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5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该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泥1份;粉煤灰:0.50~1.33份;硅灰:0.1~0.2份;石英砂:0.7~0.8份;尾矿:0.1~0.3份;水:0.6~0.7份;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0.0100~0.0175份;空心玻璃微珠:1.00~1.33份;减水剂0.01~0.02份;所述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的具体处理过程是:将20

Solid waste recycling lightweight high ductility concrete based on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3D打印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尾矿是指在当前的采选技术条件下,矿业开发中对矿石进行采选后排放且含有一定有价值组分的矿业废料。依据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可知,2018年,经调查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尾矿综合利用率为27.1%,相比国外的一些尾矿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大多数尾矿中硅含量相对较高,且主要以惰性矿物石英晶体的形态存在,不是传统胶凝材料的主要原料,相对粉煤灰和矿渣粉而言,其活性较低,难以激发。
[0003]高延性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力学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目前高延性混凝土虽然具备优异的力学韧性,并且与建筑3D打印技术在智能建造理念方面高度兼容互补,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更具灵活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但是高延性混凝土造价昂贵,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应用。
[0004]如何将尾矿应用于3D打印混凝土中,实现高延性混凝土的3D打印,增加尾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泥1份;粉煤灰:0.50~1.33份;硅灰:0.1~0.2份;石英砂:0.7~0.8份;尾矿:0.1~0.3份;水:0.6~0.7份;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0.0100~0.0175份;空心玻璃微珠:1.00~1.33份;减水剂0.01~0.02份;所述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的具体处理过程是:将20

28mm长的PVA纤维首先进行表面清洗烘干,再在外部温度15

35℃范围将PVA纤维浸泡在浓度为70

90g/l的、以质量比1:1:1:1混合的50微米石英砂、凡士林、聚二甲基硅氧烷和钛酸酯偶联剂的乳液中3

5分钟,之后在不高于100℃温度下烘干,之后再进行最后清洗并105℃烘干,获得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固废资源化轻质高延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醇长纤维为直径39μm、长度25mm、密度1300kg/m3、张力强度1600MPa,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度100CST,粘度温度系数0.6;所述的尾矿为锑尾矿或磁铁矿,尾矿的中值粒径为50

500微米,优选地,尾矿的中值粒径为125微米;所述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比重3.1t/m3,细度指数390m3/kg,初凝时间120min,终凝时间210min,抗压强度58.5MPa;所述的空心玻璃微珠为密度460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孙浚博谭艳玲王雨飞赵宏宇王迪唐玮晨孙元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