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96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步骤:从制作、运输及安装环节控制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的精度,在安装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前后对柱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柱基础周边采用分层对称回填夯实的方式进行回填;组装胎架并将胎架顶升就位,在胎架上安装行走装置将其布置在滑移轨道上,监测胎架本体的变形量并确认胎架两侧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与滑移轨道的布置方向匹配;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校正屋架拼装,屋架通过螺栓固定拼装,完成某段屋架拼装后滑移至指定位置,通过高强螺栓将屋架与侧墙立柱牛腿固定并对屋架上的各连接位置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施工进度快,安全隐患小,能够实现高强螺栓100%穿孔。能够实现高强螺栓100%穿孔。能够实现高强螺栓100%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涉及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梁柱节点精准对接、高强螺栓100%穿孔的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大量采用了钢结构构件,对钢结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钢结构安装高度的限制,施工场地狭小的限制,吊机吊装重量的限制,此时可以考虑滑移或者提升等其他施工方案。如:宝钢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工程4区钢结构厂房跨度达到42米,长度达到435米,其厂房内安有设备基础即无法采用吊车在厂房内进行跨内安装,同时其厂房外侧还设计有电气室及辅助用房等,如使用吊车进行跨外安装,对吊车的起重吨位要求较高,施工成本较高,同时大型吊车布置在厂房外将堵塞施工临时通道,更何况土建与钢结构专业间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极大,还需合理协调屋面钢结构与土建的施工进度,因为屋面钢结构施工完成后土建工作无法使用塔吊。
[0003]为提高钢结构屋面系统的安装进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了钢结构屋面滑移技术,但在实际施工中,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的加工及施工、基础位移、滑移误差、屋架拼装误差等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均会带来误差,这些环节将不断放大误差,最终导致钢结构屋面无法与钢结构厂房侧墙立柱对中即两者无法实现精准对接,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钢结构屋面与钢结构厂房侧墙立柱通过100%穿孔的高强螺栓固定,目前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但其固定可靠性一般,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0004]因此,开发一种对施工各环节进行控制最终实现100%穿孔的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施工各环节进行控制最终实现100%穿孔的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屋面系统安装方法精度较差、无法实现钢结构屋面与钢结构厂房侧墙立柱通过100%穿孔的高强螺栓固定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8](1)从制作、运输及安装环节控制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的精度,在安装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前后对柱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柱基础周边采用分层对称回填夯实的
方式进行回填,减小因基础位移造成的厂房立面结构位移;
[0009](2)组装胎架并将胎架顶升就位,在胎架上安装行走装置将其布置在滑移轨道上,监测胎架本体的变形量并确认胎架两侧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与滑移轨道的布置方向匹配;
[0010](3)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校正屋架拼装,屋架通过螺栓固定拼装,完成某段屋架拼装后滑移至指定位置,通过高强螺栓将屋架与侧墙立柱牛腿固定并对屋架上的各连接位置焊接,进而完成所有屋架的安装固定;
[0011]某段屋架的整个滑移过程分为多个滑移运行周期,在完成一滑移运行周期后检查胎架两侧理论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偏差,根据偏差调整下段滑移运行周期胎架两侧的控制方案,直至完成整个滑移过程;
[0012]滑移至指定位置后利用胎架上安装的屋架顶升装置可实现对竖向偏差的调整,利用手拉葫芦和行走装置可实现对水平偏差的调整。
[0013]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整体步序简单,应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对钢结构屋架安装的全过程全流程进行精度控制,滑移前屋架利用螺栓初步固定,此时屋架具有一定的调整裕度,在滑移到位后能够方便地应用一些辅助工具对偏差进行调整以保证高强螺栓100%穿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钢结构屋架的安装精度,提高了整体钢结构的结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施工进度较快,安全隐患小,极具应用前景。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所述步骤(3)具体为:
