域形变损坏,待编织完成内层编线和第一套圈的组合后,进行外层编线的编织,取若干条线芯编织形成外层编线,同理在进行外层编线的编织过程中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后各线芯便要分别穿过第二套圈中的各个第二固定环,通过第二固定环与线芯之间的摩擦防止线芯松散,从而避免外层编织线使用过程中出现区域的松散形变损坏,使内层编织线暴露在外部,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信号线局部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热复合编织线的效果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热复合编织线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组合侧视图。
[001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0]10—内层编线
ꢀꢀꢀꢀꢀꢀ
11—第一棉芯
ꢀꢀꢀꢀꢀꢀ
12—第一金属导体片
[0021]20—外层编线
ꢀꢀꢀꢀꢀꢀ
21—第二棉芯
ꢀꢀꢀꢀꢀꢀ
22—第二金属导体片
[0022]30—第一套圈
ꢀꢀꢀꢀꢀꢀ
31—第一固定环
ꢀꢀꢀꢀ
40—第二套圈
[0023]41—第二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2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包括内层编线10、外层编线20、第一套圈30和第二套圈40,所述外层编线20包裹所述内层编线10,且所述外层编线20内圈表面与所述内层编线10外圈表面紧贴,内层编线10被外层编线20紧密包裹,且内层编线10和外层编线20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呈粗糙状,通过两个粗糙面相互之间的摩擦放置二者出现相对的滑动,所述第一套圈30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环31,所述第二套圈40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环41,且各所述第一固定环31和各所述第二固定环41分别层层相压呈圆形,所述内层编线10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31,所述外层编线20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环41,通过第一固定环31和第二固定环41分别将内层编线10和外层编线20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复合编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编线、外层编线、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外层编线包裹所述内层编线,且所述外层编线内圈表面与所述内层编线外圈表面紧贴,所述第一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套圈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环,且各所述第一固定环和各所述第二固定环分别层层相压呈圆形,所述内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外层编线的各线芯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环,且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均间隔设置有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复合编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编线的直径取值范围为1.87mm到2.53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复合编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编线由若干条第一棉芯编织组成,各所述第一棉芯一一对应的穿过各所述第一固定环,且所述第一棉芯外表面紧贴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热复合编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宾澄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