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82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及使用方法,柔性装配平台其结构包括气囊组件、上层框式平台、便携楼梯、粘接式拉手、通气管路、充排气装置及控制系统,气囊组件与充排气装置通过通气管路相连,控制系统位于充排气装置内,用于控制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的充气与排气,上层框式平台插接在气囊组件上表面,便携楼梯粘贴在气囊组件中部,粘接式拉手粘贴在便携楼梯侧表面,操作人员可借助粘接式拉手沿便携式楼梯上下行走,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充满气体,顶部达到工人工作所需高度时,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及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飞机装配
,特别是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型飞机的后货舱门区域,吊车滑轨之间需要进行在飞机顶部电缆敷设、飞控钢索对接、结构铆接、液压系统成品导管、拉杆、作动筒的安装调整工作。因尾部后货舱门区域形状及其不规整,斜度大,障碍多导致工作梯无法平稳放置于中舱门上部
[0003]目前传统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传统板状工装通过与气密门和吊车滑轨前端安装踏板完成,该工装由板材与板材在约3米的高度拼接而成,安装困难极大;由于吊车滑轨前端距离较短,故可操作范围小,可达性差;由于在该工位工作量大,工人需在临时搭建的高空作业平台工作3-4天,故工人操作风险极高。
[0004]针对目前在飞机顶部电缆敷设、飞控钢索对接、结构铆接、液压系统成品导管、拉杆、作动筒的安装调整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急需一套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升降方便、安装拆卸便捷,使用安全高效且适用于不规则空间的工艺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柔性平台及使用方法,可以用作各类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其结构包括气囊组件、上层框式平台、便携楼梯、粘接式拉手、通气管路、充排气装置及控制系统,气囊组件与充排气装置通过通气管路相连,控制系统位于充排气装置内,用于控制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的充气与排气,上层框式平台插接在气囊组件上表面,便携楼梯粘贴在气囊组件中部,粘接式拉手粘贴在便携楼梯侧表面,操作人员可借助粘接式拉手沿便携式楼梯上下行走,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充满气体,顶部达到工人工作所需高度时,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
[0008]气囊组件包括左侧气囊、中间气囊、右侧气囊、气囊固定拉钩、气囊间拉带、环形插钩,气囊组件按左侧气囊、中间气囊、右侧气囊依次通过气囊间拉带连接固定在一起,每个气囊留有一个充气排气接口,具有独立充排气功能,每个气囊包含多个充排气管路汇合成一根总的通气管路后与充排气装置相接,环形插钩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上表面的一周,气囊固定拉钩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侧面的四周,与飞机顶部的可固定连接环拉紧连接。
[0009]上层框式平台包括一组插拔式杆件、气囊薄层、环形气囊踢脚板,一组插拔式杆件插接固定在气囊组件的环形插钩内,气囊薄层固定安装在插拔式塑料杆件上表面,环形气囊踢脚板固定连接在气囊薄层上表面四周,将气囊薄层包裹,防止高空坠物造成产品伤害。
[0010]使用该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进行工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气囊组件的左侧气囊、中间气囊、右侧气囊依次按位置抬进飞机后货舱门区域排列整齐依次进行连接;
[0012]2将上层框式平台组件分别抬进飞机后货舱门区域置于气囊组件之上,将插拔式塑料杆件分别插接固定在气囊组件的8个环形插钩内,气囊薄层固定安装在插拔式塑料杆件上表面,环形气囊踢脚板固定连接在气囊薄层上表面四周;
[0013]3用通气管路将气囊组件与充排气装置连接,通过操作控制系统,使充排气装置开始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操作;
[0014]4气囊组件达微微隆起状态后,将便携楼梯、粘接式拉手与气囊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0015]5气囊组件充气完成后,操作人员借助粘接式拉手沿便携式楼梯上至上层框式平台的气囊薄层进行作业
[0016]6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通过操作控制系统,充排气装置对所有气囊组件开始抽真空,气囊抽真空完成后,依次拆卸组件将其从机后货舱门,整个飞机后货舱门区域高空作业工作结束。
