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7631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放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碰撞信号,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发送对应的下电指令;放电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下电指令,并根据所述下电指令发出控制信号;以及执行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执行单元以及电机,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第一开关管以及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放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电容正负极短接,以对所述电容进行主动放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碰撞放电时安全性低的问题。在碰撞放电时安全性低的问题。在碰撞放电时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而新能源汽车由于绿色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母线上部分控制器带有高压薄膜电容部件,如电机控制器(MCU)、增程式电动车中发电机控制器(GCU)以及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双电机控制器等。
[0003]然而,车辆在主动停车下电或被动停车(碰撞、故障等)下电后,母线上的高压电容会带有高电压,如果人员碰触到母线各控制器时将会存在高压触电的隐患,尤其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后,车辆造成破损导致高压部件外露,人员容易触及,产生触电的风险更高,因此,如何保证车辆在碰撞后的放电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0004]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碰撞下电方式主要采用整车下电的方法,具体的,通过电机绕组进行主动放电,然而当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例如,高压线束损坏、碰撞时电机转速较高导致无法通过绕组放电可能会存在放电不及时或放电的失败的情况,安全性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碰撞信号,并根据所述碰撞信号发送对应的下电指令;放电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下电指令,并根据所述下电指令发出控制信号;以及执行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执行单元以及电机,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第一开关管以及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放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电容正负极短接,以对所述电容进行主动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下电指令,并根据所述下电指令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电源的正负端与所述执行模块之间分别设有电路开关,所述电路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断开所述电路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电机组成三相桥式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的继电器、以及与所述继电器串联连接的放电电阻,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放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闭合所述继电器,以对所述电容进行主动放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仕华游道亮杨克文刘斐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