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0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5
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涉及航空轮胎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轮胎几何绘制复杂且耗时的问题,方法为:根据轮胎最大直径、轮胎截面最大宽度、轮缘直径、气密层厚度、胎侧厚度、胎圈锥度、轮毂宽度与轮胎截面宽度之比、胎面厚度、胎踵横向厚度、胎踵纵向厚度、补强层厚度、钢丝圈直径、胎体帘布层厚度、带束层厚度、三角胶顶点与钢丝圈圆心的横向距离、三角胶顶点与钢丝圈圆心的纵向距离建立子午线航空轮胎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16个几何信息参数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建立子午线航空轮胎的几何模型,从而缩短子午线航空轮胎的研发周期,促进子午线航空轮胎自主设计的能力提升。促进子午线航空轮胎自主设计的能力提升。促进子午线航空轮胎自主设计的能力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轮胎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空轮胎被誉为轮胎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外轮胎能飞250架次,国产轮胎只能飞50架次。且国产轮胎仅占国内市场5%的份额。所以,需要尽快突破国外航空轮胎的技术壁垒,提高自主设计能力。子午线航空轮胎的出现不仅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将是飞机轮胎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斜交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拥有生热低、使用寿命长、轮胎重量小和轮胎翻新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子午线航空轮胎径向刚性小,载荷下沉量大,使得轮胎的侧向稳定性变差。这样的缺点使得子午线航空轮胎的设计难度增大,从而子午线轮胎的普遍应用比人们预计慢得多。
[0003]在现代轮胎研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了轮胎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开发周期。然而,子午线航空轮胎本身结构复杂,细节繁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建立其几何模型,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建立子午线航空轮胎的几何模型,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为:根据轮胎最大直径R
vertical
、轮胎截面最大宽度W
max
、轮缘直径R
rim
、气密层厚度T
IL
、胎侧厚度T
SideWall
、胎圈锥度A
taper
、轮辋宽度与轮胎截面宽度之比W
ratio
、胎面厚度T
tread
、胎踵横向厚度T
HealH
、胎踵纵向厚度T
HealV
、补强层厚度T
PP
、钢丝圈直径R
bead
、胎体帘布层厚度T
CP
、带束层厚度T
BP
、三角胶顶点与钢丝圈圆心的横向距离D
apexH
、三角胶顶点与钢丝圈圆心的纵向距离D
apexV
,建立子午线航空轮胎三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子午线航空轮胎断面的半侧结构轮廓确定子午线航空轮胎三维模型,所述子午线航空轮胎断面的半侧结构轮廓的确定方法为:根据R
vertical
、W
max
、R
rim
、T
IL
、T
SideWall
、A
taper
、W
ratio
、T
tread
、T
HealH
、T
HealV
、T
PP
、R
bead
、T
CP
、T
BP
、D
apexH
和D
apexV
确定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带束层的轮廓、补强层的轮廓、胎侧的轮廓、胎面的轮廓、钢丝圈的轮廓、三角胶的轮廓和胎踵的轮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为:根据R
vertical
、W
max
、R
rim
、T
IL
、T
SideWall
、A
taper
、W
ratio
、T
tread
、T
HealH
、T
HealV
、T
PP
、R
bead
、T
CP
、T
BP
、D
apexH
和D
apexV
确定轮胎截面外轮廓;根据W
max
、W
ratio
、T
CP
、R
bead
、T
HealH
、R
rim
、T
HealV
、T
HealV
和D
apexH
确定钢丝圈圆心P
15
,根据P
15
和R
bead
确定钢丝圈的轮廓;根据钢丝圈的轮廓、D
apexH
和D
apexV
确定三角胶顶点P
16
,由P
16
向钢丝圈的轮廓引出两条切线确定三角胶的轮廓;根据轮胎截面外轮廓、钢丝圈的轮廓、三角胶的轮廓、R
vertical
、W
max
、R
rim
、T
IL
、T
SideWall
、W
ratio
、T
tread
、T
HealH
、T
HealV
、T
PP
、R
bead
、T
CP
、T
BP
、D
apexH
和D
apexV
确定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根据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和轮胎截面外轮廓确定胎踵的轮廓;根据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R
vertical
、W
max
、R
rim
、T
IL
、T
SideWall
、T
tread
、T
PP
、T
CP
和T
BP
确定带束层的轮廓;根据带束层的轮廓、R
vertical
、W
max
、R
rim
、T
IL
、T
SideWall
、T
tread
、T
PP
、T
CP
和T
BP
确定补强层的轮廓;根据补强层的轮廓和轮胎截面外轮廓确定胎面的轮廓;根据轮胎截面外轮廓、胎面的轮廓、补强层的轮廓、带束层的轮廓、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和胎踵的轮廓确定胎侧的轮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帘布层、带束层与补强层内均设有帘线,胎体帘布层内的帘线等间距设置,带束层内的帘线等间距设置,补强层内的帘线等间距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午线航空轮胎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截面外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1、P4、P3、P5、P2、P
23
、P
18
、P
22
、P
13
、P
11
、P
12
、P
14
、P
20
、P
19
、P
21
、P
17
、P
24
、P7、P
10
、P8、P9和P6,P6、P9和P8位于一个圆弧上,P8、P
10
和P7位于另一圆弧上;所述气密层与胎体帘布层的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6、P9、P8、P
10
、P7、P
24
、P
17
、P
21
、P
19
、P
20
、P
14
、P
34
、P
33
、P
32
、P
31
、P
30
、P
29
、P
28
、P
27
、P
26
和P
25
,P
14
与P
34
通过直线连接,P
34
与P
33
通过圆弧连接,且连接P
34
与P
33
的圆弧与钢丝圈共圆心;
胎踵的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
14
、P
34
、P
33
、P
13
、P
11
和P
12
;带束层的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
25
、P
26
、P
27
、P
37
、P
36
和P
35
;补强层的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
35
、P
36
、P
37
、P
40
、P
39
和P
38
;胎面的轮廓包括顺次连接的点P1、P4、P3、P
40
、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杰靳金鑫王东禹石玉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