[0016](3.1)采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侧墙立柱牛腿的三维坐标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
[0017](3.2)将测设的侧墙立柱牛腿的三维坐标反投至用于搭载屋架的胎架上并根据投设的点位进行屋架拼装,此时屋架通过螺栓固定拼装;
[0018](3.3)以相邻校准基线的间距为一单段滑移运行周期,开始胎架的滑移,完成该滑移运行周期后检查胎架两侧理论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偏差,所述校准基线是在多条滑移轨道上分别等距划分得到的且不同滑移轨道上的校准基线相互对应;
[0019](3.4)根据步骤(3.3)得到的偏差调整胎架两侧的控制方案,进入下一个单段滑移运行周期;
[0020](3.5)重复步骤(3.3)、(3.4)直至完成该段钢结构屋架的滑移,并将其与侧墙立柱牛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同时焊接固定屋架内各连接处;
[0021](3.6)重复以上步骤(3.1)~(3.5)直至完成整个钢结构屋面系统的安装。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步骤(3.2)中,在完成屋架拼装后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屋架进行校核检验;
[0023]所述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具体是指运用激光三维扫描仪;
[0024]根据步骤(3.3)得到的偏差调整胎架两侧的控制方案具体是指根据偏差调整分别控制胎架两侧的行走速度。
[0025]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所述相邻校准基线间距为15m,当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间距过小虽然能够提高滑移同步性,但整体操作更为不便,耗时更长;
[0026]所述校准基线是利用标贴或记号笔划线的方式在滑移轨道上划分出来的。
[0027]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在安装控制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时厂房侧墙立柱的自由端向外侧微偏,即立柱之间的间距相比于原设计稍大,以方便后续使用手拉葫芦校正水平偏差,手拉葫芦可固定在立柱上,其一端钩住屋架,拉动手拉葫芦即可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
[0028]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所述滑移轨道的数量为两条;
[0029]步骤(2)完成胎架本体的变形量监测和胎架两侧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确认后进行胎架试滑移以确保满足正式滑移要求。
[0030]如上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所述屋架顶升装置固定在胎架上,其包括屋架顶升支架和外稳定架;
[0031]所述屋架顶升支架布置在所述外稳定架内且所述屋架顶升支架内设有屋架顶升千斤顶,所述屋架顶升千斤顶的上端与屋架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屋架顶升支架内;
[0032]所述外稳定架包括基架和两屋架固定侧架,所述基架的上端设有与屋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从制作、运输及安装环节控制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的精度,在安装厂房立面系统钢结构前后对柱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柱基础周边采用分层对称回填夯实的方式进行回填;(2)组装胎架并将胎架顶升就位,在胎架上安装行走装置将其布置在滑移轨道上,监测胎架本体的变形量并确认胎架两侧行走装置的行走方向与滑移轨道的布置方向匹配;(3)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校正屋架拼装,屋架通过螺栓固定拼装,完成某段屋架拼装后滑移至指定位置,通过高强螺栓将屋架与侧墙立柱牛腿固定并对屋架上的各连接位置焊接,进而完成所有屋架的安装固定;某段屋架的整个滑移过程分为多个滑移运行周期,在完成一滑移运行周期后检查胎架两侧理论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偏差,根据偏差调整下段滑移运行周期胎架两侧的控制方案,直至完成整个滑移过程;滑移至指定位置后利用胎架上安装的屋架顶升装置可实现对竖向偏差的调整,利用手拉葫芦和行走装置可实现对水平偏差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屋面胎架滑移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3.1)采用三维扫描技术采集侧墙立柱牛腿的三维坐标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3.2)将测设的侧墙立柱牛腿的三维坐标反投至用于搭载屋架的胎架上并根据投设的点位进行屋架拼装,此时屋架通过螺栓固定拼装;(3.3)以相邻校准基线的间距为一单段滑移运行周期,开始胎架的滑移,完成该滑移运行周期后检查胎架两侧理论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偏差,所述校准基线是在多条滑移轨道上分别等距划分得到的且不同滑移轨道上的校准基线相互对应;(3.4)根据步骤(3.3)得到的偏差调整胎架两侧的控制方案,进入下一个单段滑移运行周期;(3.5)重复步骤(3.3)、(3.4)直至完成该段钢结构屋架的滑移,并将其与侧墙立柱牛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同时焊接固定屋架内各连接处;(3.6)重复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康杨光张宝科张斌杰高申王恩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