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备技术

技术编号:3417639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方法,其是将一岩棉毡沿厚度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使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沿同一方向同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分层被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使第一分层的密度增加,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该高密度棉毡层和第二分层被叠合在一起、并同时经压缩后复合在一起,形成为双密度岩棉板。本申请还公开了用于生产上述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装备。利用本申请,能够将同一岩棉毡制成密度不同的两个岩棉层,并将两个岩棉层复合为双密度岩棉板,使该双密度岩棉板能够在保持其强度的情况下,降低其重量。降低其重量。降低其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棉板生产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属于防火节能保温材料,可以制作保温板、防火板等,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现有岩棉板的生产工艺为:将原料经熔制炉熔炼吹丝成岩棉纤维,经过摆锤铺叠成均匀的岩棉毡,然后经打褶加压设备,将棉毡纤维排布并压制一定厚度,送入固化炉内烘干制成板。其中打褶加压工序决定了岩棉板的强度及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每种岩棉板一般只设置一种密度,如果要提高设定厚度的岩棉板的强度,就需要增加岩棉板的密度,这不但带来岩棉板重量和成本的上升,还会导致岩棉板的导热系数升高,保温性能下降。
[0004]但是随着市场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这种单一密度的岩棉板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高强度、低重量的产品成为需要,尤其是采用岩棉板用于建筑外墙保温或者其它领域,岩棉板的表面需要较高的强度,但是在达到保温效果下仍需要保持岩棉板的低重量,在强度与重量之间采取一个较佳的平衡,在少量提高岩棉板密度的同时,至少使岩棉板的一个表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就成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首先提出了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方法,其是将一岩棉毡沿厚度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使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沿同一方向同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分层被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使第一分层的密度增加,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该高密度棉毡层和第二分层被叠合在一起、并同时经压缩后复合在一起,形成为双密度岩棉板。
[0006]在该生产方法,首先将岩棉毡分割为两层,然后将其中的第一分层进行压缩后,形成高密度面毡层,然后再将高密度面毡层与第二分层同时经压缩后被复合在一起,由于第一分层被预先压缩后,其密度增大,在进行第二次压缩时,两层的密度仍会保持不同,使得双密度岩棉板具有两个不同厚度的岩棉层,该双密度岩棉板再经过固化炉固化后,即可成为产品。在进行固化时,依照现有技术进行即可。由于岩棉层在制备过程中,已经施加胶粘剂,因此在高密度面毡层与第二分层进行复合时,无需在施加胶粘剂,利用岩棉层自身所携带的胶粘剂即可将高密度面毡层与第二分层粘结在一起。
[0007]该双密度岩棉板中包括由高密度面毡层所形成的高密度层和由第二分层所形成的低密度层,其中的高密度层作为承载面,具有较高强度及平整性,而低密度层用于作为保温层,由此不但能够保证岩棉板的低重量,还能够保证其强度。
[0008]利用本申请所生产的双密度岩棉板,在整体密度相同时,本申请所生产的双密度岩棉板的抗拉强度为现有岩棉板的抗拉强度的1.3倍以上,其中高密度层的抗拉强度为现有岩棉板的抗拉强度的2.4倍以上。由于利用本申请,在岩棉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所制备的
双密度岩棉板的抗拉强度要大于现有的常规岩棉板,因此在整体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本申请所制备的双密度岩棉板替代现有的常规岩棉板,能够实现降低岩棉板重量的目标。
[0009]进一步,为便于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的移动,以及第一分层的压缩,该岩棉毡的宽度沿水平方向延伸,岩棉毡的厚度沿竖直方向延伸,岩棉毡沿上下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其中第一分层位于第二分层的上方。
[0010]进一步,为使双密度岩棉板具有三维结构,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该岩棉毡被分割前首先经过打褶处理。在岩棉毡中所形成褶皱会使岩棉毡的纤维沿岩棉毡的厚度方向产生褶皱,形成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会继续保持在双密度岩棉板中。
[0011]其次,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装备,其用于生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双密度岩棉板,该生产装备包括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的分割机、分层加压机和固定加压机,该分层加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上输送部、下输送部以及挤压部,其中挤压部位于上输送部的上方,下输送部位于上输送部的下方;该第一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2]该上输送部和下输送部之间形成一棉层通道,该棉层通道朝向分割机的一端具有入料口,棉层通道朝向固定加压机的一端具有出料口;
[0013]该固定加压机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支撑部和复合部,其中复合部位于支撑部的上方;
