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质量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逐步兴起,吴良镛院士于1997年提出了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1997),吴志强、顾朝林、杨保军和石楠等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也指出,规划的科学性起始于规划研究和规划编制的技术理性。在此背景下,诸多学者利用传统方法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使得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同时,针对城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0003]目前,对城市或区域生态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国家环境保护部推出的EI指数(Ecological Index,EI)和徐涵秋提出的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EI指数主要为我国县级以上生态环境提供一种年度综合评价标准,不适用于小尺度区域生态质量评价;RSEI指数自提出以来得到了环境科学界专家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步骤S2:分别计算步骤S1的评价指标,获取相应值;步骤S3:根据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各指标权重,并进一步获取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绿化质量、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密度计算,具体如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获取并提取每栋建筑的占地面积(a1、a2、a3...a
n
);将所有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加,得到小区建筑的基底面积总和;并根据遥感影像中不同小区的研究范围统计获取各小区总的用地面积;最后,计算小区内建筑的总基底面积与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得到小区的建筑密度,即:式中:BI为小区的建筑密度,A
b
为小区建筑基底面积总和,A
r
为小区总的用地面积,a
i
为小区内第i栋建筑的占地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小尺度生态指数的居住小区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高度的获取,具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式中:H为小区的建筑平均层数,A
a
为小区的总建筑面积,A
b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