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3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一侧设有板式高效过滤器,板式高效过滤器一侧设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板式高效过滤器与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将机体内部分为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吸气风机,第二腔室中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排,第四腔室中设有冷水盘管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制冷与空气过滤实现一体化,采用多重过滤使进入的空气完全洁净,使得进入食用菌栽培区域的空气质量高,在进入食用菌栽培区域前空气已完成制冷,并且观察方便当出现问题时可及时修复。观察方便当出现问题时可及时修复。观察方便当出现问题时可及时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用菌生产中,优良菌种的选用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基本前提。优良食用菌品种是保证食用菌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近十几年发展相当迅速。无论在野生食用菌驯化方面,还是在栽培食用菌的育种研究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但是现有的食用菌育种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的需要,食用菌在种植菌种的时候,菌丝发育需要相对低温的环境,温度过高的话,就会使得养分消耗过多导致食用菌产量降低,而在食用菌在栽培时,需要低温与通风环境,并且无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空调对栽培室内进行降温,这样的问题在于控制了温度,但是空气流通不便,并且室内的空气无法得到有效更换,室内流通的空气无法保证其洁净性,对食用菌栽培环境的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并且这样只能依靠外部送风设备进行风送,效率低且无法观察送风设备工作时内部过滤情况,当发生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修复而对食用菌栽培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食用菌的栽培环境需要无菌、低温且空气流通,现有技术中大多依靠外部送风设备进行风送,其效率不高无法实时观察内部工作情况且无法保证送风的洁净性。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一侧设有板式高效过滤器,所述板式高效过滤器一侧设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板式高效过滤器与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将所述机体内部分为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吸气风机,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排,所述第四腔室中设有冷水盘管风机。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一侧设有初效过滤棉,所述初效过滤棉外侧设有初效过滤棉固定板,所述初效过滤棉通过所述初效过滤棉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外侧。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为G4板式初效过滤器。
[0010]进一步,所述板式高效过滤器为F8板式高效过滤器。
[0011]进一步,所述紫外线杀菌灯排为两排,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腔室顶部与底部内壁,并靠近所述板式高效过滤器。
[0012]进一步,所述第四腔室顶部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贯穿所述第四腔室顶板并延伸至所述机体外侧。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外侧设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中设有圆形透明观察板。
[0014]进一步,所述封闭门中设有圆形透明观察板。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制冷与空气过滤实现一体化,采用多重过滤使进入的空气完全洁净,使得进入食用菌栽培区域的空气质量高,在进入食用菌栽培区域前空气已完成制冷,送风效率高且温度把控准确,并且机体外侧每个腔室都设有透明观察版,可从外部观察设备内部工作情况,当发现某个区域出现问题时可做到及时排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A

A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流程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1

机体、2

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3

板式高效过滤器、4

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5

第一腔室、6

第二腔室、7

第三腔室、8

第四腔室、9

吸气风机、10

紫外线杀菌灯排排、11

冷水盘管风机、12

初效过滤棉、13

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4

新风出风口、15

封闭门、16

圆形透明观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一侧设有板式高效过滤器3,板式高效过滤器3一侧设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板式高效过滤器3与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将机体1内部分为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三腔室7与第四腔室8,第一腔室5中设有吸气风机9,第二腔室6中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排10,第四腔室8中设有冷水盘管风机11。
[0026]第一腔室5远离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一侧设有初效过滤棉12,初效过滤棉12外侧
设有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3,初效过滤棉12通过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3固定于第一腔室5外侧,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3与机体1于第一腔室5一侧螺纹连接,将初效过滤棉12固定,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与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为G4板式初效过滤器,板式高效过滤器5为F8板式高效过滤器,紫外线杀菌灯排10为两排,由紫外线杀菌灯管与固定板组成,数量若干,固定于第三腔室7顶部与底部靠近板式高效过滤器3一面,第四腔室8顶部设有新风出风口14,新风出风口14贯穿第四腔室8顶板并延伸至机体1外侧,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三腔室7与第四腔室8外侧设有封闭门15,封闭门15中设有圆形透明观察板16,圆形透明观察板16通过镶嵌的方式固定于封闭门15中。具体工作原理为:机体1位于第一腔室5一侧为镂空,镂空处设有初效过滤棉12,第一腔室5中设有吸气风机,吸气风机9与冷水盘管风机11提供吸力将外界的空气吸入,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在途经中由初效过滤棉12、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板式高效过滤器3、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层层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一侧设有板式高效过滤器(3),所述板式高效过滤器(3)一侧设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板式高效过滤器(3)与第二板式初效过滤器(4)将所述机体(1)内部分为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三腔室(7)与第四腔室(8),所述第一腔室(5)中设有吸气风机(9),所述第二腔室(6)中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排(10),所述第四腔室(8)中设有冷水盘管风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高效新风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5)远离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器(2)一侧设有初效过滤棉(12),所述初效过滤棉(12)外侧设有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3),所述初效过滤棉(12)通过所述初效过滤棉固定板(13)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5)外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艳蒋来松余养朝郑列宜冯占李兵敬甘远强刘帅孙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