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93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该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和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上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管体内形成有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所述排抽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贯通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且所述管体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所述流体喷射孔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排出烟雾,也能够对内窥镜镜头进行冲洗,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连续性,保障患者以及手术医护人员健康。护人员健康。护人员健康。

Flushing suction tube and surgic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洗吸引管及手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冲洗吸引管。此外,还涉及一种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项广泛普遍开展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中的腹腔冲洗引流是腹腔镜手术操作最基础的技术之一,通过对感染腹腔的机械清洗,能够彻底清除腹腔内的坏死组织、渗液、积血和脓液,从而达到减少腹腔内细菌数量、去除毒性物质、减少肠粘连和脓肿的形成因素、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术后抗生素的使用、缩短康复过程的目的,并能给二次手术创造良好的腹腔条件。腹腔镜手术是器械高度依赖的术式,其中能量器械如单极、双极等能量器械的应用,在手术切割、止血等操作中不可或缺。
[0003]目前大部分能量器械均是采用热能或高速低频震荡的机械能来导致蛋白变性,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产生带来的问题:1.影响手术安全性:大量烟雾妨碍手术视野,使操作区域模糊不清,影响手术操作安全;2.影响手术的连续性,增加手术时间成本,有时需要暂停手术,待烟雾消散、手术视野清晰后,才能继续手术操作;3.对接受手术患者、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化学成分(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甚至是致癌物质,有学者已经在手术烟雾里发现至少4种明确的致癌物质:1,3

丁二烯,氰化氢,乙炔,有机苯,烟雾可被患者腹盆腔内壁及脏器表面浆膜、腹膜吸收,有研究发现在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苯和甲苯明显升高,不利于手术后康复,甚至对患者健康产生潜在危害;4.对手术医生健康产生危害:手术烟雾除产生上述对人体有害或致癌物质外,还可产生强烈异味和传染性生物颗粒,有研究报道电外科处理的1g人体组织所产生的烟雾的危害性相当于人体吸入6支未过滤的香烟。而一台手术产生的烟雾的有害物质量,相当于27到30支香烟产生的有害烟雾。77%的手术烟雾颗粒是小于1.1um的,平均直径仅0.07um,也包含一些超细微粒,平均直径10nm到1um,尽管外科口罩防护严密,但小于5um的微粒,可直接穿过口罩吸入进肺。另外,有害物质(苯乙烯,致畸剂等)可以通过眼睛等部位直接进入身体,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在腹腔镜技术中,腹腔镜的镜头通常会被腹膜或其他体液、血液、气雾脂肪、组织颗粒、烟、碎片或冷凝物污染,会影响医师的视野(通过外部的监视器)。
[0004]因此,如何有效排出或消除手术中能量器械使用产生的烟雾、快速清洁内窥镜的镜头并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是一直以来外科相关研究的领域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该冲洗吸引管能够在排出烟雾的同时能够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保障患者以及手术医护人员的健康。
[0006]本技术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装置,该手术装置能够使排烟与能量器械自动同步启动,及时排出烟雾,保障手术无间断完成,保障手术室的环境安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冲洗吸引管,包括管体和管接头组件,所述管接头组件上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管体内形成有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所述排抽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贯通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的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且所述管体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所述流体喷射孔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管接头组件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的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管接头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0010]可选地,所述端盖与所述管接头组件之间设有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垫包括筒体和沿所述筒体外周面设置的密封缘,所述筒体端口设置有多瓣密封结构。
[0012]具体地,所述第二密封垫内设有用于穿过手术器械的通孔。
[0013]具体地,所述第一排烟结构为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开口。
[0014]可选地,所述管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二排烟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流体喷射孔为倾斜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单个或多个,各所述通孔的喷射角度不同。
[0016]可选地,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流体喷射孔的位置设有流体喷射标记。
[0017]可选地,所述管体上靠近所述管接头组件的一端设有刻度标记。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上均安装有控制件。
[0019]可选地,所述管体的管口结构为外锥结构,所述外锥结构的内轮廓为自远侧向近侧横截面周长逐渐增大的圆锥面,且其远侧端口设有倒角。
[00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手术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和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手术排烟器。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技术将管体内的空间分为排抽通道和流体输送通道,管体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排抽通道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管体侧壁上设有流体喷射孔,流体喷射孔与流体输送通道连通。在微创手术中,能量器械能够穿过排抽通道伸出管体的外部,对手术部位进行切割、止血等操作,由于第一排烟结构靠近管体的管口,即靠近烟雾产生源头,并通过第一接头排出,保障人体的安全;而且,能量器械通常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流体喷射孔向内窥镜镜头喷射流体,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清洁,使医生能够具有较好的手术视野,保证手术能够连续进行,节约手术时间。
[002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冲洗吸引管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冲洗吸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中沿A

A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体的横剖面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密封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图6中沿B

B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密封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手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管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管接头组件(2),所述管接头组件(2)上设有第一接头(21)和第二接头(22),所述管体(1)内形成有排抽通道(11)和流体输送通道(12),所述排抽通道(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的横截面积,所述排抽通道(11)贯通所述管体(1)的两端,所述管体(1)的近侧端设有或一体成型有所述管接头组件(2),且所述第一接头(21)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所述第二接头(22)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所述管体(1)的管口结构设有与所述排抽通道(11)连通的第一排烟结构(14),且所述管体(1)上设有流体喷射孔(15),所述流体喷射孔(15)与所述流体输送通道(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组件(2)远离所述管体(1)的一端安装有端盖(3),所述端盖(3)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与所述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与所述管接头组件(2)之间设有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4)包括筒体(41)和沿所述筒体(41)外周面设置的密封缘(42),所述筒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巍姜鹏赵磊邵萌周旭芦欢欢王小辉张俊吉孙大为黄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生一健康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