[0014]该分割机能够将岩棉毡沿上下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其中第一分层位于第二分层的上方,该第一分层能够沿上输送部朝固定加压机方向移动,该第二分层能够经入料口沿下输送部朝固定加压机方向移动;该第一分层在沿上输送部移动时被挤压部压缩,使该第一分层的密度增加,并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该高密度棉毡层与第二分层在固定加压机上同时被压缩后复合在一起,形成为双密度岩棉板。优选地,出料口的下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以使第二分层能够顺利地移动到支撑部上。具体地,该分割机为卧式带锯。
[0015]在该生产装备中,设置了分割机、分层加压机和固定加压机,其中的分割机用于将岩棉毡进行分割,分层加压机用于对第一分层进行加压,以增加密度,并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固定加压机用于将第二分层和高密度棉毡层进行加压并复合,以形成双密度岩棉板,并使双密度岩棉板达到设定厚度,该双密度岩棉板再经过固化炉固化后,即可成为产品。该生产装备中的分割机、分层加压机和固定加压机连续工作,一次性地完成岩棉板的分割、分层加压和复合,形成双密度岩棉板,该双密度岩棉板中包括由高密度面毡层所形成的高密度层和由第二分层所形成的低密度层,其中的高密度层作为承载面,具有较高强度及平整性,而低密度层用于作为保温层,由此不但能够保证岩棉板的低重量,还能够保证其强度。
[0016]具体地,该上输送部包括至少一个上输送辊组,每个上输送辊组包括至少两根上输送辊,该至少两根上输送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上输送部包括至少两个上输送辊组时,该至少两个上输送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
[0017]该挤压部包括至少一个挤压辊组,每个挤压辊组包括至少两根挤压辊,该至少两根挤压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挤压部包括至少二个挤压辊组时,该至少二个挤压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
[0018]至少有一个上输送辊组与一个挤压辊组上下相对,上下相对的上输送辊组与挤压
辊组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通道;
[0019]该下输送部包括至少一个下输送辊组,每个下输送辊组包括至少两根下输送辊,该至少两根下输送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下输送部包括至少二个下输送辊组时,该至少二个下输送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
[0020]该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辊组,每个支撑辊组包括至少两根支撑辊,该至少两根支撑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支撑部包括至少二个支撑辊组时,该至少二个支撑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优选地,所有的支撑辊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1]该复合部包括至少一个复合辊组,每个复合辊组包括至少两根复合辊,该至少两根复合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复合部包括至少一个复合辊组时,该至少二个复合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优选地,所有的复合辊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一岩棉毡沿厚度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使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沿同一方向同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分层被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使第一分层的密度增加,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该高密度棉毡层和第二分层被叠合在一起、并同时经压缩后复合在一起,形成为双密度岩棉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岩棉毡的宽度沿水平方向延伸,岩棉毡的厚度沿竖直方向延伸,岩棉毡沿上下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其中第一分层位于第二分层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岩棉毡被分割前首先经过打褶处理。4.一种双密度岩棉板的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的分割机、分层加压机和固定加压机,该分层加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上输送部、下输送部以及挤压部,其中挤压部位于上输送部的上方,下输送部位于上输送部的下方;该第一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该上输送部和下输送部之间形成一棉层通道,该棉层通道朝向分割机的一端具有入料口,棉层通道朝向固定加压机的一端具有出料口;该固定加压机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支撑部和复合部,其中复合部位于支撑部的上方;该分割机能够将岩棉毡沿上下方向分割为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其中第一分层位于第二分层的上方,该第一分层能够沿上输送部朝固定加压机方向移动,该第二分层能够经入料口沿下输送部朝固定加压机方向移动;该第一分层在沿上输送部移动时被挤压部压缩,使该第一分层的密度增加,并形成为高密度棉毡层;该高密度棉毡层与第二分层在固定加压机上同时被压缩后复合在一起,形成为双密度岩棉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该上输送部包括至少一个上输送辊组,每个上输送辊组包括至少两根上输送辊,该至少两根上输送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上输送部包括至少两个上输送辊组时,该至少两个上输送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该挤压部包括至少一个挤压辊组,每个挤压辊组包括至少两根挤压辊,该至少两根挤压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挤压部包括至少二个挤压辊组时,该至少二个挤压辊组沿第一轴线方向顺次布置;至少有一个上输送辊组与一个挤压辊组上下相对,上下相对的上输送辊组与挤压辊组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通道;该下输送部包括至少一个下输送辊组,每个下输送辊组包括至少两根下输送辊,该至少两根下输送辊沿第一轴线方向间隔布置,当下输送部包括至少二个下输送辊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宇刘春丁巍冬杨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