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7122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埋在地表下方土壤内的吸热盘、设置于地表上方的温差发电片、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上表面的冷盘、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下表面的放热盘,在放热盘与吸热盘之间设置有保温墙,放热盘、保温墙以及吸热盘合围形成密闭的保温室,保温室内为真空空间,在保温室内竖向设置有铜质的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的下端与吸热盘贴合且第一导热管的上端与放热盘贴合,第一导热管内为密闭空腔,在密闭空腔内装有易蒸发的导热液,在密闭空腔的上部设置有毛细导流槽。相比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该发电装置不受天气阴晴以及风速的影响,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持续输出电能,满足雪山高原的单位用电。满足雪山高原的单位用电。满足雪山高原的单位用电。

A semiconductor thermoelectric device for snow mountain and Plate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雪山高原环境恶劣、人迹罕至,通过线路供电十分困难。在雪地高原虽然可以通过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但是太阳能发电在晚上和阴雨多云天就不能发电,并且寿命较短;风力发电受风速影响很大,当风速小于3米/秒就不能发电了,通常风速时大时小,输出电压非常不稳定,影响正常使用。
[0003]显然,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稳定性不高,不能满足雪山高原地区的重要设施和单位的用电需求。基于上述原因,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雪山高原的可以稳定发电的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雪山高原的可以稳定发电的发电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埋在地表下方土壤内的吸热盘、设置于地表上方的温差发电片、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上表面的冷盘、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下表面的放热盘,在放热盘与吸热盘之间设置有保温墙,所述放热盘、保温墙以及吸热盘合围形成密闭的保温室,所述保温室内为真空空间,所述保温室内竖向设置有铜质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下端与吸热盘接触且第一导热管的上端与放热盘接触,所述第一导热管内为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装有易蒸发的导热液,所述密闭空腔的上部设置有毛细导流槽。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多组依次交叉排列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P型半导体与相邻的一组N型半导体的顶部用上铜片连接导通,所述P型半导体与相邻的另一组N型半导体的底部用下铜片连接导通,所述下铜片的下表面贴合有下陶瓷板,所述上铜片的上表面贴合有上陶瓷板。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盘上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放热盘上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开口内横向设置有导热的控制棒,所述控制棒位于第一导热管内的导热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在控制棒与第一导热管的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侧壁上并位于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导热管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有一对与控制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两组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导热的第一活动板,所述控制棒的端部与第一活动板的内侧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活动板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驱使第一活动板向外运动,所述第一活动板
外侧部装有第一滚轮,所述保温室内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边缘固定有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外边缘与第一滚轮的圆周面贴合,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外边缘形状为螺旋渐开线形,该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调节电机的主控模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信号采样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调节电机的控制端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室内竖向设置有铜质的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下端与吸热盘接触且第二导热管的上端与放热盘接触,所述第二导热管内为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装有易蒸发的导热液,所述密闭空腔的上部设置有毛细导流槽,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开口内设置有水平的开闭板,所述开闭板用于控制第二导热管的通断,开闭板位于第二导热管内的导热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开闭板与第二导热管的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侧壁上并位于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导热管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有一对与开闭方向平行的第二导向杆,两组第二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二活动板,所述开闭板的一侧与第二活动板的内侧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活动板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使第二活动板向外运动,所述第二活动板外侧部装有第二滚轮,所述圆盘的边缘还固定有第二接触板,所述第二接触板的外边缘与第二滚轮的圆周面贴合,所述第二接触板的外边缘形状为一段圆弧形和一段螺旋渐闭线形衔接。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盘内还设置有加热盘,该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三导热管的一端伸入保温室内并与第一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三导热管的另一端伸出保温室外并与加热盘连接,所述第三导热管位于保温室外的管段包覆有保温层。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室内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信号采样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连接有报警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热盘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下端均与吸热盘的内部连通,所述吸热盘内装满导热液。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棒的端部固定有隔热片,所述第一密封套、第一内封盖和第一外封盖均为隔热材质,当控制棒未进入第一导热管内时,隔热片与第一内封盖平齐。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热反射层、空心隔套和泡沫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相比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该温差发电装置的运行不受天气阴晴以及风速的影响,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持续输出电能,可以满足雪山高原的单位用电,适合在雪山高原地区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的本实施例中温差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施例中温差发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0022]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吸热盘;2、第一导热管;3、第二导热管;4、毛细导流槽;5、放热盘;6、温差发电片;601、P型半导体;602、N型半导体;603、下铜片;604、上铜片;605、下陶瓷板;606、上陶瓷板;607、电极;7、冷盘;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保温墙;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导向杆;13、第一弹簧;14、第一活动板;15、控制棒;16、第一密封套;17、第一内封盖;18、第一外封盖;19、隔热片;20、软管;21、第三导热管;22、保温层;2201、热反射层;2202、空心隔套;2203、泡沫层;23、腔室;24、加热盘;25、第一滚轮;26、调节电机;27、转盘;2701、圆盘;2702、第一接触板;2703、第一限位块;2704、第二接触板;2705、第二限位块;28、第二连接板;29、第二导向杆;30、第二弹簧;31、第二活动板;32、开闭板;33、第二密封套;34、第二内封盖;35、第二外封盖;36、第二滚轮;37、气压传感器;38、土壤。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埋在地表下方土壤内的吸热盘、设置于地表上方的温差发电片、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上表面的冷盘、贴合于温差发电片下表面的放热盘,在放热盘与吸热盘之间设置有保温墙,所述放热盘、保温墙以及吸热盘合围形成密闭的保温室,所述保温室内为真空空间,所述保温室内竖向设置有铜质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下端与吸热盘接触且第一导热管的上端与放热盘接触,所述第一导热管内为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装有易蒸发的导热液,所述密闭空腔的上部设置有毛细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多组依次交叉排列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P型半导体与相邻的一组N型半导体的顶部用上铜片连接导通,所述P型半导体与相邻的另一组N型半导体的底部用下铜片连接导通,所述下铜片的下表面贴合有下陶瓷板,所述上铜片的上表面贴合有上陶瓷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盘上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放热盘上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开口内横向设置有导热的控制棒,所述控制棒位于第一导热管内的导热液的液面上方,所述在控制棒与第一导热管的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侧壁上并位于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导热管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有一对与控制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两组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导热的第一活动板,所述控制棒的端部与第一活动板的内侧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活动板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驱使第一活动板向外运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外侧部装有第一滚轮,所述保温室内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边缘固定有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外边缘与第一滚轮的圆周面贴合,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外边缘形状为螺旋渐开线形,该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调节电机的主控模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信号采样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调节电机的控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雪山高原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燕涂达鑫吴桔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求真求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