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采后品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桃果实采后在常温下易成熟软化,病原微生物容易侵染,造成桃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和腐败。低温贮藏是冷敏感果实常用的采后贮藏方法,但是桃果实贮藏在低于10℃的温度下易发生冷害,表现为果肉褐变、木质化、异常成熟、易于腐烂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货架期、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因此,研究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与控制机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为提高果实品质和综合竞争力以及研发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0003]果实发生冷害直接伤害的部位是细胞膜,低温会诱导脂质组分重排,进而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这是造成冷敏感果实冷害发生的内在机理和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手段是通过测定冷害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反映果实冷害性状,这种鉴定方法与果实冷害内在机理联系较少,准确度不高,缺少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脂质代谢组学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从果实冷害内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桃果实果肉样品的脂质代谢物;S2、对桃果实的脂质代谢物进行色谱分离,再进行质谱分析;S3、对质谱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脂质组学数据;S4、汇总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的下机数据,分析差异脂质组分LT/0d的分布,LT/0d为样品桃果实相对于新鲜收获的桃果实的脂质组分的倍数,差异脂质组分上调和下调个数变化差异越大,表明桃果实冷害程度越严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分析差异脂质组分LT/0d的倍数变化FC,PA的倍数变化FC(PA)>1表明桃果实冷害发生,PC和PE的倍数变化FC(PC)>1和FC(PE)>1表明桃果实发生一定程度冷害,TAG的倍数变化FC(TAG)>1表明桃果实已发生严重冷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分析参数为Score>0.9、VIP>1和p值<0.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使用ProteoWizard的msconvert程序将原始数据文件转换为mzXML格式的文件;峰值检测应用于MS1数据;使用XCMS中的CentWave算法进行MS/MS光谱峰检测,使用LipidBlast库的光谱匹配进行脂质鉴定;应用Python技术进行数据定位和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桃果实冷害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液相色谱柱对桃果实果肉的脂质代谢物进行色谱分离,液相色谱A相为40%水和60%乙腈溶液,其中含10mmol/L乙酸铵;B相为10%乙腈,90%异丙醇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波,杨震峰,陈培云,周成,李旭,李赛赛,冯亚斌,施丽愉,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