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莱雷斯专利>正文

门闩装置的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670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50
一种门闩装置(100)的支承组件(1)包括:支承元件;旋转轴,其配置为与所述门闩装置(100)的相应臂(2)一起旋转;锁致动元件,其配置为作用于锁;以及第一推动元件和第二推动元件,其联接到旋转轴。当所述锁致动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备用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元件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的所述伸出部,所述锁致动元件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当所述锁致动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备用位置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的所述伸出部,所述锁致动元件沿相反方向旋转。旋转。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门闩装置的支撑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的门闩装置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公知布置在门上的门闩装置的支承组件。EP2820209B1公开了一种机构,该机构具有用于门、窗等的杆形式的操作手柄,叶片装设在固定框架上。该机构包括支撑杆的支承装置、具有锁定机构的锁、以及用于锁的连接装置。支承装置包括支承板,该支承板配置成用于将支承装置固定到门。该支承装置进一步包括具有U形截面的支承体。支承体具有从支承板突出的两个U形臂。每个U形臂均包括支承受体,两个臂的支承受体彼此对准。杆的支承轴布置在每个支承受体中。连接装置包括以抗旋转方式附接到杆的支承轴的驱动杆,并且在旋转时它推动元件的伸出部,该元件绕作用在锁上的轴旋转。
[0003]EP2115252A1描述了一种用于驱动螺栓机构的推板组件。该推板组件包括:壳体;推垫,其与壳体枢轴联接,并配置成当被朝壳体推动时枢转;滑板,其装设在壳体内并配置为当被推垫推动时滑动;以及驱动凸轮,其在被滑板驱动时在壳体内旋转,以便驱动螺栓机构。推垫包括驱动肩,该驱动肩延伸到壳体内,并当推垫被推动时推动滑板。
[0004]EP1318257A2描述了一种门闩装置,该装置设计成借助对水平杆的压力来释放,该门闩装置包括固定到U形截面支架的板、竖直移动的滑块以及臂上的旋转嘴。板竖直装设,并借助板上的伸出部与支架两侧的孔接合而夹在支架两侧之间的适当位置。滑块在板与支架的侧面和底座之间移动,并包括底板、侧面以及水平壁。底板具有用于缩回锁紧螺栓的轴颈的竖直滑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门闩装置的支承组件和门闩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是门闩装置的支承组件,该类型的门闩装置包括:第一支承组件和第二支承组件,该第一和第二支承组件配置为固定到门,第一支承组件布置在门的第一侧,第二支承组件布置在门的第二侧;第一臂,该第一臂在第一端处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承组件;第二臂,该第二臂在第一端处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支承组件;以及杆,该杆与第一臂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臂的第二端联接,使得当杆被推动时,杆、第一臂和第二臂相对于支承组件枢转。
[0007]支承组件包括支承元件,该支承元件包括:基板,其配置为固定到门;第一侧板,其在基板的一侧附接到基板;以及第二侧板,其在与面向第一侧板的相反侧附接到基板,每个侧板均包括孔,两个孔彼此面对。
[0008]支承组件包括:旋转轴,其容纳在侧板的孔中,并配置为与门闩装置的相应臂一起旋转;锁致动元件,其与基板联接,配置为绕垂直于基板的轴线旋转并作用于锁;以及推动部件,其与旋转轴联接,并配置为与旋转轴一起旋转并推动锁致动元件的伸出部,使所述锁致动元件旋转。
[0009]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配置为可互换地布置在门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为此,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元件和第二推动元件,并且锁致动元件包括:第一备用位置,在该第一备用位置,锁致动元件的伸出部布置在第一角位置;以及第二备用位置,在该第二备用位置,锁致动元件的伸出部布置在第二角位置,使得当锁致动元件布置在第一备用位置并且杆被推动时,第一推动元件推动锁致动元件的伸出部,锁致动元件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当锁致动元件布置在第二备用位置并且杆被推动时,第二推动元件推动锁致动元件的伸出部,锁致动元件沿相反方向旋转。
[0010]鉴于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可以互换地布置在门的第一侧或第二侧,因此简化了门闩装置的组装。因此,负责将支承组件固定到门的人员要识别门的哪一侧安装了锁,并将支承组件固定在该侧,在锁安装在门的第一侧以及安装在门的第二侧的两种情况下,所述支承组件都是一样的。
[0011]鉴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很明显。
附图说明
[0012]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闩装置的立体图。
[0013]图2示出了图1的支承组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中,锁致动元件布置在第一备用位置。
[0014]图3示出了图1的支承组件的锁致动元件的立体图。
[0015]图4示出了图1的支承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6]图5示出了图1的具有相应臂的支承组件的分解图。
[0017]图6示出了图1的具有相应臂的支承组件的立体图。
[0018]图7示出了图1的支承组件在第一备用位置的侧视图。
[0019]图8示出了图1的门闩装置的臂的立体图。
[0020]图9示出了图1的支承组件的旋转轴。
[0021]图10示出了图1的与相应臂联接的支承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闩装置100的支承组件1的一个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是门闩装置100的支承组件。该类型的门闩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承组件1和第二支承组件1',该第一和第二支承组件配置为固定到门101,第一支承组件1布置在门101的第一侧,第二支承组件1'布置在门101的第二侧;第一臂2,该第一臂在第一端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承组件1;第二臂2',该第二臂在第一端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二支承组件1';以及杆3,该杆与第一臂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臂2'的第二端联接,使得当杆3被推动时,杆3、第一臂2和第二臂2'相对于支承组件1、1'枢转。图1示出了这种类型的门闩装置100。
