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817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下剪力墙和上剪力墙,所述下剪力墙与上剪力墙相连的端部合围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下剪力墙顶部侧壁开设有连通安装通道的避让槽一,所述下剪力墙穿设有竖向筋一,所述竖向筋一延伸至避让槽一内;所述上剪力墙底部侧壁开设有避让槽二,所述上剪力墙顶部设有竖向筋二,所述竖向筋二延伸至避让槽二内,所述竖向筋一顶端设有安装组件与竖向筋二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通道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层;通过直接观测上剪力墙与下剪力墙周侧,以及直接观测避让槽一和避让槽二的对准情况,相较于相关技术,本方案无需使用镜子对准安装。本申请具有剪力墙安装方便和提高装配效率的效果。墙安装方便和提高装配效率的效果。墙安装方便和提高装配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例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目前,剪力墙装配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剪力墙吊装至楼板上方合适位置时,由操作人员辅助降落;步骤二,操作人员辅助剪力墙降落至合适位置时,将镜子放置剪力墙与楼板之间的间隙观察,是否对准预留在楼板的竖向筋与预留在剪力墙的竖向筋;步骤三,临时加固剪力墙,并使用灌浆套筒,分别安装连接预留在楼板的竖向筋与预留在剪力墙的竖向筋;步骤四,封堵剪力墙与楼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封堵层,封堵层、剪力墙底部内设的仓室以及套筒相互连通,采用灌浆法向套筒内输送灌浆料,灌浆结束后灌浆料强度稳定时,完成剪力墙装配。
[0004]上述相关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一边辅助剪力墙降落,一边使用镜子对准钢筋,或者需要分出人员观测对准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剪力墙(20)和设于下剪力墙(20)顶部的上剪力墙(30),所述下剪力墙(20)与上剪力墙(30)相连的端部合围形成有安装通道(40),所述下剪力墙(20)顶部侧壁开设有连通安装通道(40)的避让槽一(201),所述下剪力墙(20)穿设有竖向筋一(202),所述竖向筋一(202)延伸至避让槽一(201)内;所述上剪力墙(30)底部侧壁对应避让槽一(201)开设有避让槽二(301),所述上剪力墙(30)顶部设有竖向筋二(302),所述竖向筋二(302)延伸至避让槽二(301)内且对准竖向筋一(202),所述竖向筋一(202)顶端设有安装组件(50),并通过安装组件(50)与竖向筋二(30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通道(40)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层(60),所述竖向筋一(202)、竖向筋二(302)以及安装组件(50)均埋置于混凝土层(6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50)包括下部与竖向筋一(202)螺纹连接的套筒(501)和至少两组周向间隔布置的单元弧块(502),所述套筒(501)上部内径大于竖向筋二(302)的内径,所述套筒(501)对应每一单元弧块(502)均径向贯穿开设有配合孔(503),所述单元弧块(502)滑动连接于配合孔(503)内壁,且单元弧块(502)螺纹连接于竖向筋二(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503)内顶壁和内底部分别径向贯穿开设有导向槽(504),相应的单元弧块(502)对应两组导向槽(504)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块(510),两组导向块(510)分别滑动嵌设于相应的导向槽(50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50)还包括固定块(505)和螺纹杆(506),所述固定块(505)对准配合孔(503)焊接连接于套筒(501)外壁,所述单元弧块(502)外弧壁径向开设有螺纹槽(507),所述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迪方涛陈佳张晓文徐君飞汪雅婷王轩宸张磊董瀚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