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可应用于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工业水处理系统。高压脉冲变换器目前主要分成两大类:传统的脉冲变换器和固态脉冲变换器。传统的脉冲变换器被广泛应用的类型有:单开关斩波型;Marx型;磁脉冲压缩;脉冲形成线。固态脉冲发生器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非基于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脉冲变换器,一种是基于MMC的脉冲变换器和一种混合型的脉冲变换器。专利申请号为(201710019493.7)公开了一种非基于MMC拓扑,通过更少的开关管和更多的控制来改善Marx脉冲发生器的结构,但该方法开关管的电流额定值并不相同,因此缺乏模块化;同时如果需要产生双极性脉冲,则在负载之间以差分连接时,需要使用两个相同的拓扑,因此缺乏通用性。Mohamed A.Elgenedy等人2019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第五开关管S1~S5、第一~第(M+1)二极管D
B1
~D
Bm+1
、第一~第M SM1单元、第一~第N SM2单元,SM1单元为半桥MMC模块,SM2单元为可充电和双向放电的MMC子模块;第一电感L1首端连接到输入直流电压V
in
的正极,尾端同时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
B1
的首端和第一开关管S1的首端;第一开关管S1的尾端同时连接第一SM1单元的连接点B1、第一SM2单元的连接点E1和第三开关管S3的尾端;第一二极管D
B1
的尾端同时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
B2
的首端和第一SM1单元的连接点C1;第二电感L2首端连接到第M SM1单元连接点A
m
;第二电感L2尾端连接到第(M+1)二极管D
Bm+1
首端;第(M+1)二极管D
Bm+1
尾端连接到第一SM2单元连接点D1;第四开关管S4的首端同时连接到第五开关管S5的尾端和输出脉冲电压V
o
的负极;第二开关管S2的尾端同时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首端和V
o
的正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SM1单元的连接点A1与第二SM1单元的连接点B2相连接;第一SM1单元的连接点B1同时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尾端,第一SM2单元的连接点E1和第三开关管S3的尾端相连接;第二SM1单元的连接点A2与第M SM1单元的连接点B
m
相连接;第二二级管D
B2
的尾端同时连接第M二极管D
Bm
的首端和第二SM1单元的连接点C2;第M二极管D
Bm
的尾端连接到第M SM1模块的连接点C
m
;第M SM1模块的连接点A
m
同时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首端和第二电感的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增益双向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感L2的尾端连接到第(M+1)二极管D
Bm+1
的首端;第(M+1)二极管D
Bm+1
的尾端与第一SM2单元的连接点D1相连接;第N SM2单元的连接点F
n
连接到第五开关管S5的首端;第N SM2单元的连接点G
n
连接到第四开关管S4的尾端;第一SM2单元的连接点F1连接到第二SM2单元的连接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正伟,韩国庆,郭小强,章仕起,王力崇,乔瑟夫,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