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量回收系统、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热量回收系统、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大型火电机组多采用超临界直流锅炉,为了防止水冷壁超温,必须保证锅炉上水流量的最小流量,维持汽水分离器正常液位。在新建机组锅炉吹管阶段,机组未抽真空,大量高温的疏水进入凝汽器后,凝结水温度升高,导致精处理无法投入,从而严重影响水质,浪费水源,工程效率较低;在机组启动或低负荷运行期间,凝汽器为真空状态,大量高温的锅炉疏水直接进入到凝汽器,虽然可以保证凝结水温度不超,但是高温疏水与低温凝结水直接混合,存在能量利用不匹配问题,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回收系统,能够提高水质,节约水源和热能,提高工程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回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0004]为了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大气扩容器、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和凝汽器;所述大气扩容器与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连接,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大气扩容器用于释放高能水,使得所述高能水进入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用于对高能水进行余热回收,释放散热后的疏水,使得所述疏水进入所述凝汽器,以供所述凝汽器将所述疏水冷凝成为凝结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锅炉疏水泵和疏水出口阀门;所述大气扩容器通过所述锅炉疏水泵与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连接;所述锅炉疏水泵为输送所述高能水提供疏水动力;所述疏水出口阀门设置于所述锅炉疏水泵与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高能水的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精处理装置;所述凝汽器与所述精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精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凝汽器释放的凝结水进行精处理,并释放精处理后的凝结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低压回热加热器组和除氧器;所述精处理装置与所述低压回热加热器组连接,所述低压回热加热器组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低压回热加热器组用于对所述精处理后的凝结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凝结水通过连接管道输送至所述除氧器中,以供所述除氧器对加热后的凝结水进行除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凝结水泵;所述凝汽器通过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精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凝结水泵为输送所述凝结水提供动力。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旁路阀门组,所述旁路阀门组包括第一旁路阀门、第二旁路阀门、第三旁路阀门、第四旁路阀门和第五旁路阀门;所述低压回热加热器组包括第一低压加热器、第二低压加热器、第三低压加热器和第四低压加热器;所述第一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精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低压加热器的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凝结水的输送;所述第二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低压加热器与所述第二低压加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凝结水的输送;所述第三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低压加热器与所述第三低压加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凝结水的输送;所述第四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低压加热器与所述第四低压加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凝结水的输送;所述第五旁路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低压加热器与所述除氧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用于
控制凝结水的输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包括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第二余热回收换热器、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第四余热回收换热器和第五余热回收换热器,所述高能水余热回收换热器组中每个余热回收换热器均包括放热侧;锅炉疏水泵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与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连接;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与所述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连接;所述第三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与所述第四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连接;所述第四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与所述第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连接;所述第五余热回收换热器的放热侧与所述凝汽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主路阀门组,所述主路阀门组包括第一主路阀门、第二主路阀门、第三主路阀门、第四主路阀门、第五主路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继东,司派友,刘双白,梅隆,董伟,张晓斌,孔佑顺,徐琳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