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96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属于餐具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餐具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密胺树脂40

A degradable vegetable fiber tablewa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餐具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餐具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现有技术中有利用植物纤维制备餐具。植物纤维餐具是以麦秸、导槽或玉米等为原料,经分解后得到植物纤维,再向植物纤维中混入适量助剂如粘结剂脱模剂等,后注入模具中,在高温高压下利用干压法压制成型。由于植物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植物纤维餐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相对于纸浆模具餐具,其原料来源广泛,完全不需消耗木材,有利于降低餐具的成本。
[000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102528881B)中的一种植物纤维餐具及其制备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将原料混合均匀后热压成型,得到植物纤维壳体;所述原料包括重量比为(4

6)∶(0.5

2)∶(2

4)∶1的竹纤维粉、玉米淀粉、脲醛树脂粉和谷糠;对所述植物纤维壳体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在打磨后的植物纤维壳体表面喷涂或浸涂水性漆料后烘干,得到植物纤维餐具。
[0004]虽然在餐具材料中复配植物纤维,能够有效提高餐具的可降解性能,但是由于植物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差,会一定程度上降低餐具材料的力学性能。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在使餐具材料具备良好降解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力学性能,提高餐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植物纤维餐具生产用木粉配方及加工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密胺树脂40

50份、秸秆25

30份、改性纤维素晶体8

10份、添加物4

5份、滑石粉5

7份;
[0008]进一步地,密胺树脂为A5型密胺树脂。
[0009]进一步地,改性纤维素晶体由如下步骤制备:
[0010]S1、按照固液比10g:20

30mL将甘蔗渣分散在NaOH溶液(质量分数5%)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至80℃,恒温搅拌1h,抽滤,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真空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处理纤维;
[0011]S2、45℃条件下,按照固液比1g:20mL将处理纤维加入硫酸(质量分数为64%)中,磁力搅拌2h充分水解,加入10倍体积蒸馏水终止反应;获得的混合液于3000r/min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蒸馏水洗涤沉淀,9000r/min离心10min,去掉上清液,重复数次,直至上层为浅蓝色悬浊液,收集上层悬浊液,超声20min,在4℃下利用蒸馏水透析至pH中性,得到
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晶体;
[0012]S3、将纳米纤维素晶体分散于无水吡啶中并超声15

20min,将悬浮液倒入烧瓶,加入乙酸酐溶液,在80℃下搅拌反应8h,通过透析、冷冻干燥获得改性纤维素晶体;纳米纤维素晶体、无水吡啶、乙酸酐溶液的用量比为2g:40mL:25mL;乙酸酐溶液为乙酸酐与吡啶按照体积比7:5

6混合而成;
[0013]通过从废弃的甘蔗渣中提取天然纤维素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够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并且对提取的天然纤维素进行改性处理,纤维素经过乙酸酐改性后,表面的

OH与乙酸酐反应,在纤维素晶体上接枝酯基,表面的亲水性

OH转化为酯基,能够有效提高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促进纤维素的均匀分散,纤维素晶体的存在能够提高餐具材料的刚度,改善界面应力的传递,从而提高拉伸模量;另外,改性纤维素晶体能够在餐具材料界面处充分流动,使其在界面处更好地扩散,提高餐具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效改善餐具的力学性能。
[0014]进一步地,添加物包括黄原胶和骨胶,还原胶和骨胶的用量质量比为7.5:7;
[0015]由于秸秆中含有结晶度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黄原胶和骨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黄原胶和骨胶能够起到骨架支撑和增加粘度的作用,提高餐具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当随着骨胶含量的增加,虽然黏结强度不断增强,但是在混合原料的流动性差,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均匀的流动性,使得局部性能差异过大造成受力不均,从而使得餐具的承重性能下降;此外,黄原胶在植物桔杆降解餐具中起到增稠和稳定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混合原料的流动性变差;因此,通过控制添加物的用量以及黄原胶和骨胶的比例,能够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餐具材料配方。
[0016]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第一步、将密胺树脂、秸秆和改性纤维素晶体预先在60℃条件下干燥20

24h,以去除水分;去除水分的目的在于后续防止形成材料空隙;
[0018]第二步、在50

75℃条件下将密胺树脂、秸秆、改性纤维素晶体和添加物置于捏合机中捏合60

80min,然后置于100

120℃烘箱中烘干得捏合料;
[0019]第三步、将捏合料与滑石粉混合后球磨10

20h,得混合粉体;
[0020]第四步、将混合粉体注入到模具中,进行压制固化成型,脱模冷却后得到餐具成品,经过修饰、抛光、质检合格后,得到餐具。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餐具材料中复配秸秆和改性纤维素晶体,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餐具的可降解性能,而且对农业废弃物加以再利用,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变废为宝,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对提取的天然纤维素进行改性处理,纤维素经过乙酸酐改性后,表面的

OH与乙酸酐反应,在纤维素晶体上接枝酯基,表面的亲水性

OH转化为酯基,能够有效提高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促进纤维素的均匀分散,纤维素晶体的存在能够提高餐具材料的刚度,改善界面应力的传递,从而提高拉伸模量;另外,改性纤维素晶体能够在餐具材料界面处充分流动,使其在界面处更好地扩散,提高餐具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效改善餐具的力学性能;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料中加入定量的添加物,该添加物是黄原胶和骨胶的混合物,能
够起到良好的粘结、增稠和骨架支撑的作用,且与秸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有效提高餐具材料的力学性能;
[0025]综上,本专利技术在使餐具具备良好降解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力学性能,提高餐具的使用效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密胺树脂40

50份、秸秆25

30份、改性纤维素晶体8

10份、添加物4

5份、滑石粉5

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胺树脂为A5型密胺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型植物纤维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素晶体由如下步骤制备:S1、按照固液比10g:20

30mL将甘蔗渣分散在NaOH溶液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至80℃,恒温搅拌1h,抽滤,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真空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处理纤维;S2、45℃条件下,按照固液比1g:20mL将处理纤维加入硫酸中,磁力搅拌2h充分水解,加入10倍体积蒸馏水终止反应;获得的混合液于3000r/min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蒸馏水洗涤沉淀,9000r/min离心10min,去掉上清液,重复数次,直至上层为浅蓝色悬浊液,收集上层悬浊液,超声20min,在4℃下利用蒸馏水透析至pH中性,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晶体;S3、将纳米纤维素晶体分散于无水吡啶中并超声15

20min,将悬浮液倒入烧瓶,加入乙酸酐溶液,在80℃下搅拌反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思久刘伦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易科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