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底鼓巷道控帮锁底长短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837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底鼓巷道控帮锁底长短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方法,包括:两帮预注浆及预应力锚索控帮支护,底板复合注浆、锚索及地脚锚索组合锁底支护,同时两帮和底板喷射混凝土进行硬化;两帮锚索为长短预应力组合锚索,采用锚固剂锚固,地脚锚索为预应力注浆锚索,底板竖直锚索为预应力锚索,采用水泥基浆液锚固。相对于底板卸压孔的较差长期卸压效果及钢拱支架的复杂施工工艺和高昂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煤矿巷道实现填充两帮煤柱裂隙和改善底板岩性,同时工序简单,便于施工,控帮锁底长短预应力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可以有效防止因裂隙发育和应力引起的底鼓及两帮变形,保证了巷道整体性和在服务期间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底鼓巷道控帮锁底长短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底鼓变形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底鼓巷道控帮锁底长短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巷道开挖完成后受到地应力及采动压力的影响更加强烈,同时煤矿巷道两帮煤柱强度较小、煤层破碎、层理面发育,底板泥岩为强度较低软岩,在高应力影响下巷道两帮和底板出现严重变形和位移,缩小了巷道断面,严重影响运输和通风。此外,底鼓巷道所呈现的围岩变形严重影响了巷道的正常使用,不利于巷道整体稳定性,由于巷道底鼓改变了巷道围岩的承载结构与支护体系之间的受力方式,使得巷道围岩更易产生集中应力,加剧了巷道变形,进而影响着井下工作人员的正常作业和人身安全。
[0003]目前煤矿巷道支护的主要方式有锚杆(索)加固、注浆加固、各类卸压方法以及U型钢棚和工字钢棚等被动支护构件。其中锚杆(索)支护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主要的巷道支护手段;注浆加固后与原有岩层共同形成具有更大强度的坚硬岩层可以承受较大应力;卸压方法使巷道围岩处于应力降低区,进而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底鼓巷道控帮锁底长短锚索及复合注浆组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所需预注浆孔布置方式在巷道两帮进行预注浆;S2、采用锚索台车施工巷道的两帮短预应力锚索,装入锚固剂并张拉至所需预紧力,然后施工两帮长预应力锚索,装入锚固剂并张拉至所需预紧力;其中所述短预应力锚索和长预应力锚索间隔设置;S3、当步骤S2完成后,采用喷浆机在两帮巷道断面喷射混凝土;S4、底板应用潜孔钻机施工预应力锚索钻孔,所述锚索钻孔包括底板两侧的地脚锚索钻孔和中部的底板竖直锚索钻孔;然后将注浆管和锚索共同装入所述预应力锚索钻孔中;S5、钻孔对应的锚索中具有的锚索自由段安装波纹管或内壁涂覆润滑剂的外部套管,进行全长注浆并实现端部锚固,完成地脚锚索和底板竖直锚索支护;S6、然后底板喷射混凝土进行硬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注浆孔布置方式包括:预注浆孔的间距为3000mm,排距为1300

1500mm,按照单元竖排数量依次成2
‑1‑
2三花布置,注浆孔深度为60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注浆的过程包括:预注浆超前锚索支护工作面实施,其中,超前距离为50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注浆的工艺包括:注浆孔采用凿岩机开孔,帮锚钻机成孔;注浆时孔内下注浆管,其中,注浆管长度为5000mm;注浆时全长一次注浆施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注浆的过程包括:注浆时采用止浆塞封孔,其中,封孔长度不小于500mm,注浆终止压力为2

3MPa;注浆施工过程中,尽量保证注浆压力大于2MPa,出现局部漏浆时采取相应措施堵漏或压水后复注;当孔口段岩层破碎,因漏浆导致采用止浆塞不能达到要求的注浆压力,以注浆量为标准判断孔内注浆量是否可达到要求,若注浆量也无法满足则采用二次注浆模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二次注浆模式包括:在注浆孔周围选所需适当位置再钻一注浆孔,注浆孔内同时下两根5000mm长注浆管,其中二次注浆管底部采用胶条或塑料封堵,一次注浆保证孔内注满,浆液初凝后实施二次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2MPa,采用速凝混凝土进行封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锚索台车中采用的锚索为矿用预应力锚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爱兵都海龙巨有郭东杰张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