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地质室内实验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实验用压裂物理模型、油藏地质物理模型、油田开发物理模型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物模实验在石油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研究压裂技术、油气田井网设计、油气井井型结构及生产制度开发方式、地质结构和储层流体动用关系和影响等问题。目前室内实验物理模型主要通过岩样露头,人工岩样等通过割缝、打孔等方式实现设计的裂缝、井网等结构。
[0003]常规方法存在明显问题如下:一、模型均质性问题,物模材料均质性强,不符合实际油田现状,尤其是不能模拟油藏纵向上储层间差异,已经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层褶皱等造成的岩性差异;二、模型精度问题,常规物模通过割缝、打孔等方式实现对裂缝、井筒等的复现,而通过在岩样上割缝、打孔,精度难以保证,取决于线切割、钻孔等技术的精度,同时会由于岩样和加工过程的操作问题,使模型设计精度难以实现;三、模型尺度和形状问题,目前室内物理模型主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模型设计;按照要求设计物理模型几何形状、裂缝形状和分布、纵向层理结构、以及模型内随机分布的独立的且渗透率和孔隙度不同于模型的其他多孔介质块体;步骤二,物性参数设计;依据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不同,将具备相同或相对误差小于5%的孔隙度的多孔介质作为同一部分,相同部分用同一工程文件指导打印喷嘴工作;步骤三,材料设计;根据不同块体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要求,选择水泥、硅灰及添加剂,设计水泥、硅灰、添加剂、水的配比,进行材料物性测定实验,实验获取材料固化时间,并获得材料的固化时间
‑
温度关系,固化各阶段强度,固化后材料物性,并指导原材料选择和配比调整,使不同材料固化时间差小于2小时;步骤四,逐层打印;不同块体通过不同打印喷嘴完成,通过工程文件控制,打印时,按多喷嘴配合,不同材料同时构建的方式实现空间上的连续和衔接,按照打印层数,协调不同喷嘴打印进度,实现不同水平方向上非均质性设计;步骤五,预应力固化;模型打印完毕后,周围施加预应力,按步骤三测得的固化时间
‑
温度关系,升温固化;步骤六,孔渗物性测试;模型初步成形后,密封围压内测试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并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海龙,康胜松,谭雅文,孙欣华,王强,刘文强,王天宇,汪章超,马羚,田伟伟,田守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