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
,涉及一种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的供电输入级通常存在滤波电容、储能电容、DCDC模块内部集成的输入滤波电容等储能元件,在上电瞬间,供电电源将会对输入电容器快速充电从而产生浪涌电流。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浪涌电流的峰值主要由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ESR、电源线和线路板走线电阻R
line
、电源内阻r和供电电压U决定,即I
Inrush
≈U/(ESR+R
line
+r)。通常上述等效电阻的总和约为数毫欧至数百毫欧量级,浪涌电流尖峰可达数十安培乃至数百安培量级。浪涌能量可用计算,即浪涌能量与输入级电容量成正比。上电瞬间高峰值、大能量的浪涌电流冲击将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壮性。为解决该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0003]a)供电回路增加负温度热敏电阻(NTC),设备冷启动时,NTC电阻值较高,可以有效抑制浪涌电流,随着NTC被加热,其阻值下降,可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储能电容充放电电路、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电容C3、DCDC供电电路和等效负载RL;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外接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连接储能电容充放电电路、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电容C3正极和DCDC供电电路的正极;所述储能电容充放电电路和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依次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电容C3的负极和DCDC供电电路的负极连接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所述DCDC供电电路连接等效负载R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容充放电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和二极管D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且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正极、电容C1正极相连,电容C1负极连接直流供电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电容C2、恒流源I1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供电的正极、恒流源I1的正极连接至二极管D1负极,恒流源I1的负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容C2的一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供电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源级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到电容C3的负极和DCDC供电电路的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容的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输入电容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包括恒流源I2、恒流源I3、电容C4、场效应管Q1、电阻R5、电阻R6、稳压二极管D3、场效应管Q2、稳压二极管D4;所述恒流源I2连接恒流源I3,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源级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陈庆阳,刘平,王小康,马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