[0017]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利用柔性平台解决了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内的高空装配,且适用于各类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保证了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内的高空装配可操作范围大、可达性好、极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其结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升降方便、安装拆卸便捷,使用安全高效且适用于不规则空间的工艺装备。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用于大型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柔性平台;
[0020]图2上层框式平台
[0021]图中编号说明:1、气囊组件;2、上层框式平台;3、便携楼梯;4、粘接式拉手;5、通气管路;6、充排气装置;7、控制系统;8、左侧气囊;9、中间气囊;10、右侧气囊;11、气囊固定拉钩;12、气囊间拉带;13、环形插钩;14、插拔式塑料杆件;15、气囊薄层;16、环形气囊踢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柔性平台,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其结构包括气囊组件1、上层框式平台2、便携楼梯3、粘接式拉手4、通气管路5、充排气装置6及控制系统7,气囊组件1与充排气装置6通过通气管路5相连,控制系统7位于充排气装置6内,用于控制气囊组件1中每个子气囊的充气与排气,上层框式平台2插接在气囊组件1上表面,便携楼梯3粘贴在气囊组件1中部,粘接式拉手4粘贴在便携式楼梯侧表面,操作人员可借助粘接式拉手4沿便携楼梯3上下行走,气囊组件1中每个子气囊充满气体,顶部达到工人工作所需高度时,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2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
[0023]气囊组件1包括左侧气囊8、中间气囊9、右侧气囊10、气囊固定拉钩11、气囊间拉带12、环形插钩13,气囊组件1按左侧气囊8、中间气囊9、右侧气囊10依次通过气囊间拉带12连接固定在一起,每个气囊留有一个充气排气接口,具有独立充排气功能,每个气囊包含多个
充排气管路汇合成一根总的通气管路5后与充排气装置6相接,环形插钩13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上表面的一周,气囊固定拉钩11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侧面的四周,与飞机顶部的可固定连接环拉紧连接。
[0024]上层框式平台2包括一组插拔式杆件14、气囊薄层15、环形气囊踢脚板16,一组插拔式杆件14插接固定在气囊组件1的环形插钩13内,气囊薄层15固定安装在插拔式塑料杆件14上表面,环形气囊踢脚板16固定连接在气囊薄层15上表面四周,将气囊薄层15包裹,防止高空坠物造成产品伤害。
[0025]使用该大型飞机内部不规则空间高空装配柔性平台进行不规则空间高空作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将气囊组件1的左侧气囊8、中间气囊9、右侧气囊10依次按位置抬进飞机后货舱门区域排列整齐依次进行连接;
[0027]2将上层框式平台2组件分别抬进飞机后货舱门区域置于气囊组1件之上,将插拔式塑料杆件14分别插接固定在气囊组件1的8个环形插钩13内,气囊薄层15固定安装在插拔式塑料杆件14上表面,环形气囊踢脚板16固定连接在气囊薄层15上表面四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组件、上层框式平台、便携楼梯、粘接式拉手、通气管路、充排气装置及控制系统,气囊组件与充排气装置通过通气管路相连,控制系统位于充排气装置内,用于控制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的充气与排气,上层框式平台插接在气囊组件上表面,便携楼梯粘贴在气囊组件中部,粘接式拉手粘贴在便携楼梯侧表面,操作人员可借助粘接式拉手沿便携式楼梯上下行走,气囊组件中每个子气囊充满气体,顶部达到工人工作所需高度时,工人在上层框式平台上行走完成相应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组件包括左侧气囊、中间气囊、右侧气囊、气囊固定拉钩、气囊间拉带、环形插钩,气囊组件按左侧气囊、中间气囊、右侧气囊依次通过气囊间拉带连接固定在一起,每个气囊留有一个充气排气接口,具有独立充排气功能,每个气囊包含多个充排气管路汇合成一根总的通气管路后与充排气装置相接,环形插钩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上表面的一周,气囊固定拉钩均匀的固定连接在左、中、右气囊侧面的四周,与飞机顶部的可固定连接环拉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型飞机后舱门的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框式平台包括一组插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钰铉郭峰高育辉田原沃王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