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1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框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L型板,固定框内壁的顶部远离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输送机构用于对水源进行输送,同时通过设置由驱动机构进行驱动的旋转喷淋部位,能够在进行公转喷淋的同时进行自转喷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喷淋清洗效率以及清洗效果,同时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槽方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的应用与操作。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炉清洗
,具体为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
[0003]而高炉在进行长期的使用之后,往往需要定期对其外部与内壁进行清洗,而现有技术中,在对高炉外部进行清洗时,大都是通过人工手持高压喷头,对其进行喷淋清洗的,而这样的清洗方式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降低了清洗效率,同时清洗效果较差,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框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L型板,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远离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L型板远离丝杆的一端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L型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L型板的顶部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管,所述L型板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转动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远离L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动管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贯穿固定套筒与通孔延伸至固定齿轮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管,所述第二转动管靠近L型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均与固定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管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导流板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二转动管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远离第二转动管的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
[0007]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蓄水箱,所述底板的顶部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蓄水箱,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框与蓄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盒,所述L型板靠近远离固定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第一转动管远离第一导流板的一端贯穿L型板与驱动盒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连接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旋转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管的外侧且位于驱动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驱动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驱动盒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与驱动盒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且位于驱动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蓄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
[0010]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齿轮与固定齿轮的直径之比为一比二。
[0011]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底部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的外侧远离固定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水泵、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输送机构用于对水源进行输送,同时通过设置由驱动机构进行驱动的旋转喷淋部位,能够在进行公转喷淋的同时进行自转喷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喷淋清洗效率以及清洗效果,同时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槽方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喷淋部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底板;2、固定框;3、第一伺服电机;4、丝杆;5、L型板;6、滑杆;7、输送机构;71、蓄水箱;72、加注管;73、水泵;74、连接软管;8、驱动机构;81、驱动盒;82、旋转接头;83、蜗轮;84、第二伺服电机;85、传动杆;86、蜗杆;9、第一转动管;10、固定套筒;11、固定齿轮;12、通孔;13、第一导流板;14、第二转动管;15、传动齿轮;16、进水孔;17、第二导流板;18、高压喷头;19、连接杆;20、横杆;21、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自锁轮,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移动;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框2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L型板5,固定框2内壁的顶部远离丝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6,滑杆6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L型板5远离丝杆4的一端与滑杆6滑动连接,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3进行工作,带动丝杆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L型板5在滑杆6的限位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设备的高度;底板1的顶部远离固定框2的一端设置有输送机构7,L型板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8,L型板5的顶部远离驱动机构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管9,L型板5远离驱动机构8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转动管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10,固定套筒10远离L型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11,固定齿轮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第一转动管9远离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框(2)且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L型板(5),所述固定框(2)内壁的顶部远离丝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L型板(5)远离丝杆(4)的一端与滑杆(6)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固定框(2)的一端设置有输送机构(7),所述L型板(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8),所述L型板(5)的顶部远离驱动机构(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管(9),所述L型板(5)远离驱动机构(8)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转动管(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10),所述固定套筒(10)远离L型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11),所述固定齿轮(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转动管(9)远离驱动机构(8)的一端贯穿固定套筒(10)与通孔(12)延伸至固定齿轮(11)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导流板(13),所述第一导流板(13)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管(14),所述第二转动管(14)靠近L型板(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5),所述传动齿轮(15)均与固定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管(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导流板(13)的内部均等距开设有进水孔(16),所述第二转动管(14)远离传动齿轮(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导流板(17),所述第二导流板(17)远离第二转动管(14)的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清洗用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7)包括蓄水箱(71),所述底板(1)的顶部远离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水箱(71),所述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通强李亮李钧杨红军邱斌良魏纯江曾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