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成成专利>正文

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69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电线杆基础土层在夯实中人工夯实过程,机械夯实不能将基础土层快速、均匀锤击夯实,在锤击中不能快速将土块击碎,锤击范围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筒,圆筒外侧有环形板,环形板外侧有外筒,圆筒下端有转筒,环形板下侧有多组往复丝杠机构;环形板下端有齿圈,丝杠上有滚动齿轮;螺母上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有花键筒,花键筒内有花键轴,花键轴上有小齿轮,花键筒上有第一锥齿轮,安装板上有第二锥齿轮,螺母下端有固定筒,固定筒内有滑杆,滑杆下端有锤头,滑杆上端有连杆;圆筒上端有槽口,槽口内有楔形块,楔形块内侧粘贴有橡胶层。橡胶层。橡胶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施工
,特别是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对杆坑夯实通常采用手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办法,手工夯实工艺复杂且费时费力,工作强度高,而机械夯实过程中,重锤需要在线杆的外围进行循环地环绕工作,需要不停地移动机械的位置,且在夯实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重锤与线杆之间的距离,人为不好控制锤头与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操作强度和难度都较大,稍有不注意就会砸伤电线杆。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将锤头做成环状的,套装在电线杆上进行上下锤击,显然,电线杆周围的土质还是需要锤击夯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10820717B的对比文件公布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杆坑夯实装置,其中利用曲柄带动锤头夯实基础,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锤头距离电线杆的距离是一定的,锤头的轨迹是以电线杆为圆心的圆环带状,电线杆的根部根本没有的到很好的夯实目的。除锤击分的范围有限之外,该装置也不能使电线杆底部区域内得到均匀的锤击,基础土层的密度也不一致,遇到大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电线杆上的圆筒(1),圆筒(1)外侧固定有水平的环形板(2),环形板(2)外侧套装有能转动的外筒(3),圆筒(1)下端套装有能转动的转筒(4),环形板(2)下侧有多组往复丝杠(5)机构,其中丝杠(5)沿着环形板(2)的径向布置,丝杠(5)靠近电线杆的一端与转筒(4)转动连接,丝杠(5)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外筒(3)侧壁上;环形板(2)下端面上固定有齿圈(6),丝杠(5)上同轴固定有与齿圈(6)啮合的滚动齿轮(7),外筒(3)转动时经丝杠(5)带动滚动齿轮(7)沿着齿圈(6)滚动使得丝杠(5)转动;丝杠(5)上的螺母(8)不能转动,螺母(8)上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转动连接有与丝杠(5)平行的花键筒(10),花键筒(10)内有花键轴(11),花键轴(11)一端外筒(3)转动连接,花键筒(10)另一端与转筒(4)转动连接,花键轴(11)上有与滚动齿轮(7)啮合的小齿轮,花键筒(10)靠近圆筒(1)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2),安装板(9)远离螺母(8)的一端上有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螺母(8)下端固定有竖直的固定筒(14),固定筒(14)内插装有能上下移动的滑杆(15),滑杆(15)下端固定有锤头(16),滑杆(15)上端铰接有连杆(17),连杆(17)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3)边缘铰接,第二锥齿轮(13)、连杆(17)、滑杆(15)、固定筒(14)组成曲柄滑杆(15)机构,第二锥齿轮(13)沿着环形板(2)下端面滚动时经连杆(17)带动滑杆(15)向下移动;所述的圆筒(1)上端内侧开设有槽口,槽口内放置有楔形块(18),楔形块(18)上端与槽口之间连接有拉簧,楔形块(18)内侧粘贴有橡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基础土层夯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8)两侧均有安装板(9),转轴(19),转轴(19)与其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胡成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