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碗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0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碗清洁装置,包括主机和驱动机构,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头,清洁头设于主机上,并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洁头转动,清洁头包括刷支架、毛刷和刮洗件,毛刷固定于刷支架上,刮洗件活动设于刷支架上;毛刷与刮洗件在刷支架上错位设置,当粉碗倒扣于清洁头上并下压时,毛刷受压变形,刮洗件向内收缩并变形,毛刷和刮洗件同时与粉碗的内壁贴合进行刷洗和刮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碗清洁装置,通过在一个清洁头上同时设置毛刷和刮洗件,并将刮洗件设计成可移动和可变形的结构,可以适应并清洁不同尺寸的粉碗,提升粉碗清洁装置的利用率,而且通过毛刷和刮洗件的同时设置,实现刮除咖啡粉和清洁滤网的双重功能。双重功能。双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碗清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粉碗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碗是压力式咖啡机必备的配件,在冲完咖啡后需要把粉碗内的咖啡粉倒掉,再用水冲干净粉碗内的滤网,然后用抹布抹干水,才能再次装入新的咖啡粉来冲泡,其存在以下痛点:
[0003]1.粉碗内的咖啡粉因受高压挤在一起,塞满在滤网孔中,需用大量水冲洗;
[0004]2.使用抹布擦洗掉咖啡粉残渣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擦干净;
[0005]3.冲完咖啡的粉碗还存在很高温度,用户在用抹布擦洗过程中容易烫到手;
[0006]4.粉碗清洗过程繁锁,用户体验差;
[0007]为了解决手动清洁粉碗存在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45489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咖啡机的过滤器保持件装置,其设置两个清洁头,一个头用来刮除粉碗内的咖啡粉,另一个头带毛刷,把滤网的残除咖啡粉清理干净,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自动清洗粉碗,但需要两个清洁头,并且粉碗尺寸不同,还需要更换清洁头,而且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碗清洁装置,其只需一个清洁头,就能实现自动清洁不同尺寸的咖啡机的粉碗。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碗清洁装置,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内的驱动机构,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头,所述清洁头设于所述主机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头转动,所述清洁头包括刷支架、毛刷和刮洗件,所述毛刷固定设于所述刷支架上,所述刮洗件活动设于所述刷支架上;其中,所述毛刷与所述刮洗件在所述刷支架上错位设置,且当所述粉碗倒扣于所述清洁头上,并下压时,所述毛刷受压变形,所述刮洗件向内收缩并变形,以使所述毛刷和所述刮洗件同时与所述粉碗的内壁贴合以分别进行刷洗和刮洗。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碗清洁装置,通过在一个清洁头上同时设置毛刷和刮洗件,并将刮洗件设计成可移动和可变形的结构,可以自适应调整宽度,以清洁不同尺寸的粉碗,提升粉碗清洁装置的利用率。而且,通过毛刷和刮洗件的同时设置,实现刮除咖啡粉和清洁滤网的双重功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刷和所述刮洗件绕所述刷支架的外周交替间隔设置。布局合理,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头还包括刷座和弹性件,所述刷支架内设有贯通其相对两侧的腔室,所述刷座为多个,并均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腔室内,用于对所述刷座施加使所述刷座朝向所述腔室外的方向运动的作用力;所述刮洗件为多个,并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刷座伸出所述腔室外的一端。上述结构便于将刮洗件设于刷支架
上,且在弹性体的作用下,刮洗件能够向外扩张,实现刮洗件与粉碗内壁的紧密贴合,保证良好的刮洗效果。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支架包括架体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架体可拆卸式连接,且两者共同围成所述腔室,所述压板和所述架体上分别开设有相对且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孔口;所述刷座为两个,两个所述刷座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压板上的孔口和所述架体上的孔口伸出所述腔室,以分别与所述刮洗件连接。刷支架的设计巧妙合理,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刷座及刮洗件分别为两个,数量合理,既能保证刮洗效率,又能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弧形顶边;所述架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压板配合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压板两者共同形成倒置的U形的外轮廓;所述毛刷沿所述外轮廓设置。如此,可以使毛刷同时布设于清洁头的顶侧和周侧,便于实现对粉碗的碗底壁和碗侧壁的同时刷洗。