[0024]支承组件1包括支承元件11,该支承元件包括:基板12,其配置为固定到门101;第一侧板13,其在基板12的一侧附接到基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其在与第一侧板13相对的一侧附接到基板12,每个侧板13、13'均包括孔14、14',两个孔14、14'彼此面对(如图4中所示)。
[0025]支承组件1包括:旋转轴21,其容纳在侧板的孔14、14'中,并配置为与门闩装置100的相应臂2一起旋转;锁致动元件31,其与基板12联接,配置为绕垂直于基板12的轴线旋转并作用于锁;以及推动部件,其与旋转轴21联接,并配置为与旋转轴21一起旋转并推动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使所述锁致动元件31旋转。
[0026]支承组件1配置为可互换地布置在门101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为此,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元件41和第二推动元件41',并且锁致动元件31包括:第一备用位置,在该第一备用位置,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布置在第一角位置;以及第二备用位置,在该第二备用位置,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布置在第二角位置,使得当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第一备用位置并且杆3被推动时,第一推动元件41推动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锁致动元件31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当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第二备用位置并且杆3被推动时,第二推动元件41'推动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锁致动元件31沿相反方向旋转。
[0027]鉴于本专利技术的支承组件1可以可互换地布置在门101的第一侧或第二侧,门闩装置100的组装得以简化。因此,负责将支承组件1固定到门101人员会识别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门闩装置(100)的支承组件,所述门闩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承组件(1)和第二支承组件(1'),所述第一支承组件和第二支承组件被配置为固定到门(101),所述第一支承组件(1)布置在所述门(101)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支承组件(1')布置在所述门(101)的第二侧;第一臂(2),所述第一臂在第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到所述第一支承组件(1);第二臂(2'),所述第二臂在第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到所述第二支承组件(1');以及杆(3),所述杆与所述第一臂(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臂(2')的第二端联接,使得当所述杆(3)被推动时,所述杆(3)、所述第一臂(2)和所述第二臂(2')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1、1')枢转,所述支承组件(1)包括:支承元件(11),所述支承元件包括:基板(12),所述基板被配置为固定到所述门(101);第一侧板(13),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基板(12)的一侧附接到所述基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所述第二侧板在与所述第一侧板(13)相对的一侧附接到所述基板(12),每个侧板(13、13')均包括孔(14、14'),两个孔(14、14')彼此面对;旋转轴(21),所述旋转轴容纳在所述侧板的所述孔(14、14')中,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门闩装置(100)的相应的臂(2)一起旋转;锁致动元件(31),所述锁致动元件联接到所述基板(12),并且被配置为绕垂直于所述基板(12)的轴线旋转并作用于锁;以及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被配置为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伸出部(32),使所述锁致动元件(31)旋转,所述支承组件(1)被配置为以可互换的方式布置在所述门(101)的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为此目的,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一推动元件(41)和第二推动元件(41'),并且所述锁致动元件(31)包括:第一备用位置,在该第一备用位置,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布置在第一角位置;以及第二备用位置,在该第二备用位置,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布置在第二角位置,使得当所述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所述第一备用位置并且所述杆(3)被推动时,所述第一推动元件(41)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所述锁致动元件(31)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当所述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所述第二备用位置并且所述杆(3)被推动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41')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所述锁致动元件(31)沿相反方向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元件(41)和所述第二推动元件(41')联接到所述旋转轴(21)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旋转轴(21)一起旋转,直接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组件,其中,所述推动元件(41、41')是与所述侧板(13、13')平行的板,所述推动元件包括相应的伸出部(42、42'),所述伸出部(42、42')被配置为推动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组件,其中,所述支承组件(1)被配置为无论该支承组件布置在所述门(101)的所述第一侧还是所述第二侧均以相同的取向定位。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组件,其中,所述锁致动元件(31)在所述两个侧板(13、13')之间居中布置,当所述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所述第一备用位置时,所述锁致动元件(31)的所述伸出部(32)布置成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3),当所述锁致动元件(31)布置在所述第二备用位置时,所述伸出部(32)布置成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一推动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塔莱雷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