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溶瘤病毒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6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8
本文提供了具有增加的旁观细胞杀伤和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改良的溶瘤病毒。溶瘤病毒包括经遗传修饰以编码肿瘤细胞结合组分和免疫球蛋白(Ig)结合组分的溶瘤疱疹病毒骨架。球蛋白(Ig)结合组分的溶瘤疱疹病毒骨架。球蛋白(Ig)结合组分的溶瘤疱疹病毒骨架。

Oncolytic viral therapy with induced antitumor immun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溶瘤病毒疗法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用于病毒肿瘤治疗的方法和构建体。专利技术背景
[0002]在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结合现有的溶瘤病毒治疗学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用于癌症的溶瘤病毒疗法依赖于溶瘤病毒的使用,溶瘤病毒通过它们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地复制和破坏肿瘤细胞而不损害正常细胞的能力来定义。
[0003]溶瘤病毒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杀死癌细胞,从直接病毒介导的细胞溶解到各种细胞毒性免疫效应机制。然而,目前的溶瘤病毒疗法受限于次优的溶瘤活性,对先天或适应性免疫效应物抑制的易感性,以及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对新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有限能力。
[0004]因此,在近十年中已经采用基因工程来规避这些问题并产生具有优异临床活性的溶瘤病毒株。参见例如Russell SJ,et al.Oncolytic virotherapy.Nat Biotechnol 30(2012)658

70。在2015年,Amgen获得FDA批准利用第一种基因工程化的病毒来治疗黑色素瘤。Pol,J.et al.Oncoimmunology 5(1)(2016)e1115641。称为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或“T

Vec”的可注射的溶瘤病毒,起源于称为JS1(ECACC登录号01010209)的人单纯疱疹病毒1(HSV

1)的初级分离物,其天然地表现出增强的溶瘤活性。JS1通过功能性缺失RL1(编码神经毒力因子ICP34.5)以及US12(编码ICP47)的拷贝而被减弱,以及在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启动子控制下编码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的盒被插入到非功能性RL1基因座中。GM

CSF的加入有利于抗原呈递细胞的募集和活化,从而促进肿瘤靶向免疫应答的启动。
[0005]T

Vec在相对较小比例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已经显示出可测量的和在一些情况下持久的治疗功效。这种和其它溶瘤病毒的治疗效果无疑应该和能够进一步提高。一种改进策略是增强病毒疗法诱导抗肿瘤免疫的能力。在该尝试中已经报道了几种方法,主要通过将免疫刺激基因掺入病毒基因组以增强肿瘤抗原呈递来诱导T细胞免疫。本文提供了替代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文提供了具有增加的旁观细胞杀伤和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包括制备和使用这种病毒构建体治疗癌症的方法。
[000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溶瘤病毒,其包含溶瘤病毒骨架,所述溶瘤病毒骨架经遗传修饰以编码包含肿瘤细胞结合组分和免疫球蛋白(Ig)结合组分的嵌合分子,并指引嵌合分子从被感染的细胞分泌,其中所述分泌的嵌合分子在抗肿瘤抗体的存在下增加旁观细胞杀伤和抗肿瘤免疫。在某些方面,免疫球蛋白结合组分包括至少一个衍生自消化链球菌蛋白L(Peptostreptococcal Protein L)的Ig结合“B”结构域。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免疫球蛋白结合组分包括至少四个或五个衍生自消化链球菌蛋白L的Ig结合“B”结构域。
[000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改良的溶瘤病毒构建在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骨架上,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溶瘤病毒骨架是基于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HSV1骨架包含ICP34.5的至少一个缺失。在其它实施方案中,HSV2骨架包含ICP10的N

结构域缺失,使得能够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
[0009]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改良的溶瘤病毒的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与肿瘤抗原结合的亲和体(affibody)。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以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或过度表达的细胞表面受体的形式结合肿瘤抗原的配体。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单链抗体(scFv)或单结构域抗体(纳米抗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肿瘤抗原选自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

