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0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包括设置于容器内部的V型叶片单元,所述V型叶片单元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设置于容器的顶端面,所述V型叶片单元的底端连接有降液管,所述降液管的外侧连接有用于降液管固定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该形式叶片分离器,叶片盒不可拆,但叶片可以通过人孔从叶片盒里随时取出冲洗或者更换;结构简单,安装也便捷;设备的可靠性得到加强;适用于卧型设备,也为后续设备功能替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利。

V-shaped double frame vane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叶片式高效分离器
,具体为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叶片分离的原理是气液两相入口的进料缓冲装置可以帮助减缓气液两相流体进入分离器的动能,同时移除气体中所夹带的大尺寸液滴和段塞流。大尺寸液滴和段塞流穿过稳流板进入液体收集槽。气体夹带着剩余的小尺寸液滴进入后方的高效分离叶片,被高效分离叶片所捕集的液体在叶片下方进行收集。被收集的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降液管引入分离器底部,并最终从分离器底部被排出。设计合理的液位控制以保证底部液体从分离器中被顺利的排出,同时通过液封防止气体串入降液管,造成流动短路。
[0003]现有的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重量会更重,占用的空间较大,不适用于卧式容器,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重量会更重,占用的空间较大,不适用于卧式容器,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V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容器(4)内部的V型叶片单元(1),所述V型叶片单元(1)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6),且所述出气口(6)设置于容器(4)的顶端面,所述V型叶片单元(1)的底端连接有降液管(3),所述降液管(3)的外侧连接有用于降液管(3)固定的支撑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4)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5),且所述进气口(5)设置于容器(4)远离V型叶片单元(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6)的一侧设置有人孔(7),且所述人孔(7)的尺寸比V型叶片单元(1)的尺寸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面体双框架叶片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叶片单元(1)包括焊接于容器(4)内壁的叶片盒(11),所述叶片盒(11)的内部设置有底槽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龑琦周萍姚怀东
申请(专利权)人:希柯普尔利斯中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