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359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1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包括上架机构、下架机构以及支撑杆,上架机构包括第一架体、滑轮以及伸缩装置,第一架体的两端设置有把手部,滑轮以及伸缩装置设置于第一架体的下侧,伸缩装置可沿第一方向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上架机构;下架机构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道,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以使下架机构沿第二方向选择性地滑入或滑出上架机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支撑杆转动设置于下架机构,并可选择性地垂直于第二方向旋入或旋出下架机构,且当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时,支撑杆可旋出下架机构,当下架机构滑入上架机构时,支撑杆旋入下架。支撑杆旋入下架。支撑杆旋入下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担架是救护伤员的常用工具,在救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担架种类繁多,包括普通型救援担架、船型担架、铲式担架等。现在普遍使用的担架只能发挥单一的将伤员抬至其他地方的功能,即仅具有转移伤员的功能,当在特别紧急的过程中,往往先通过担架将伤员转移至病床,再进行紧急处理。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往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包括上架机构、下架机构以及支撑杆,上架机构包括第一架体、滑轮以及伸缩装置,第一架体的两端设置有把手部,滑轮以及伸缩装置设置于第一架体的下侧,伸缩装置可沿第一方向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上架机构;下架机构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道,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以使下架机构沿第二方向选择性地滑入或滑出上架机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支撑杆转动设置于下架机构,并可选择性地垂直于第二方向旋入或旋出下架机构,且当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时,支撑杆可旋出下架机构,当下架机构滑入上架机构时,支撑杆旋入下架机构。
[0005]在上述方案中,伸缩装置伸出上架机构是指伸缩装置的未连接于上架机构的一端可沿第一方向远离上架机构,而伸缩装置缩回上架机构是指伸缩装置的未连接于上架机构的一端可沿第一方向靠近上架机构。下架机构滑入上架机构是指下架机构滑动至与上架机构形成叠设的状态,而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是指下架机构滑动至与上架机构在第一方向上交错的状态,即下架机构与上架机构仅有部分处于叠设状态。支撑杆旋出下架机构是指支撑杆由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状态转动至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状态,而支撑杆旋入下架机构是指支撑杆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状态转动至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状态。
[0006]当伸缩装置缩回上架机构、下架机构滑入上架机构以及支撑杆旋入下架机构时,抢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空间占用率小;当伸缩装置伸出上架机构、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以及支撑杆旋出下架机构时,抢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当伤员情况良好且仅需要转移伤员时,救护人员通过手持把手部,使抢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以具备担架的功能,从而将伤员抬至其他地方。而当伤员情况较差且需要紧急输液时,抢救装置可以由折叠状态改为展开状态,并将可以将滴瓶挂在支撑杆上,以使抢救装置具备病床的功能。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架体包括第一纵梁组、横梁组以及两个安装梁,第一纵梁组包括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垂直;第一纵梁的两端以及第二纵梁的两端形成把手部;滑轮包括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第一滑
轮设置于第一纵梁的下侧,第二滑轮设置于第二纵梁的下侧;横梁组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的两端以及第二横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且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均沿第三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安装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且两个安装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安装梁均设置有伸缩装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架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组以及支撑梁,第二纵梁组包括第三纵梁以及第四纵梁,第三纵梁以及第四纵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三纵梁位于第一纵梁的下方,第四纵梁位于第二纵梁的下方;滑道包括第一滑道以及第二滑道,第一滑道设置于第三纵梁,第二滑道设置于第四纵梁,且第一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道内,第二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道内;支撑梁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纵梁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第四纵梁的端部;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转动连接于支撑梁,并邻近第三纵梁,且当支撑杆旋入下架机构时,支撑杆沿第三方向延伸,且第二端在第一端的第三方向上并邻近第四纵梁,当支撑杆旋出下架机构时,第二端在第一端的第一方向上并位于第一端的上方。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梁设置有限位部;下架机构还包括头枕机构,头枕机构包括套筒、转杆、头枕以及紧固装置,套筒套设于支撑梁,并可相对支撑梁转动,限位部限制套筒沿第三方向移动;转杆连接于套筒的外表面,套筒转动时可带动转杆选择性地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且当下架机构滑入上架机构时,转杆处于第三位置,当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时,转杆可由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转杆的靠近连接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在转杆处于第三位置时避让支撑杆;头枕设置于转杆的远离套筒的一端;紧固装置设置于支撑梁与套筒之间,当转杆位于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时,紧固装置用于使转杆相对支撑梁固定。
