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08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产动物饲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中药材与发酵培养基掺混后经发酵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药材与发酵培养基掺混发酵后,可对中草药植物的细胞壁进行消化,释放大量活性物质,降解有毒成分,产生新的活性物质;同时可以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利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进而有效地缩短有效成分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酵后的中草药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其原有的性能,促进活性成分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从而提高鲟鱼的肠胃吸收能力,提高鲟鱼的机体免疫力,促进鲟鱼健康生长。促进鲟鱼健康生长。促进鲟鱼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饲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草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其部分药材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同时,兼具营养、诱食、双向调节等多种功能。具有防病保健、增强抗应激、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优点,对动物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但由于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多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中,由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致密,其活性成分难以释放,使得其有效成分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草药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0003]鲟鱼是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优良品种,具有养殖经济效益好、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随着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的高度发展,鲟鱼养殖中各种问题也日渐凸显,尤其是夏季水温增加,病菌大量繁殖导致鱼体发病死亡,不得不增加各类消毒试剂或鱼药的使用量,极大限制了鲟鱼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也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提倡发展生态渔业的大背景下,解决以上问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1)解决中草药有效成分不易被动物机体吸收的问题;(2)解决鲟鱼人工养殖过程中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使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中药材与发酵培养基掺混后经发酵制成,所述中药材由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组成;
[0006]所述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的重量分别为:52份、6.5份、14.8份、26.7份、21.5份、5.3份、25.5 份、15.8份、4.4份和8.6份;
[0007]所述发酵培养基由饲料原料、乳酸菌液、发酵菌、无菌水以及无菌葡萄糖组成;
[0008]所述发酵菌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0009]进一步地,具体步骤如下:
[0010]S1:将所述中药材的原料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物;
[0011]S2:将所述混合物与蒸馏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体;
[0012]S3:将所述混合体与所述发酵培养基混合后,放置在发酵罐中,在温度35~4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酵24小时;
[0013]S4:将发酵罐中的物体进行固液分离,进行收集固体物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以饲料原料为主要原料,搅拌均匀、灭菌得到固态基质,接入乳酸菌液以及乳酸菌和无菌水,混合均匀后装入底部带有筛板的发酵容
器中进行固态发酵,于35℃培养24h后,注入含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无菌葡萄糖溶液,将固态基质与液体充分混合、震荡或搅拌培养2

4h,即得发酵培养基。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处理:
[0016]所述茵陈,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0017]所述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0018]所述紫草根,除去泥沙,晒干;
[0019]所述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将麸皮置于加热之锅内,至锅上起烟时,加入党参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颗粒范围0.1~10μm;
[0020]所述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蒸至黑色;
[0021]所述陈皮,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0022]所述郁金,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0023]所述黄芩,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
[0024]所述黄连,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
[0025]进一步地,S1中,将中草药经60~65摄氏度再次进行烘干。
[0026]进一步地,S3中,所述的发酵过程中,每2小时翻动一次发酵物,每次翻动时长为5分钟。
[0027]进一步地,S4中,所述的固液分离中,使用固液分离机将发酵物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
[002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发酵后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中草药的活性物质,并且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活性物质,进而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增强药效。发酵的过程会产生使细胞壁裂解的胞外酶,从而使活性物质多次穿过细胞壁时更容易析出,因此更利于机体吸收利用,从而增强中草药药物疗效。进而提高鲟鱼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促进了鲟鱼健康生长,减少了养殖过程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24h内试验鲟鱼死亡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中药材与发酵培养基掺混后经发酵制成,所述中药材由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
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组成;
[0034]所述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的重量分别为:52份、6.5份、14.8份、26.7份、21.5份、5.3份、25.5 份、15.8份、4.4份和8.6份;
[0035]所述发酵培养基由饲料原料、乳酸菌液、发酵菌、无菌水以及无菌葡萄糖组成;
[0036]所述发酵菌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0037]具体步骤如下:
[0038]S1:将所述中药材的原料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物;
[0039]所述原料处理:
[0040]所述茵陈,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能够为鲟鱼提供湿温暑湿的功效;
[0041]所述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提高鲟鱼积滞便秘以及荡涤肠胃的功效,提高肠胃功能;
[0042]所述紫草根,除去泥沙,晒干,防止,能够提高鲟鱼的抗病毒能力;
[0043]所述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将麸皮置于加热之锅内,至锅上起烟时,加入党参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颗粒范围0.1~10μm,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中药材与发酵培养基掺混后经发酵制成,所述中药材由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组成;所述茵陈、大黄、紫草根、党参、五味子、茶多酚、陈皮、郁金和黄连的重量分别为:52份、6.5份、14.8份、26.7份、21.5份、5.3份、25.5份、15.8份、4.4份和8.6份;所述发酵培养基由饲料原料、乳酸菌液、发酵菌、无菌水以及无菌葡萄糖组成;所述发酵菌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将所述中药材的原料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物;S2:将所述混合物与蒸馏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体;S3:将所述混合体与所述发酵培养基混合后,放置在发酵罐中,在温度35~4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酵24小时;S4:将发酵罐中的物体进行固液分离,进行收集固体物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促长增免型复方中草药发酵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以饲料原料为主要原料,搅拌均匀、灭菌得到固态基质,接入乳酸菌液以及乳酸菌和无菌水,混合均匀后装入底部带有筛板的发酵容器中进行固态发酵,于35℃培养24h后,注入含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无菌葡萄糖溶液,将固态基质与液体充分混合、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新周洲才让卓玛张显波赵飞黄福江李正友罗天逊吕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