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836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涉及相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相机并不具备自动打光设备,导致在一些昏暗的光线中获取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一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侧均开设有滑槽,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前端均设置有光线感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有灯框,灯框内设置有LED灯,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该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LED灯的开关由光线感应开感应光线的亮度来决定,基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灯框上下升降,由此控制LED灯的位置高度,并且第二驱动电机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电机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电机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

An intelligent omni-directional light filling device for all-weather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相机
,具体为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
[0003]相机已经不仅仅是记录图像功能,同样也是用于监测设备的一个必备设备之一,但现有相机并不具备自动打光设备,导致在一些昏暗的光线中获取图像不够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相机并不具备自动打光设备,导致在一些昏暗的光线中获取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前端均设置有光线感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有灯框,所述灯框内设置有LED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置于相机两侧通过固定杆来进行固定,而LED灯的开关由光线感应开感应光线的亮度来决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内均螺纹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与灯框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灯框上下升降,由此控制LED灯的位置高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设置有处理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均设置有控制器,两个所述控制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在接收到光线感应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信息传递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00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通过螺纹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使结构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拆卸。
[0013]进一步地,所述灯框内设置有蓄电板,所述蓄电板与LED灯电性连接,所述灯框后端均设置有检修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板可为LED灯提供电源,同时检修板为后期更换蓄电
板提供结构。
[00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块内均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置于相机两侧通过固定杆来进行固定,而LED灯的开关由光线感应开感应光线的亮度来决定;
[0019]2、该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基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灯框上下升降,由此控制LED灯的位置高度,并且第二驱动电机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技术的LED灯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滑槽;4、光线感应;5、灯框;6、LED灯;7、穿孔;8、固定杆;9、第一驱动电机;10、丝杆;11、滑块;12、处理器;13、螺纹;14、蓄电板;15、检修板;16、控制器;17、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杆1位于第二支撑杆2一侧,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侧均开设有滑槽3,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前端均设置有光线感应4,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之间活动连接有灯框5,灯框5内设置有LED灯6,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开设有穿孔7,两个穿孔7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8,由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置于相机两侧通过固定杆8来进行固定,而LED灯6的开关由光线感应4开感应光线的亮度来决定。
[0027]如图2和3所示: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两个第一驱动电机9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丝杆10,两个丝杆10内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与灯框5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设置有处理器12,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设置有控制器16,两个控制器16与处理器12电性连接,两个固定杆8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13,两个滑块11内均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驱动电机17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处理器12在接收到光线感应4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6,由控制器16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9和第二驱动电机17,第一驱动电机9带动灯框5上下升降,由此控制LED灯6的位置高度,第二驱动电机17可在控制器16的作用下调节打光的角度。
[0028]如图4所示:灯框5内设置有蓄电板14,蓄电板14与LED灯6电性连接,灯框5后端均设置有检修板15,蓄电板14可为LED灯6提供电源,同时检修板15为后期更换蓄电板14提供
结构。
[0029]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置于相机两侧,随后分别通过固定杆8穿过穿孔7来固定,安装好后,在使用时根据光线感应4感应到的明暗来控制LED灯6开关,同时控制器16照明的亮度,在其位置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9来控制其高度,同时基于控制器16来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7使其带动LED灯6上下转动的角度,而LED灯6的后期使用蓄电问题可通过检修板15,来进行更换蓄电板14并定期对LED灯6维修维护。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位于第二支撑杆(2)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前端均设置有光线感应(4),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之间活动连接有灯框(5),所述灯框(5)内设置有LED灯(6),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开设有穿孔(7),两个所述穿孔(7)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相机智能全方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下端均活动连接有丝杆(10),两个所述丝杆(10)内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与灯框(5)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卓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