[0010]在上述方案中,当下架机构滑出上架机构时,头枕部可以转动至第四位置,从而在伤员躺在上架机构时,头枕部可以承载伤员的头部,提高伤员的舒适度。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梁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端梁、第二端梁以及中间梁,中间梁连接于第一端梁以及第二端梁之间,第一端梁的远离中间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纵梁的端部,第二端梁的远离中间梁的一端连接于第四纵梁的端部;第一端梁的外径与第二端梁的外径相同,且中间梁的外径小于第一端梁的外径;套筒套设于中间梁,且套筒的内径小于第一端梁的外径,套筒的外径大于第一端梁的外径,以使第一端梁的连接中间梁的一端以及第二端梁的连接中间梁的一端形成限位部,并限制套筒沿第三方向移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复位装置、棘轮、安装部、棘爪以及第二复位装置,第一复位装置连接于支撑梁与套筒之间,并对套筒施加由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扭力;棘轮套设于支撑梁,并连接于套筒的端部,棘轮的外缘均匀设置有多个棘齿,且每个棘齿均具有齿面和齿背,且相邻齿面和齿背形成齿槽;安装部设置于支撑梁的外表面,并沿第三方向突出;棘爪具有转动端以及尖端,转动端转动设置于安装部,尖端用于伸入齿槽内,扭力用于使尖端抵接于形成齿槽的齿背;第二复位装置连接于安装部以及棘爪之间,第二复位装置向棘爪提供复位力,复位力用于使使尖端抵接于齿槽的齿面,扭力以及复位力配合使得棘爪限制棘轮朝带动套筒有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方向转动。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轮转动设置于第四纵梁;第一滑道的长度小于第二滑
道的长度,且第一滑道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贯穿第三纵梁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第二滑道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装置,当第二滑轮运动至转动装置时,限位装置限制第二滑轮沿第二滑道滑动,且第一滑轮经第一滑道的远离支撑梁的一端滑出第一滑道,以使第二架体可沿第二滑轮的转动轴线相对第一架体转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装置包括电机、丝杠以及剪刀架,电机设置于安装梁;丝杠转动连接于电机,丝杠与安装梁平行间隔设置,并位于安装梁的下方,电机可带动丝杠正反双向转动;剪刀架设置于丝杠;当电机带动丝杠正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机构,所述上架机构包括第一架体、滑轮以及伸缩装置,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设置有把手部,所述滑轮以及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下侧,所述伸缩装置可沿第一方向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所述上架机构;下架机构,所述下架机构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内,以使所述下架机构沿第二方向选择性地滑入或滑出所述上架机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设置于所述下架机构,并可选择性地垂直于第二方向旋入或旋出所述下架机构,且当所述下架机构滑出所述上架机构时,所述支撑杆可旋出所述下架机构,当所述下架机构滑入所述上架机构时,所述支撑杆旋入所述下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纵梁组,所述第一纵梁组包括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以及所述第二纵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纵梁以及所述第二纵梁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纵梁的两端形成所述把手部;所述滑轮包括第一滑轮以及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下侧,所述第二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梁的下侧;横梁组,所述横梁组包括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以及所述第二纵梁,且所述第一横梁以及所述第二横梁均沿第三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及两个安装梁,两个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以及所述第二横梁,且两个所述安装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安装梁均设置有所述伸缩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组,所述第二纵梁组包括第三纵梁以及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以及所述第四纵梁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纵梁位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下方,所述第四纵梁位于所述第二纵梁的下方;所述滑道包括第一滑道以及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纵梁,所述第二滑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纵梁,且所述第一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二滑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内;以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纵梁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纵梁的端部;所述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梁,并邻近所述第三纵梁,且当所述支撑杆旋入所述下架机构时,所述支撑杆沿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三方向上并邻近所述第四纵梁,当所述支撑杆旋出所述下架机构时,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方向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设置有限位部;所述下架机构还包括头枕机构,所述头枕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梁,并可相对所述支撑梁转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套筒沿第三方向移动;转杆,所述转杆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所述套筒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杆选择性地
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转动,且当所述下架机构滑入所述上架机构时,所述转杆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当所述下架机构滑出所述上架机构时,所述转杆可由所述第三位置转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转杆的靠近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在所述转杆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避让所述支撑杆;头枕,所述头枕设置于转杆的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以及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套筒之间,当所述转杆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或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紧固装置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袁平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