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99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所述LED灯模组上设置有灯具支架、透镜和组合式反光杯,所述灯具支架上设置有一变光机构;所述变光机构安装在灯具支架内、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后入射至透镜,所述变光机构包括固定在灯具支架内的主支架,设置在主支架上、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的变光轴,以及设置在主支架上、以驱动变光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变光轴上设置有一扭曲的类V形槽;所述类V型槽采用扭曲方式开设在变光轴的外表面。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闭环检测等优点,在汽车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值和推广价值。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前照灯安装在汽车前部的两边,作为传统的前照灯,只能工作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即当汽车夜间直行时,其灯光能够照射在前进方向的路面上,保证司机有良好的前方视线,但实际的道路使用状况却非常复杂,如当汽车在弯道转弯时,前照灯光偏离了汽车的前进方向,致使司机看不清路面情况,给司机安全行驶带来困难,使交通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并往往因此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现在技术中的前照灯调整机构只能实现上下俯仰角调整,其在车辆静止状态下进行调整。
[0003]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用于转弯时可调节照射角度的LED汽车大灯车灯的转动角度有限,虽然能够跟随汽车转弯,但由于整个LED灯模组随着整体支架随动转向,占据了较大的大灯内部空间,需要消耗较大的驱动力,相对成本较高,且在颠簸路段时由于自身惯量影响,模组转向失效率较高。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02345.9”、名称为“一种跟随汽车转动方向转向的汽车前大灯”的中国技术专利;再如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35034.1”、名称为“一种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
[0004]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模组上设置有灯具支架、透镜和组合式反光杯,所述灯具支架上设置有一变光机构;所述变光机构安装在灯具支架内、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后入射至透镜,所述变光机构包括固定在灯具支架内的主支架,设置在主支架上、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的变光轴,以及设置在主支架上、以驱动变光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变光轴上设置有一扭曲的类V形槽;所述类V型槽采用扭曲方式开设在变光轴的外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类V形槽的扭曲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类V形槽的开口角度大于0
°
且小于180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变光轴包括一体成型的转轴和变光部;所述类V型槽扭曲设置在变光部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变光轴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平行缺口部和第二平行缺口部;所述第一平行缺口部和第二平行缺口部背离类V型槽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行缺口部与第二平行缺口部沿变光轴的表面呈90
°
度排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行缺口部与第二平行缺口部等长度设置在变光轴的表面
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电机,与电机的轴承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变光轴的一端连接、且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模组,还包括与变光轴同轴连接的编码盘,以及固定在主支架上、且与编码盘感应匹配的传感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变光机构安装在灯具透镜模组内,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地遮挡后入射至透镜,其相当于是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个可变的遮挡,可变的遮挡由遮光轴的旋转来实现。本技术是基于成像光学的理论基础来实现,即通过透镜出来光斑的截止线是放大倒立的旋转轴某一位置在焦平面上的投影轮廓。
[0017](2)本技术巧妙地设置了变光轴,并且在变光轴上扭曲开设有类V形槽、第一平行缺口部和第二平行缺口部,利用扭曲的类V形槽进行光源的反射,以实现光源的可变遮挡;由于LED灯产生的热量较小,其采用遮挡的方式更可靠,且动作简便,较传统的跟随汽车转动方向转向的汽车前大灯相比,对安装空间、位置要求低,不涉及大灯整体动作,其可靠性更好。
[0018](3)本技术巧妙采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方式进行驱动旋转,其动作可靠,响应更快。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磁性)编码盘和(磁性)传感器,以获取变光轴的旋转角度,以实现闭环检测,保证控制更可靠。
[0020](5)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设置了第一平行缺口部和第二平行缺口部,以满足不同法规(左/右舵)近光灯的需要;(平行缺口部实际上都设置有,只是左/右舵使用其中之一)。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闭环检测等优点,在汽车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变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变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变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变光轴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6为本技术的变光轴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0]图8为图7的A

A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的变光状态图(一)。
[0032]图10为本技术的变光状态图(二)。
[0033]图11为本技术的变光状态图(三)。
[0034]图12为本技术中右舵类车型的近光大灯成像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中左舵类车型的近光大灯成像图。
[0036]图14为本技术中其中之一的光线路径图。
[0037]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38]1、灯具支架;2、透镜;3、变光机构;4、组合式反光杯;31、主支架;32、电机;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35、变光轴;36、编码盘;37、传感器;351、类V形槽;352、第一平行缺口部;353、第二平行缺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
[004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模组上设置有灯具支架(1)、透镜(2)和组合式反光杯(4),所述灯具支架(1)上设置有一变光机构;所述变光机构安装在灯具支架(1)内、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后入射至透镜(2),所述变光机构包括固定在灯具支架(1)内的主支架(31),设置在主支架(31)上、并对前照大灯内发射的光源进行可变遮挡的变光轴(35),以及设置在主支架(31)上、以驱动变光轴(35)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变光轴(35)上设置有一扭曲的类V形槽(351);所述类V形槽(351)采用扭曲方式开设在变光轴(35)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V形槽的扭曲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V形槽的开口角度大于0
°
且小于18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随动转向汽车前照大灯的LED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轴(35)包括一体成型的转轴和变光部;所述类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野刘君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比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