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9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排气插塞包括固定接头、排气快速接头、限流阀组件,固定接头本体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容置腔、第二通道;排气快速接头本体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限流阀组件包括隔板、贯穿隔板的连接杆、连接于连接杆一端的阀体、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的阀板,所述隔板夹设于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的端部与固定接头本体之间,以此使得隔板将容置腔和第三通道分隔,连接杆贯穿所述阀孔,且使得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以此构成流动环隙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气体排出的同时,限制了气体的排出速度,消除了噪音,同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能稳定。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插塞,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动力机械的发动机排气结构中,各种具有消音功能的排气插塞广泛的使用。
[0003]汽车排气系统主要是排放发动机工作所排出的废气,同时使排出的废气污染减小,噪音减小。汽车排气系统主要用于轻型车、微型车和客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现有技术中,要降低声源噪声,首先应搞清声源产生噪声的机理和规律,然后通过改进机器的设计,采用先进工艺,降低产生噪声的激振力,降低系统中发声部件对激振力的响应,以及提高加工和装配精度等措施来实现。
[0004]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手段是排气管改装理念与技术,严格把控改装排气管时的每个环节,对排气流速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噪音控制和排气量调控,但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带有弹簧的调节阀进行改进,因为弹簧结构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失效,导致排气结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在实现气体排出的同时,限制了气体的排出速度,消除了噪音,同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所述排气插塞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插塞包括固定接头、排气快速接头、限流阀组件,其中具体地:
[0008]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包括固定接头本体,所固定接头本体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容置腔、第二通道;
[0009]排气快速接头,所述排气快速接头包括排气快速接头本体,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上对应第三通道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此构成过盈配合结构;
[0010]限流阀组件,所述限流阀组件包括隔板、贯穿隔板的连接杆、连接于连接杆一端的阀体、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的阀板,所述隔板夹设于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的端部与固定接头本体之间,以此使得隔板将容置腔和第三通道分隔,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阀孔,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阀孔,且使得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以此构成流动环隙通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为的形状为球体、球体的一部分、锥体、圆柱形中的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为金属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受重力下坠,以此使得阀板抵压于隔板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最大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在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冲击时能,阀体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抵压
于隔板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小于最大值。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阀板的宽度大于阀孔的内径。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的中部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抵于固定接头本体的端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道自靠近隔板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小。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容置腔的直径。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远离隔板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且通过环形凸起与排气管构成过盈配合;
[0020]所述固定接头本体远离隔板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以此使得固定接头本体螺接于发动机排气口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2]1)在实现气体排出的同时,限制了气体的排出速度,消除了噪音,同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避免了采用弹簧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失效的情况。
[0023]2)通过独特设计的排气方式,即一种重力式的排气阀结构,阀体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受重力下坠,以此使得阀板抵压于隔板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最大化,阀体在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冲击时能,阀体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抵压于隔板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小于最大值,环隙通道截面达到最小时可以进行缓慢泄压排气,避免了瞬间泄压过程造成的巨大噪音,压力变小时,环隙通道截面逐渐变大,实现快速排气过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限流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方案中排气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排气快速接头,11、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2、第三通道,14、环形凸缘,15、环形凸起,2、限流阀组件,21、阀体,22、隔板,23、阀板,24、连接杆,3、固定接头,31、固定接头本体,32、第一通道,33、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0]本专利技术中的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排气插塞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插塞包括固定接头3、排气快速接头1、限流阀组件2,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
[0031]固定接头3包括固定接头本体31,所固定接头本体31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32、容置腔33、第二通道。排气快速接头3包括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三通道12和第四通道13,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上对应第三通道12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此构成过盈配合结构。
[0032]限流阀组件2包括隔板22、贯穿隔板22的连接杆24、连接于连接杆24一端的阀体21、连接于连接杆24另一端的阀板23,所述隔板22夹设于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的端部
与固定接头本体31之间,以此使得隔板22将容置腔33和第三通道12分隔,所述隔板22的中部设有阀孔,所述连接杆24贯穿所述阀孔,且使得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24的外径,以此构成流动环隙通道。
[0033]阀体21为的形状为球体、球体的一部分、锥体、圆柱形中的一种。阀体21为金属材料。阀体21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受重力下坠,以此使得阀板23抵压于隔板22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最大化。
[0034]阀体21在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冲击时能,阀体21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抵压于隔板22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小于最大值。阀板23的宽度大于阀孔的内径。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的中部设有环形凸缘14,所述环形凸缘14抵于固定接头本体31的端部。
[0035]第三通道12自靠近隔板22的一端直径逐渐变小,构成缩径结构。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容置腔33的直径,容置腔33也应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得阀体21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活动。
[0036]本技术方案通过独特设计的排气方式,即一种重力式的排气阀结构,阀体21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受重力下坠,以此使得阀板23抵压于隔板22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最大化,阀体21在受到发动机排气的冲击时能,阀体21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抵压于隔板22上,使得环隙通道截面小于最大值,环隙通道截面达到最小时可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插塞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插塞包括:固定接头(3),所述固定接头(3)包括固定接头本体(31),所固定接头本体(31)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32)、容置腔(33)、第二通道;排气快速接头(1),所述排气快速接头(3)包括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中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三通道(12)和第四通道(13),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上对应第三通道(12)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二通道中,以此构成过盈配合结构;限流阀组件(2),所述限流阀组件(2)包括隔板(22)、贯穿隔板(22)的连接杆(24)、连接于连接杆(24)一端的阀体(21)、连接于连接杆(24)另一端的阀板(23),所述隔板(22)夹设于所述排气快速接头本体(11)的端部与固定接头本体(31)之间,以此使得隔板(22)将容置腔(33)和第三通道(12)分隔,所述隔板(22)的中部设有阀孔,所述连接杆(24)贯穿所述阀孔,且使得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24)的外径,以此构成流动环隙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为的形状为球体、球体的一部分、锥体、圆柱形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流功能的排气插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为金属材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雨宋盛琦唐周红朱悦郭瑞
申请(专利权)人:柏中紧固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