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标签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彼此可转动合拢的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上均构造有用于吸附标签的第一吸附区,且两个第一吸附区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尾纤的固定槽,固定槽内构造有用于吸附尾纤的第二吸附区。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标签贴附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标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贴标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BOSA(Bi
‑
Directional Optical Sub
‑
Assembl),即光发射接收组件,已经成为光纤通信的重要组成部件。BOSA光器件中组合了LD、PIN
‑
TIA、WMD
‑
Filter等组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并进行装配,可以完成器件制备(以下简称光电子器件)。
[0003]光电子器件在出厂时需要在其尾纤上贴上带有相关厂商信息的标签,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人工将标签的保护层撕掉,然后将尾纤放在标签的中间线位置,随后将标签对折贴牢;然而此种贴标签的方式容易造成标签在对折后贴歪或者贴不准,且人工的方式效率较低,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标签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光电子器件尾纤上标签贴附效果较差的问题,具有标签贴附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贴标签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彼此可转动合拢的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所述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上均构造有用于吸附标签的第一吸附区,且两个所述第一吸附区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尾纤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构造有用于吸附尾纤的第二吸附区。
[0007]第一吸附区用于吸附待贴在光电子器件的尾纤上的标签,且同时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均构造有第一吸附区,因此两个标签固定部在彼此转动靠近时后能够对标签形成良好、准确的对折效果;放置尾纤的固定槽设置在两个第一吸附区之间且固定槽内具有能够两尾纤吸附稳定的第二吸附区,因此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在转动后带动标签对折时,光电子器件的尾纤能够刚好处于标签的对折线上,从而使得标签的两个半边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完全合拢时能够完成准确的贴附,很好的避免了标签两个半边对不准情况,具有良好的标签贴附效果。且在标签的贴附过程中,只需将标签和尾纤放置好即可,操作简单且贴附速度较快,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优选的,还包括工作台和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彼此适配的转动限定部和转动件,且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动件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
[0009]转动限定部对转动件的转动路径实现限定,且两个转动件分别连接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因此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下,两个转动件转动后将带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彼此合拢,从而对标签实现良好的贴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部以及联动部,所述联动部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转动件,所述动力
部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中心两侧的其中一端,使得两个转动件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
[0011]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动件,因此在动力部的作用下,联动杆能够使得两个转动件做同步转动;且联动杆的中心转动连接于基座,动力部用于驱动联动杆中心两侧的其中一端,因此联动杆在动力部的作用下作转动,从而驱动两个转动件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
[0012]优选的,还包括两个联动块,所述联动块构造有转换槽,所述转动件构造有与所述转换槽适配的延伸轴,所述联动杆的两端驱动两个所述联动块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移动,两个所述联动块用于将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移动转换为两个所述转动件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
[0013]转换槽与延伸轴彼此适配,从而实现联动块与转动件的连接;联动块与转动件连接后,在发生平移时能够带动转动件发生转动,且两个联动块在联动杆的驱动下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移动,因此使得两个转动件作相反方向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将平动转换转动,也因此使得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能够实现彼此合拢,从而将标签贴附在光电子器件的尾纤上。
[0014]优选的,所述联动杆沿长度方向构造有彼此对称的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内均适配安装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联动块,所述动力部与其中一个连接轴相连。
[0015]连接轴的设置使得联动杆能够实现与联动块的连接,动力部与其中一个连接轴相连,因此当动力部驱动连接轴移动时,联动杆发生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另一个连接轴作相对方向的移动,此时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随着其内的连接轴的移动而发生相应的转动,使得连接轴的移动不受影响;最终实现两个联动块做相对方向的移动,使得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的彼此合拢,完成对标签的贴附。
[0016]优选的,所述基座构造有彼此平行的第一行程槽和第二行程槽,且第一行程槽和第二行程槽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行程槽和第二行程槽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轴适配。
[0017]第一行程槽和第二行程槽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对连接轴的移动路径做限定,使得联动块作彼此方向相对的移动。
[0018]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连接于所述联动杆中心两侧的其中一端。
[0019]优选的,还包括真空吸附器,所述真空吸附器用于为所述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提供吸附力。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贴标签装置,第一吸附区用于吸附待贴在光电子器件的尾纤上的标签,且同时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均构造有第一吸附区,因此两个标签固定部在彼此转动靠近时后能够对标签形成良好、准确的对折效果;放置尾纤的固定槽设置在两个第一吸附区之间且固定槽内具有能够两尾纤吸附稳定的第二吸附区,因此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在转动后带动标签对折时,光电子器件的尾纤能够刚好处于标签的对折线上,从而使得标签的两个半边在第一标签固定部和第二标签固定部完全合拢
时能够完成准确的贴附,很好的避免了标签两个半边对不准情况,具有良好的标签贴附效果。且在标签的贴附过程中,只需将标签和尾纤放置好即可,操作简单且贴附速度较快,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标签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限定部与转动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标签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动块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00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置有彼此可转动合拢的第一标签固定部(110)和第二标签固定部(120),所述第一标签固定部(110)和第二标签固定部(120)上均构造有用于吸附标签的第一吸附区(130),且两个所述第一吸附区(130)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尾纤的固定槽(170),所述固定槽(170)内构造有用于吸附尾纤的第二吸附区(1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200)和驱动组件,所述工作台(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彼此适配的转动限定部(210)和转动件(220),且两个所述转动件(22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标签固定部(110)和第二标签固定部(120),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动件(220)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部(300)以及联动部(400),所述联动部(400)包括联动杆(410),所述联动杆(410)的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00),所述联动杆(4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转动件(220),所述动力部(300)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410)中心两侧的其中一端,使得两个转动件(220)作彼此方向相对的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标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联动块(420),所述联动块(4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刚,段利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基阳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