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28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辅助用具,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竖直设置;所述腔体的顶部开设有补液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腔体中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穿出所述补液口,另一端置于所述腔体内并向着所述腔体的底部延伸;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缓冲部,进入所述导流管中高流速液体在所述缓冲部的作用下平缓的流向所述腔体的底部;通过利用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对集中供液系统提供的液体进行有效的降压,保证输送血透机中的液体为无压液体,保证了血透机的长时间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A liquid pressure difference balanc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辅助用具,具体为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肾病患者在透析辅助治疗的普及之下,生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在越来越多的透析患者在血透机的帮助下逐渐康复;目前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多床集中供液系统开始推广,即利用集中供液系统为血透机进行供液;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集中供液系统采用加压的方式进行循环供液,较高压力的液体直接输送到血透机,很多时候都会对血透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对液体进行有效的降压后再向血透机进行无压供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做法,因此,在集中供液系统与血透机之间设置降压装置是目前最佳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较高压力的液体直接循环输送到血透机中容易造成血透机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压力差平衡装置,利用该装置实现对液体进行减压,以保证对血透机进行无压供液。
[0004]本技术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竖直设置;所述腔体的顶部开设有补液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腔体中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穿出所述补液口,另一端置于所述腔体内并向着所述腔体的底部延伸;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缓冲部,进入所述导流管中高流速液体在所述缓冲部的作用下平缓的流向所述腔体的底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且呈螺旋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上还设置有降压部,高流速液体经过所述降压部的初次降压后流向所述缓冲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降压部包括扩散段、竖直段和缩减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扩散段与所述缩减段之间并连接所述扩散段和缩减段;以竖直线为基准,所述扩散段呈α角度向外扩张;所述缩减段以α角度向内回缩。
[0009]进一步的,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30
°
~60
°

[0010]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外还设置了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下方用于监测低液位;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方用于监测高液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外部以控制所述导流管的开闭;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第二液位感应器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平衡口处设置平衡气管,所述平衡气管上设有控制所述平衡气管开闭的第二阀体。
[0013]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4]通过利用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对集中供液系统提供的液体进行有效的降压,保证输送血透机中的液体为无压液体,保证了血透机的长时间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导流管为直管时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0016]图2为导流管中设置了降压部和缓冲部后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0017]图3为降压部的平面结构图。
[0018]其中:10导流管、11缓冲部、12降压部、21第一液位感应器、22第二液位感应器、31第一阀体、32阀体、100腔体、121扩散段、122竖直段、123缩减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通过利用本平衡装置来解决血透机在吸液过程中出现的压力不稳的问题,进一步保证对血透机的供液需求。
[0021]本方案中,参见图1-图2,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包括腔体100,该腔体100竖直设置;在腔体的顶部开设有补液口和气压平衡口,腔体100的底部设有出液口,补液口用于向腔体100的内部进行填充液体;出液口用于将降压后的液体输送给血透机(未画出);而气压平衡口用于平衡腔体100内的气压,保证供液的正常进行。
[0022]在腔体100中设置有导流管10;该导流管10的一端穿出补液口,另一端置于腔体100内并向着腔体100的底部延伸;可以理解为,进入腔体100中液体是通过该导流管10实现的,即导流管10穿出补液口的一端与集中供液系统(未画出)连通,集中供液系统通过导流管10向腔体100的内部进行供液,为了降低液体对腔体100内壁造成冲击;这里对导流管10的结构做出了两种方案设计。
[0023]方案一:参见图1,提出的导流管10为直管,导流管10的底部向下延伸直至靠近腔体100的底部,液体在导流管10中从上往下流动,直接作用在腔体100的底部,从而释放了液体的压力,同时有效地避免液体的飞溅和液体对腔体100侧壁的冲击。
[0024]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做的更进一步改进,因为虽然方案一使得液体的压力得到降压;但是高压的液体直接冲击了腔体100的底部,长时间的使用中势必对平衡装置的腔体100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在液体达到腔体100的底部之前,有必要对高压的液体进行缓冲降压;因此在方案二中,参见图2,导流管10上安装有缓冲部11,这样进入导流管10中的高流速液体在缓冲部11的作用下平缓的流向腔体100的底部,尽量避免高压的液体直接冲击腔体100的内壁。
[0025]可选的,缓冲部11设置在导流管10的底部且呈螺旋状,即缓冲部11为设置在导流管10底部的螺旋管,通过采用螺旋结构设计,使得高压液体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泄压,同时能够对液体因竖直流动产生的高流速进行缓冲,达到降速的目的。
[0026]可选的,在导流管10上还设置有降压部12,高流速液体经过降压部12的初次降压后流向缓冲部11,可以理解为,进入导流管10中的高压液体依次经过降压部12和缓冲部11,
通过这样的二次降压和降速,使得最终腔体100中的液体为无压液体,保证对血透机的正常供液。
[0027]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降压部12包括扩散段121、竖直段122和缩减段123,竖直段122位于扩散段121与缩减段123之间并连接扩散段121和缩减段123;以竖直线为基准,扩散段121呈α角度向外扩张;缩减段123以α角度向内回缩。
[0028]因为降压部12的平均管径大于导流管10的管径,高压液体从导流管10中流向降压部12是会呈外扩散的势态;可以理解为喷射状,使得液体的压力得以释放,竖直段122的存在用于延续喷射状的延迟与稳定,然后喷射的液体受到缩减段123的阻挡,突然改变其运动路径,在惯性的作用下,大部分液体不会直接从缩减段123的出口射出,而是以循环流体的方式在降压部12中形成二次循环,最后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再从缩减段123的出口流出。
[0029]通过采用降压部12,可以有效的对高压液体进行降压,同时还可降低液体的;减小后续的缓冲部11承受的冲击压力;通过降压部12和缓冲部11的配合,使得进入到腔体100中的高压液体被二次降压和降速,使得最终腔体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包括腔体(100),所述腔体(100)竖直设置;所述腔体(100)的顶部开设有补液口和气压平衡口,所述腔体(100)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0)中设置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的一端穿出所述补液口,另一端置于所述腔体(100)内并向着所述腔体(100)的底部延伸;所述导流管(10)上安装有缓冲部(11),进入所述导流管(10)中高流速液体在所述缓冲部(11)的作用下平缓的流向所述腔体(100)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11)设置在所述导流管(10)的底部且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0)上还设置有降压部(12),高流速液体经过所述降压部(12)的初次降压后流向所述缓冲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压力差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部(12)包括扩散段(121)、竖直段(122)和缩减段(123),所述竖直段(122)位于所述扩散段(121)与所述缩减段(123)之间并连接所述扩散段(121)和缩减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启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