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22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包括桶盖和桶身;所述桶盖包括开口向下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下方边缘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桶身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吊桶包括桶盖和桶身组成,桶身起到容纳土石及承载的作用,但无起吊结构,桶盖为特殊形式并有起吊结构,桶盖覆盖桶身并与桶身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桶盖的起吊结构及吊环,实现整个吊桶的起吊,桶盖顶部是锥形,吊环固定在锥形部的顶端,使得起吊着力点始终位于中心,有效防止吊桶倾覆;通过设置桶盖,与传统的直接起吊开口的桶身相比,可以避免桶内石块掉落;顶部锥形不能用于承载使用,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

A bucket cover lifting safety bucket for manual hole digging pil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工程基建行作业中,由于施工工点所处地形的限制,尤其是山区,很多道路、桥梁进行孔桩开挖时仍不可避免的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人工挖孔桩内开挖出的土石通过吊桶运输出孔桩,目前使用的吊桶大部分为普通的无盖铁桶,此铁桶以桶身顶部两侧的吊环连接钢丝绳挂钩起吊,由于此类普通铁通无桶盖且抗倾覆能力差,吊运过程中因桶体倾覆、晃动发生石块掉落现象而导致的伤人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且经常出现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乘坐铁桶上下桩孔的情况,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解决现有的吊桶使用时,容易桶体倾覆或晃动,发生石块掉落现象,以及出现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乘坐吊桶进行上下桩孔的情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包括桶盖和桶身;所述桶盖包括开口向下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下方边缘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桶身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起吊时,使用吊绳与所述吊环连接,使得桶身需要使用桶盖进行起吊。
[0005]根据上述技术,吊桶包括桶盖和桶身组成,桶身起到容纳土石及承载的作用,但无起吊结构,桶盖为特殊形式并有起吊结构,桶盖覆盖桶身并与桶身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桶盖的起吊结构及吊环,实现整个吊桶的起吊,桶盖顶部是锥形,吊环固定在锥形部的顶端,使得起吊着力点始终位于中心,有效防止吊桶倾覆;通过设置桶盖,与传统的直接起吊桶身相比,可以避免桶内石块掉落;由于桶盖上方是锥形,不能用于承载使用,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解决现有的吊桶使用时,容易桶体倾覆或晃动,发生石块掉落现象,以及出现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乘坐吊桶进行上下桩孔的情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桶身的外径,使得所述圆筒套设在所述桶身上方。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圆筒的内侧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卡扣部,所述桶身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凸起。通过在圆筒的内侧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卡扣部,所述桶身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凸起,使用时,先将桶盖盖上,然后旋转桶盖,将所述卡扣部与桶身的外周表面的凸起扣合,使得起吊时可以通过起吊桶盖将桶身提起。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扣部和所述凸起都是倒置的v形条。通过设置卡扣部和所述凸起都是倒置的v形条,在扣合时,方便对准,而且方便定位,使得桶盖与桶身盖合时更加容易操作。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扣部设置有4个。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圆筒内侧周向设置有一圈柔性阻隔带,使得圆筒套设在所述桶身上方时,所述柔性阻隔带与桶身外表面接触。通过在所述圆筒内侧周向设置有一圈柔性阻隔带,使得圆筒套设在所述桶身上方时,所述柔性阻隔带与桶身外表面接触,避免桶中碎石泥沙从桶盖与桶身之间的间隙掉落。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阻隔带是毛刷。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阻隔带位于所述卡扣部的上方。将柔性阻隔带位于所述卡扣部的上方方便扣合部扣合。
[001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吊桶包括桶盖和桶身组成,桶身起到容纳土石及承载的作用,但无起吊结构,桶盖为特殊形式并有起吊结构,桶盖覆盖桶身并与桶身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桶盖的起吊结构及吊环,实现整个吊桶的起吊,桶盖顶部是锥形,吊环固定在锥形部的顶端,使得起吊着力点始终位于中心,有效防止吊桶倾覆;通过设置桶盖,与传统的直接起吊开口的桶身相比,可以避免桶内石块掉落;由于桶盖上方是锥形,不能用于承载使用,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解决现有的吊桶使用时,容易桶体倾覆或晃动,发生石块掉落现象,以及出现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乘坐吊桶进行上下桩孔的情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通过在圆筒的内侧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多个卡扣部,所述桶身的外周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凸起,使用时,先将桶盖盖上,然后旋转桶盖,将所述卡扣部与桶身的外周表面的凸起扣合,使得起吊时可以通过起吊桶盖将桶身提起,通过设置卡扣部和所述凸起都是倒置的v形条,在扣合时,方便对准,而且方便定位,使得桶盖与桶身盖合时更加容易操作;3、通过在所述圆筒内侧周向设置有一圈柔性阻隔带,使得圆筒套设在所述桶身上方时,所述柔性阻隔带与桶身外表面接触,避免桶中碎石泥沙从桶盖与桶身之间的间隙掉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柔性阻隔带位于扣合部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附图标记为:
1

桶盖,2

桶身,3

锥形部,4

圆筒,5

吊环,6

卡扣部,7

凸起,8

柔性阻隔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包括桶盖1和桶身2;所述桶盖1包括开口向下的锥形部3,所述锥形部3的下方边缘设置有圆筒4,所述圆筒4与所述桶身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盖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5,起吊时,使用吊绳与所述吊环连接,使得桶身需要使用桶盖进行起吊。具体的,圆桶部分在轴线方向有长度,其直径比桶身直径大0.5~1.5cm。具体的使用时,吊环与桶盖属于不可拆卸的连接,桶盖与起吊钢丝绳采用不可随意拆卸的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桶盖与钢丝绳不分离。桶盖顶部是锥形,吊环固定在锥形部的顶端,使得起吊着力点始终位于中心,有效防止吊桶倾覆;通过设置桶盖,与传统的直接起吊开口的桶身相比,可以避免桶内石块掉落;由于桶盖上方是锥形,不能用于承载使用,避免人站在上进行上下起吊,解决现有的吊桶使用时,容易桶体倾覆或晃动,发生石块掉落现象,以及出现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乘坐吊桶进行上下桩孔的情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盖(1)和桶身(2);所述桶盖(1)包括开口向下的锥形部(3),所述锥形部(3)的下方边缘设置有圆筒(4),所述圆筒(4)与所述桶身(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桶盖(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5),起吊时,使用吊绳与所述吊环(5)连接,使得桶身(2)需要使用桶盖(1)进行起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与所述桶身(2)之间设置有一圈柔性阻隔带(8),所述柔性阻隔带(8)固定在所述圆筒(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式安全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阻隔带(8)是毛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桶盖起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冯开明龙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毅科技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