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5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内的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上端设有两个凹口,两个凹口内分别设有一个电极弹片,两个电极弹片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限位条,且其下端设有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在使用时可从主壳体内取出并可以进行充电,在蓄电池的电量耗尽时,可直接更换替代的电池包即可,使用方便快捷,且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电极弹片隐藏设置在凹口内,可防止在正常收纳过程中正负极接触上损坏蓄电池。收纳过程中正负极接触上损坏蓄电池。收纳过程中正负极接触上损坏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网位仪
,具体涉及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网位仪是一种自主发射渔网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它是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助航设备,当船舶驶近渔网时,其装配的AIS系统可以接收到AIS网位仪发出的渔网位置信息,从而避开渔网航行,保证船舶行驶安全。流动网作业的渔船利用系在渔网竹竿等支撑物上的网位仪可以随时观测渔网的位置信息,使得在大雾、大雨、阴天等可见度低的不良天气下,也可以很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渔网,避免多余的海上搜索,达到节约油耗、绿色低碳的作业方式。
[0003]现有的网位仪采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蓄电池进行供电,但蓄电池与主板设置在一起,使用期间不可取出,在蓄电池的电量耗尽时,需要将网位仪整体从渔网竿上取下才能进行充电,因此需要较多的备用网位仪替换使用,造成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内的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上端设有两个凹口,两个凹口内分别设有一个电极弹片,两个电极弹片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限位条,且其下端设有端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与所述上外壳连接的下外壳。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分别为塑料上外壳和塑料下外壳,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卡扣连接和/或螺栓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设置在上壳体的上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端板设置在下外壳的下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包括21700锂电池或18650锂电池。
[0014]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口包括USB充电口、音叉插口和直插DC插口。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包在使用时可从主壳体内取出并可以进行充电,在蓄电池的电量耗尽时,可直接更换替代的电池包即可,使用方便快捷,且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电极弹片隐藏设置在凹口内,可防止在正常收纳过程中正负极接触上损坏蓄电池。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网位仪的结构示意;
[0017]图2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网位仪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网位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与连接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网位仪的转接壳与天线外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网位仪的发光二极管在主板上的设置示意图;
[0024]图9是防脱绳在密封帽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如图1至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网位仪,包括主壳体1,在主壳体1的上端连接的转接壳2,在转接壳2上端的天线外壳3。在主壳体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帽4,在主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池包5,打开密封帽4后可将电池包5放入主壳体1内,或将电池包5从主壳体1内取出,进而实现电池包5的更换。当电量耗尽时,无需再将主壳体1从渔网上解下,保证持续性使用。电池包5上设有连接口51和充电口52,其中,充电口52用来充电时使用,充电口5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USB充电口、音叉插头和直插DC插头等。在主壳体1的上端设有一隔板6,隔板6优选选粘接在主体1的上端,其将主壳体1的上下两侧隔离开来。在隔板6上嵌设有连接端子7,连接端子7的下端与连接口51配合连接。在天线外壳3内设有一主板8,主板8的下端与连接端子7的上端连接,主板8还连接有VHF天线9和GPS天线10。其中,VHF天线9设置在天线外壳3内,GPS天线10设置在主板8上。
[0027]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5包括电池外壳53和设置在电池外壳内53的蓄电池54,电池外壳53的外形尺寸与主壳体1的内型尺寸适配,从而实现电池外壳53滑动连接在主壳体1的内部。连接口51设置在电池外壳53的上端,且其与蓄电池54连接,充电口52设置在电池外壳53的上端一侧,且其和连接口51均与蓄电池54的电极连接。具体的,连接口51为两个,两个连接口51分别连接蓄电池54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子7包括两个分别与连接口51连接的电源端子71,另外,除了与两个连接口51对应的电源端子71以外,还包括三个用于写码的端子72,这三个用于写码的端子72从隔板6的下侧露出。在需要进行对主板8写码时,采用特定的设有写码接口的电池包,与电源端子71和用于写码的端子72连接。蓄电池54为两节,可采用两种型号的锂电池,分别是21700锂电池或18650锂电池。由于两种锂电池的尺寸不同,电池外壳53的内部尺寸也对应分为两种,分别与两种锂电池适配,而电池外壳53的外部形状尺寸均相同,从而与主壳体1适配。
[0028]电池外壳53优选包括上外壳531和与上外壳531连接下外壳532,上外壳531和下外壳532均优选采用塑料上外壳和塑料下外壳,上外壳531与下外壳532之间可以采用如超声波焊接和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在蓄电池54的使用寿命到现时单独更换蓄电池
54,上外壳531与下外壳532之间优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作为优选实施例,上外壳531与下外壳532之间采用卡扣连接和/或螺栓连接,具体的,在下外壳532的两侧设有多个卡块533,在上外壳531的两侧设有多个卡口534,多个卡口534与多个卡块533分别位置对应,并可配合实现卡扣连接,在在需要更换蓄电池54时,打开该卡扣即可。当采用螺栓连接时,可以在下外壳532上设置螺纹孔535,在上外壳531上设置通孔536,通孔536与螺纹孔535的位置对应,采用螺栓穿过通孔536拧入螺纹孔535内即可。通孔536和螺纹孔535分别优选设置在上外壳531和下外壳532的两端。为了确保上外壳531与下外壳532之间的防水效果,在上外壳531与下外壳532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59。
[0029]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口51包括间隔设置在电池外壳53前端的两个凹口55,两个凹口55内分别设有与电源端子71插接配合的电极弹片56,两个电极弹片56分别与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位仪用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内的蓄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上端设有两个凹口,两个凹口内分别设有一个电极弹片,两个电极弹片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限位条,且其下端设有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位仪用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与所述上外壳连接的下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位仪用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分别为塑料上外壳和塑料下外壳,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位仪用电池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大华卓维平李茂树徐美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善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