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01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所述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包括盘泵件和扳手组件,盘泵件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相连以形成适于固定在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的盘泵孔。扳手组件设置于盘泵件外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水环真空泵的转轴进行盘泵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水环真空泵进行日常维护,通过对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可以达到防止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结锈的效果,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真空泵
,具体涉及一种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环真空泵是煤矿瓦斯抽采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瓦斯抽采效果和安全高效生产。水环真空泵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循环水质的腐蚀,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会容易结锈,造成叶轮间隙变小,进而使得泵体内阻力变大,从而有扭断泵轴、烧毁电机的危险。
[0003]因此,需要经常对水环式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以防止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经常出现结锈的问题。
[0004]但随着水环真空泵逐步增大,泵轴直径较大,且外形呈圆形,无着力点,相关技术中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很难有效地对直径较大的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对水环真空泵的日常维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能够有效地对直径较大的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水环真空泵进行日常维护,通过对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可以达到防止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结锈的效果,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包括盘泵件和扳手组件。所述盘泵件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相连以形成适于固定在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的盘泵孔;所述扳手组件设置于所述盘泵件外周面。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对直径较大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进行盘泵时,只需将盘泵件套设于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并进行固定,通过扳动设于盘泵件外周面的扳手组件即可将水环真空泵的转轴盘转。同时扳手组件、盘泵件和水环真空泵转轴形成省力杠杆结构,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在对水环真空泵的转轴进行盘转时的工作强度。通过对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可以达到防止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结锈的效果,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扳手组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扳手件和第二扳手件,所述第一扳手件与所述第一抱箍相连,所述第二扳手件与所述第二抱箍相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扳手件包括第一扳杆和第二扳杆,所述第一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相连,所述第一扳杆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抱箍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扳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扶手球;
[0010]所述第二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相连,所述第二扳杆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抱箍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扳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扶手球。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扳手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
所述第一扳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扳杆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正交于所述盘泵孔的轴线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为朝向所述第一抱箍凸出的弧形面,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抱箍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扳手件包括第三扳杆和第四扳杆,所述第三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相连,所述第三扳杆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二抱箍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扳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扶手球;
[0014]所述第四扳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相连,所述第四扳杆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二抱箍的径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四扳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扶手球。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扳手件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扳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扳杆相连。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正交于所述盘泵孔的轴线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为朝向所述第二抱箍凸出的弧形面,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抱箍相连。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抱箍和所述第二抱箍的中任意一者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水环真空泵转轴上的凸起相配合,以防止盘泵件相对于水环真空泵的转轴滑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
[0019]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抱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抱箍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相连。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0022]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1、盘泵件;101、第一抱箍;102、第二抱箍;103、盘泵孔;2、扳手组件;201、第一扳手件;2011、第一扳杆;2012、第一扶手球;2013、第二扳杆;2014、第二扶手球;2015、第一支撑件;202、第二扳手件;2021、第三扳杆;2022、第三扶手球;2023、第四扳杆;2024、第四扶手球;2025、第二支撑件;3、第一紧固件; 4、第二紧固件;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根据附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100。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100包括盘泵件1和扳手组件2。
[0029]盘泵件1包括第一抱箍101和第二抱箍102,第一抱箍101与第二抱箍102相连以形成适于固定在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的盘泵孔103。扳手组件2设置于盘泵件1外周面。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对直径较大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进行盘泵时,
只需将盘泵件套设于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并进行固定,通过扳动设于盘泵件外周面的扳手组件即可将水环真空泵的转轴盘转。同时扳手组件、盘泵件和水环真空泵转轴形成省力杠杆结构,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在对水环真空泵的转轴进行盘转时的工作强度。通过对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可以达到防止水环真空泵的泵壳内表面和叶轮结锈的效果,进而极大的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
[0031]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水环真空泵的盘泵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进而通过对水环真空泵进行盘泵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水环真空泵的安全性。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扳手组件2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扳手件201和第二扳手件202,第一扳手件201与第一抱箍101相连,第二扳手件202与第二抱箍102相连。
[0033]具体地,第一抱箍101为半圆环型结构,第一抱箍101的外周面为半圆形,第一扳手件201与第一抱箍101的外周面相连。
[0034]同理,第二抱箍102为半圆环型结构,以便于与第一抱箍101相连形成适于固定在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的盘泵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泵件(1),所述盘泵件(1)包括第一抱箍(101)和第二抱箍(102),所述第一抱箍(101)与所述第二抱箍(102)相连以形成适于固定在水环真空泵的转轴上的盘泵孔(103);扳手组件(2),所述扳手组件(2)设置于所述盘泵件(1)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组件(2)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扳手件(201)和第二扳手件(202),所述第一扳手件(201)与所述第一抱箍(101)相连,所述第二扳手件(202)与所述第二抱箍(10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件(201)包括第一扳杆(2011)和第二扳杆(2013),所述第一扳杆(20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101)相连,所述第一扳杆(2011)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抱箍(10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扳杆(201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扶手球(2012);所述第二扳杆(20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101)相连,所述第二扳杆(2013)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抱箍(10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扳杆(201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扶手球(20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件(201)还包括第一支撑件(2015),所述第一支撑件(20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扳杆(201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20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扳杆(201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交于所述盘泵孔(103)的轴线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件(2015)的投影为朝向所述第一抱箍(101)凸出的弧形面,且所述第一支撑件(2015)与所述第一抱箍(101)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环真空泵盘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振山张志荣赵晶潘铁柱李海涛王晓彬胡晋林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