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39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6
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设置有调节组件以调节镜身前端的行进方向;镜身上部的底端上设置有数据接口;镜身下部的前端为镜头端,包含微型摄像头、LED光源,镜身下部包含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一管道内置数据线和电源线以连接微型摄像头、LED光源和数据接口,第二管道的上部设置在镜身上部的侧壁内,内置牵丝以连接调节组件和镜头端,从而调节控制镜头端的旋转角度和行进方向,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镜身前端的套囊,另一端开口于镜身上部并外接充气套囊,有效实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的肺隔离及控制性通气,实现更有效的选择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还具有成本低、方便携带等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镜可以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的肺段或肺亚段支气管。操作者通过目镜查看支气管内部的状况,通过吸引及冲洗接口外接吸引器或注射器,对镜头前端进行吸引或清洗,数据接口可以外接单独的视频显示器、存储器以及光源,通过活检钳道接口插入活检钳,执行取活检操作。
[0003]通常,支气管镜的前端具有微型摄像头、清洗管道、LED光源和活检管道,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的情况,亦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指导气管插管的定位,辅助实现单肺通气管理,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支气管镜镜身内可含有微细腔道,具有可吸引气道内的分泌物的功能,也具有可置入纤细绳状活检钳活检取样的功能。
[0004]现有的支气管镜价格高昂,而且外壳不具备一次性功能,用完继续使用容易交叉感染;同时,现有支气管镜的功能较多,但很多手术过程中仅用到其摄像显示功能,而且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一定重量,较为笨重,不便于医生随时检查携带。因此亟需一种轻巧、便捷、低成本的一次性支气管镜。
[0005]肺部感染是常见的肺部疾病,经常需要利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实现诊断和/或治疗,可帮助病人肺内的炎性病灶清理和愈合,对于尘肺患者也可以利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0006]肺癌是我国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为首位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可切除胸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胸腔镜精准微创技术快速发展,基于三维重建/3D打印模型导航下行临床解剖性部分肺叶(肺段/亚段/联合亚段)切除,可以保留更多健康肺组织、减少肺功能损失,减轻手术创伤,而实现胸外科精准微创手术的重要前提是术中单肺通气和精准气道管理,尤其是肺段支气管的控制性通气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选择性阻断或开放目标肺段支气管,从而使外科医生准确识别目标肺段的解剖结构、通气范围,传统的单肺通气麻醉气道管理工具仅可达到支气管级的气道管理但无法实现肺段支气管控制通气,无法满足胸腔镜微创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已经迫切需要技术更新,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可以有效实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的控制性通气。
[0007]使用支气管镜尽管可以准确识别目标肺段或亚段支气管,但是因为支气管镜身与支气管管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无法实现目标肺段或肺亚段的控制性通气,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时也经常出现灌洗液经支气管镜身与支气管管壁之间间隙溢出的情况,而带套囊支气管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有效实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的肺隔离及控制性通气,实现更有效的选择性支气管肺泡灌洗。
[0008]同时,我们研究发现,现有支气管镜可以分为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显示部分主要用于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呈现在显示器中,以便操作者判断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这部分比较重要且成本占比较高;而插入部分为镜身,用于调节镜身前端的行进方向和旋转角度,
即控制镜身在呼吸道内、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内的插入及走行。因此将插入部分从支气管镜上剥离成为一次性支气管镜镜身,是一个优选方案,一次性支气管镜镜身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向显示设备传输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所述支气管镜的镜身包括设置在镜身上部的调节组件、数据接口、设置在镜身下部镜头端的微型视频摄像头及LED光源,以及设置在镜身内部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其中,
[0010]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镜身前端的旋转角度和行进方向;
[0011]所述数据接口设置在镜身上部的底端,以外接显示设备;数据接口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向显示部分传输数据;
[0012]所述第一管道内置数据线以连接微型摄像头和数据接口,第一管道还内置电源线以连接LED光源、微型摄像头和数据接口;
[0013]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设置在镜身上部的第一肋部,内置牵引导丝以连接调节组件和镜头端,从而调节控制镜头端的旋转角度及行进方向;
[0014]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镜身前端的套囊,另一端开口于镜身上部,能够外接充气套囊。
[0015]进一步的,所述镜身下部外径不大于2.8mm。
[0016]进一步的,镜身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上部设置在镜身上部的第二肋部,一端开口于镜头端,另一端开口于镜身上部,以用做冲洗通道、吸引通道、活检钳道、供氧或充气通道。
[0017]进一步的,所述镜身下部外径为2.8

6mm,第三管道内径为1.2mm、 2.2mm、2.8mm或3.2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镜身上部的底端上设置有锂电池,镜身上部外侧设置有开关,用于控制锂电池与数据接口的连接,当开关闭合时,锂电池通过数据接口为微型视频摄像头及LED光源供电。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还具有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以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向显示设备传输数据。
[0020]进一步的,所述镜身下部距离前端1.5

2.0mm处为软管,以便于通过内置牵引导丝对镜身下部前端进行方向调节。
[0021]进一步的,镜身上部设置有第三肋部,第四管道的上部设置于第三肋部中。
[0022]进一步的,所述套囊包裹在距离镜身下部距离前端1.0~1.5mm的镜身上,非充气状态下紧贴于管壁,充气状态下环形膨胀于管壁周围。
[0023]进一步的,镜身上部由医疗用硬塑料制备,镜身下部由医疗用软塑料制备。
[0024]本技术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可以有效实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的肺隔离及控制性通气,实现更有效的选择性支气管肺泡灌洗。
[0026]2、方便快捷小巧:需要时随手可用,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向显示部分传输数据。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部分与显示部分
随时可以安装拆卸,节省宝贵的诊疗时间,提高病患的安全性;
[0027]3、高可用度:便携式即插即用设计,高操作效率,易于运输和安装,可立刻使用;
[0028]4、成本效益:无维修费用和繁琐维护造成的成本,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价格适中;
[0029]5、无交叉感染风险,拆包时即处于无菌状态,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0030]6、适合于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气道检查及活检、双腔导管置入和检查、支气管封堵器置入、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定位识别等,并且提高软纤支镜辅助插管和支气管镜检查的训练机会。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镜身下部前端的横截剖面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镜的镜身包括设置在镜身上部的调节组件、数据接口、设置在镜身下部镜头端的微型视频摄像头及LED光源,以及设置在镜身内部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其中,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镜身前端的旋转角度和行进方向;所述数据接口设置在镜身上部的底端,以外接显示设备;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向显示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第一管道内置数据线以连接微型摄像头和数据接口,第一管道还内置电源线以连接LED光源、微型摄像头和数据接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设置在镜身上部的第一肋部,内置牵引导丝以连接调节组件和镜头端,从而调节控制镜头端的旋转角度及行进方向;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镜身前端的套囊,另一端开口于镜身上部并外接充气套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下部外径不大于2.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其特征在于,镜身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上部设置在镜身上部的第二肋部,一端开口于镜头端,另一端开口于镜身上部,以用做冲洗通道、吸引通道、活检钳道、供氧或充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带套囊支气管镜镜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身下部外径为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