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以及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21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包括内部设置第一贯穿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内部设置第二贯穿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且远离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第一配合槽,其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其中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可用于冷却液穿过;还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装置,采用若干降温器拼接而成,且包覆于需降温设备的外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个降温器可连接起来,并根据需要降温设备进行连接成降温装置,尽可能保证降温装置贴合需降温设备,且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内部通冷却液,大大提高了降温效果,而且当其中任意一降温器出现堵塞现象,可依次排查将其替换即可,大大提高了维护与更换的效率。护与更换的效率。护与更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以及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降温的
,特别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以及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降温装置主要用于对需降温的设备进行降温,具体可包覆于需降温设备的外表面,大多为直接焊接于设备上,通水降温,整个焊接过程相对繁琐,而且当降温管路发生堵塞时,较难清理、更换与维修,再者需降温设备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形状时,存在无法包覆均匀等问题。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以及降温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包括内部设置第一贯穿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内部设置第二贯穿孔的第二连接部;
[0006]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且远离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第一配合槽,其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其中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可用于冷却液穿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槽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圆周呈圆柱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槽内呈圆柱状,且第一配合槽沿着中心轴的垂直方向剖切呈超过180度的圆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圆周呈正多边形状,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侧呈圆柱状,且第一连接部水平剖切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直径等于/略小于第一配合槽的直径;
[0011]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圆周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配合槽内侧呈正多边形,且第一配合槽水平剖切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等于/略大于第一连接部的直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的两端均设置内螺纹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设置圆弧面,且外侧设置平面。
[0015]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装置,将本技术目的之一中任意一所述的降温器拼接而成,若干所述降温器包覆于需降温设备的外表面,即相邻的两降温器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配合槽转动连接,可适应不同形状的需降温设备,例如圆形、椭圆形等,若干降温器拼接成降温装置后,相邻的第一贯穿孔与第二管穿孔和利用铜管连接成S型通路,便于冷却液流通降温。
[0016]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降温器与需降温设备之间设置导热软硅胶。
[0017]本技术的单个降温器可连接起来,并根据需要降温设备进行连接成降温装
置,尽可能保证降温装置贴合需降温设备,且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内部通冷却液,大大提高了降温效果,而且当其中任意一降温器出现堵塞现象,可依次排查将其替换即可,大大提高了维护与更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降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降温器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两降温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标号说明:
[0025]10、第一连接部;11、第一贯穿孔;20、第二连接部;21、第二贯穿孔;22、第一配合槽;23、圆弧面;24、平面;30、导热软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至3,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包括内部设置第一贯穿孔11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连接部10连接且内部设置第二贯穿孔21的第二连接部20,其中第一贯穿孔11与第二贯穿孔21可用于冷却液穿过;可通冷却液带走热量提高降温效果,所通冷却液可在外接入冷水机或恒温水槽里,可让冷却装置维持在一定温度区间范围内。
[0029]第二连接部20一侧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0,且远离第一连接部10一侧设置第一配合槽22,其可与第一连接部10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配合槽22配合时,第一连接部10从上方插入第一配合槽22内,且配合到位后,水平方向无法脱离。
[0030]本技术的第一配合槽22与第一连接部10转动连接,以便于适应不同形状的需降温设备,具体的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0031]第一,第一连接部10外圆周呈圆柱状,第一配合槽22内呈圆柱状,且第一配合槽22沿着中心轴的垂直方向剖切呈超过180度的圆弧,即第一配合槽22设置一开口,且开口的间距小于第一连接部10的直径;
[0032]第二,第一连接部10外圆周呈正多边形状,第一配合槽22内侧呈圆柱状,且第一连接部10水平剖切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直径等于/略小于第一配合槽22的直径,因此可保证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配合槽22转动连接同时,水平方向第一连接部10无法脱离第一配合槽22;
[0033]第三,第一连接部10外圆周呈圆柱状,第一配合槽22内侧呈正多边形,且第一配合槽22水平剖切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直径等于/略大于第一连接部10的直径,因此可保证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配合槽22转动连接同时,水平方向第一连接部10无法脱离第一配合槽22。
[0034]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20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一贯穿孔11与第二贯穿孔21的两端均设置内螺纹部,便于利用快速接头、连接管将相邻的第一贯穿孔11与第二管穿孔连接。
[0035]第二连接部20内侧设置圆弧面23,且外侧设置平面24,便于更加紧密的贴合于需降温设备的外表面。
[0036]实施例2
[0037]请参阅图3至4,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装置,将本技术目的之一中任意一的降温器拼接而成,若干降温器包覆于需降温设备的外表面,即相邻的两降温器的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配合槽22转动连接,可适应不同形状的需降温设备,例如圆形、椭圆形等,若干降温器拼接成降温装置后,相邻的第一贯穿孔11与第二管穿孔和利用铜管连接成S型通路,便于冷却液流通降温。若干降温器与需降温设备之间设置导热软硅胶30,可与需降温设备粘连,在安装需降温设备同时会更好的贴合设备,增加其散热接触面积,提高其散热效率。
[003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单个降温器可连接起来,并根据需要降温设备进行连接成降温装置,尽可能保证降温装置贴合需降温设备,且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内部通冷却液,大大提高了降温效果,而且当其中任意一降温器出现堵塞现象,可依次排查将其替换即可,大大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第一贯穿孔(11)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连接部(10)连接且内部设置第二贯穿孔(21)的第二连接部(20);所述第二连接部(20)一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且远离第一连接部(10)一侧设置第一配合槽(22),其可与第一连接部(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22)与第一连接部(10)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外圆周呈圆柱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22)内呈圆柱状,且第一配合槽(22)沿着中心轴的垂直方向剖切呈超过180度的圆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外圆周呈正多边形状,所述第一配合槽(22)内侧呈圆柱状,且第一连接部(10)水平剖切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强蒋玉雄钟启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高容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