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转轴和压杆,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压杆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穿设于所述转轴内,所述压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转轴的下端并设有触发部,所述压杆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转轴的上端能够伸出或缩入所述转轴的上端内;所述清洁头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上端,所述压杆的上端伸入至所述清洁头的底部内并与所述清洁头相抵,所述清洁头能够随所述转轴一起转动,且所述清洁头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转轴移动,当所述清洁头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压杆一起向下移动,使所述压杆上的所述触发部触发所述驱动机构启动,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将清洁头的下压动作与压杆的向下移动启动驱动机构形成关联,只有在将粉碗扣在清洁头上,下压清洁头时,驱动机构才能启动,提升操作安全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对所述压杆施加使其向上移动以复位的作用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电机开关,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在所述复位件向上的复位力和所述清洁头的下压力的分别作用下,所述压杆能够上、下移动,使所述触发部解除触发或触发所述电机开关,所述第一电机断电或上电。上述结构传动稳定,且通过弹性件能够使压杆自动复位,解除对电机开关的触发。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风扇和出风嘴,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风扇均设于所述主机内,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带动上转动,所述出风嘴设于所述主机上,并对应所述风扇设置,以将所述风扇转动产生的风向外送出。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可以将粉碗快速冷却到室温,防止烫伤用户。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内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为竖向设置的筒状;所述主机的顶面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电机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电机支架内,并与所述电机支架固定;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电机支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上方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出风嘴连接于所述出风口上,并外露于所述主机。出风嘴和风机支架分别固定在主机的出风口的上方和下方,并组成风道,布局合理,利于冷却风的送出。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凹腔,所述主机的底部内设有粉渣盒,所述粉渣盒能够以抽拉的方式进出所述主机,所述清洁头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凹腔的腔底局部形成贯通口,以使所述清洁头清洁所述粉碗产生的粉渣经由所述贯通口落入所述粉渣盒。方便收集粉渣,使用方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碗清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碗清洁装置通过一个清洁头,就能实现自动清洁不同尺寸的咖啡机粉碗,并带有冷却粉碗功能和抽屉功能,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0021]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2]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碗清洁装置,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内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头,所述清洁头设于所述主机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头转动,所述清洁头包括刷支架、毛刷和刮洗件,所述毛刷固定设于所述刷支架上,所述刮洗件活动设于所述刷支架上;其中,所述毛刷与所述刮洗件在所述刷支架上错位设置,且当所述粉碗倒扣于所述清洁头上,并下压时,所述毛刷受压变形,所述刮洗件向内收缩并变形,以使所述毛刷和所述刮洗件同时与所述粉碗的内壁贴合以分别进行刷洗和刮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和所述刮洗件绕所述刷支架的外周交替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头还包括刷座和弹性件,所述刷支架内设有贯通其相对两侧的腔室,所述刷座为多个,并均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腔室内,用于对所述刷座施加使所述刷座朝向所述腔室外的方向运动的作用力;所述刮洗件为多个,并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刷座伸出所述腔室外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支架包括架体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架体可拆卸式连接,且两者共同围成所述腔室,所述压板和所述架体上分别开设有相对且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孔口;所述刷座为两个,两个所述刷座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压板上的孔口和所述架体上的孔口伸出所述腔室,以分别与所述刮洗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弧形顶边;所述架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压板配合连接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压板两者共同形成倒置的U形的外轮廓;所述毛刷沿所述外轮廓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碗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碗清洁装置还包括转轴和压杆,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压杆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穿设于所述转轴内,所述压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转轴的下端并设有触发部,所述压杆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转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李耀强杨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