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8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站台主体(1),站台主体(1)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信息显示器(2)和语音播报装置(3),信息显示器(2)的下方连有盲文点显器(4),站台主体(1)内设有一排座椅(5),座椅(5)的前方设置一排智能盲道(6),智能盲道(6)与一组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相连,且二者相互垂直设置,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设于站台主体(1)的边缘处;站台主体(1)的上方还设有信号传输模块(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方便盲人搭乘公交车,引导盲人准确到达登车处,大幅度地增加了站台的基本功能,满足了盲人乘坐公交的基本需求,极大地增加了盲人出行时的安全感。盲人出行时的安全感。盲人出行时的安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交车站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设备
,尤其是一种智能公交车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实际生活中围绕公交站台打造的盲人服务设施,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车辆到站时的语音提示阶段,甚至完全没有。这也直接导致了盲人乘坐公共交通的不安与恐惧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公交站台无盲人服务、盲人出行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可以方便盲人搭乘公交车,引导盲人准确到达登车处,大幅度地增加了站台的基本功能,满足了盲人乘坐公交的基本需求,极大地增加了盲人出行时的安全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站台主体,站台主体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信息显示器和语音播报装置,信息显示器的下方连有盲文点显器,盲文点显器与信息显示器、语音播报装置相互配合,以便于盲人获取信息;
[0006]站台主体内设有一排座椅,座椅的前方设置一排智能盲道,智能盲道与一组视障者固定上车区相连,且二者相互垂直设置,视障者固定上车区设于站台主体的边缘处,以便于盲人通过盲道找到准确上车点上车;
[0007]站台主体的上方还设有信号传输模块,以用于乘客和车辆相互掌握实时信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盲道的长度与站台主体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视障者固定上车区亦设为盲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播报装置为扬声器,其内嵌于信息显示器的上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相互配合的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
[0012]本技术所用盲文点显器为现有装置,配合信息显示器和语音播报使用,方便特殊人群获取信息,其型号为metecⅡ,生产厂家为北京国宏康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0013]本技术的语音播报装置为现有装置,为深圳市音王电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HIC2514NH004002

R033OP的扬声器。
[0014]本技术所用信号传输模块为现有装置,为深圳榕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S232透传模块,用于连接乘客和车辆,加强乘客对车辆信息的动态把握,也有助于车辆方提前掌握特殊乘客的信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优点在于:
[0016](1)通过对已有的公交站台的升级改造,大幅度地增加了站台的基本功能,满足了
盲人乘坐公交的基本需求,极大的增加了盲人出行时的安全感;
[0017](2)提供了盲文信息显示器,供懂盲文的盲人获取相关乘车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来获得搭乘信息;
[0018](3)可以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无线通讯装置配合使用,通过蓝牙装置连接手机微信小程序,由使用者语音输入目的地,经中心处理器处理后语音播报返回推荐乘车信息指示;
[0019](4)采用智能感应盲道,引导盲人准确抵达登车处,同时告知驾驶员具体停车位置,有效地解决了最后10米的精度问题;
[0020](5)该智能公交站台可与其他盲人辅助产品连接,比如盲人手环、智能盲杖等,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共同帮助盲人参与公共交通。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公交车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公交车站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见图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站台主体1,站台主体1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信息显示器2和语音播报装置3,其特征在于:
[0025]语音播报装置3为扬声器,其内嵌于信息显示器2的上方;
[0026]信息显示器2的下方连有盲文点显器4,盲文点显器4与信息显示器2、语音播报装置3相互配合,以便于盲人获取信息;
[0027]站台主体1内设有一排座椅5,座椅5的前方设置一排智能盲道6,智能盲道6的长度与站台主体1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0028]智能盲道6与一组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相连,且二者相互垂直设置,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亦设为盲道,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设于站台主体1的边缘处,以便于盲人通过盲道找到准确上车点上车;
[0029]站台主体1的上方还设有信号传输模块8,信号传输模块8包括相互配合的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以用于乘客和车辆相互掌握实时信息。
[0030]本实施例中,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可以告知公交驾驶员具体停车位置,同时结合智能感应盲道,引导盲人准确到达登车处。
[0031]本实施例中,在站台内部安置无线通讯装置,主要用于人机交互,即人与机器的互动,盲人的语音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识别,然后返回合成语音提示,通过蓝牙装置连接手机微信小程序,由使用者语音输入目的地,经中心处理器处理后语音播报返回推荐乘车信息指示。
[0032]本技术的装置增加了电子触摸屏,主要提供智能语音对话功能,包括咨询、查询、设计路线、提供信息等服务;同时,能够准确地告知公交驾驶员具体停车位置,盲人只需根据站台处的盲道提示点,就可轻松地登车,有效地解决了盲人乘车最后10米的难题;通过
蓝牙自动连接手机,全程语音播报,有效地缓解了盲人等待公交的不安情绪,解决了盲人看不见的难题,从而鼓励该人群参与到公共交通里去;此外,还可与其他盲人辅助产品连接,比如盲人手环、智能盲杖等,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共同帮助盲人参与公共交通。
[0033]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站台主体(1),站台主体(1)的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信息显示器(2)和语音播报装置(3),其特征在于:信息显示器(2)的下方连有盲文点显器(4),盲文点显器(4)与信息显示器(2)、语音播报装置(3)相互配合;站台主体(1)内设有一排座椅(5),座椅(5)的前方设置一排智能盲道(6),智能盲道(6)与一组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相连,且二者相互垂直设置,视障者固定上车区(7)设于站台主体(1)的边缘处;站台主体(1)的上方还设有信号传输模块(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志单晋徐浩顾海燕申薇高清清陈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