B2受体酪氨酸激酶3(ErbB3),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间皮素(MSLN),MET原癌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g肝配蛋白(ephrin)受体A3(EphA3),TNF受体凋亡诱导配体受体1(TRAIL

R1)、TNF受体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

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程序性死亡配体1(PD

L1)、再生肝磷酸酶3(PRL

3),T细胞识别的人黑色素瘤抗原和癌胚抗原(CEA)基因家族产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T细胞识别的人黑色素瘤抗原选自:黑色素瘤相关抗原1(MAGE

A1);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

A3);B黑色素瘤抗原(BAGE);G抗原2C(GAGE),T细胞识别的黑色素瘤抗原1(MLANA)和前黑素体蛋白(PMEL)。
[0010]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与肿瘤抗原结合的配体,例如与肿瘤细胞上的EGF受体(EGFR)结合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外结构域。
[0011]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加的旁观细胞杀伤和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改良的溶瘤病毒,所述病毒包含溶瘤疱疹病毒骨架,所述溶瘤疱疹病毒骨架经遗传修饰以编码亲和体(Affibody)

蛋白L(PL)盒,所述亲和体

蛋白L(PL)盒包含抗HER2亲和体和多个蛋白L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其在框内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亲和体

PL,所述亲和体

PL被工程改造用于被所述溶瘤病毒感染的细胞的细胞外分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亲和体

PL盒包含合成信号肽(Sp)、抗HER2亲和体(亲和体)、接头(如(GGGS)3、(Gly)8、(Gly)6、(EAAAK)3)、多个蛋白L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1

5,其中5是最佳的)以及生长激素聚腺苷酸化信号(polyA)。
[0012]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增加的旁观细胞杀伤和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改良的溶瘤病毒,所述病毒包含溶瘤疱疹病毒骨架,所述骨架经遗传修饰以编码与肿瘤细胞上的EGF受体(EGFR)结合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外结构域和多个蛋白L结构域,其在框内融合在一起以形成EGF

PL,所述EGF

PL被工程改造用于被所述溶瘤病毒感染的细胞的细胞外分泌。
[0013]一种具有增加的旁观细胞杀伤和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改良的溶瘤病毒,所述病毒包含溶瘤疱疹病毒骨架,所述骨架经遗传修饰以编码与肿瘤细胞上的EGF受体(EGFR)结合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外结构域和多个蛋白L结构域,其在框内融合在一起以形成EGF

PL,所述EGF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改良的溶瘤病毒,其包含溶瘤病毒骨架,所述溶瘤病毒骨架经遗传修饰以编码包含肿瘤细胞结合组分和免疫球蛋白(Ig)聚集物组分的嵌合分子,并指引所述嵌合分子从被感染的细胞分泌,其中分泌的嵌合分子在抗病毒抗体或其它Igs和天然免疫细胞的存在下增加旁观肿瘤细胞杀伤和抗肿瘤免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聚集物组分包括至少一个衍生自消化链球菌蛋白L的Ig结合κ轻链结合结构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结合组分包含至少4个或5个衍生自消化链球菌蛋白L的Ig结合“B”结构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溶瘤病毒骨架基于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溶瘤病毒骨架基于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与肿瘤抗原结合的亲和体、或配体、或短肽、或单链抗体、或单结构域抗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肿瘤抗原选自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

B2受体酪氨酸激酶3(ErbB3)、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间皮素(MSLN)、MET原癌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肝配蛋白受体A3(EphA3)、TNF受体凋亡诱导配体受体1(TRAIL

R1)、TNF受体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

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程序性死亡配体1(PD

L1)、再生肝磷酸酶3(PRL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肿瘤细胞结合组分是与肿瘤细胞上的EGF受体(EGFR)结合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细胞外结构域。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HSV1骨架包含至少一个ICP34.5缺失。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溶瘤病毒,其中所述HSV2骨架包含ICP10的N

结构域缺失,使得能够在肿瘤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留付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休斯敦系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