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52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包括湿化瓶和瓶盖,所述湿化瓶与瓶盖组合连接;瓶盖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连通室内氧源,出气管与患者端的吸氧管可拆卸连接,出气管包括开关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氧气吸入瓶能够对氧气起到湿化的作用,与吸氧管可拆卸,通过开关结构可以控制出气管的开闭。过开关结构可以控制出气管的开闭。过开关结构可以控制出气管的开闭。

A new type of oxygen suctio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

技术介绍

[0002]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病人吸氧,使血氧下降得到改善,属吸入治疗范畴。此疗法可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因血氧下降造成的组织缺氧,使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得以维持;也可减轻缺氧时心率、呼吸加快所增加的心、肺工作负担。氧气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使动脉氧分压下降的患者,包括各种病因造成通气、换气不良的低氧血症及心力衰竭、休克、心和胸外科手术等情况。
[0003]氧气疗法中,氧气吸入瓶是重要的吸氧设备,氧气吸入瓶内装有灭菌蒸馏水,氧气经过湿化后再被患者吸入,能够湿润起到,防止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
[0004]目前临床使用的氧气吸入瓶只有一个出气口,出气口与吸氧管插接,当患者需要雾化或更换吸氧管时,从出气口拔插吸氧管十分费力,也容易造成污染。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
[0007]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包括湿化瓶和瓶盖,所述湿化瓶与瓶盖组合连接;瓶盖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连通室内氧源,出气管与患者端的吸氧管可拆卸连接,出气管包括开关结构。本技术的氧气吸入瓶能够对氧气起到湿化的作用,与吸氧管可拆卸,通过开关结构可以控制出气管的开闭。
[0008]进一步,所述湿化瓶为圆柱形的瓶,湿化瓶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使用时,将灭菌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加入湿化瓶内,对氧气进行湿化。
[0009]进一步,所述湿化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瓶盖的内壁设置有匹配的内螺纹,湿化瓶与瓶盖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瓶盖包括输气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输气结构设置在瓶盖的上端面,输气结构与瓶盖一体连接,输气结构与湿化瓶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输气结构包括与湿化瓶连通的底座,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底座的侧壁。
[0013]或者,所述输气结构设置在瓶盖的上端面,输气结构与瓶盖活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在所述瓶盖的上端面设置向上凸出的圆台,在底座的侧壁设置向外伸出的连接球,连接球与底座一体连接,在圆台的内部设置允许连接球转动的空腔。
[0015]进一步,所述出气管为圆柱形管,出气管的其中一端与底座一体连接,在另一端设置外螺纹;设置与出气管螺纹连接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与出气管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吸氧管组合连接。此种设置通过连接头将出气管与吸氧管连通,不需要改动目前吸氧管的结
构,且操作简单。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包括与出气管螺纹连接的连接管一、与吸氧管组合连接的连接管二、连通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的连通管,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均与连通管一体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连通管的直径大于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的直径。此种设置的连通管凸出,便于护理人员用手捏住连接头。
[0018]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一的内壁设置有与出气管匹配的内螺纹。
[0019]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二包括插接管和固定管,插接管的外径小于吸氧管的内径,固定管的内径大于吸氧管的外径,固定管的内壁紧贴吸氧管的管壁。使用时,将吸氧管插入插接管与固定管之间,插接管伸入吸氧管呃逆,固定管固定吸氧管的位置。
[0020]进一步,所述固定管包括用于加强吸氧管稳定性的加强管。
[0021]进一步,所述加强管设置为固定管的游离端,加强管为软质管,加强管包裹吸氧管与连接管二的连接处。此种软质的加强管可以进行弯折。
[0022]进一步,所述加强管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加强管柔软且具有弹性。
[0023]或者,所述连接管二为圆柱形管,连接管二与吸氧管一体连接,连接管一与出气管螺纹连接。使用时,将连接管一与出气管螺纹连接即可。
[0024]进一步,至少设置1个出气管。
[0025]进一步,所述开关结构为气体开关阀。
[0026]进一步,所述气体开关阀包括挡板、伸出杆和操作把手,挡板位于出气管的内部,挡板紧贴出气管的内壁;伸出杆与挡板一体连接,伸出杆伸出出气管外;操作把手设置在伸出杆的上端,操作把手与伸出杆一体连接。使用时,用手转动操作把手,使挡板活动,挡板因位置变化与出气管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的大小决定了氧流量的大小。
[0027]进一步,所述挡板为圆形板,在挡板与出气管的内壁设置密封垫圈。此种设置防止漏气。
[0028]进一步,所述操作把手为圆形把手,圆形把手的侧壁包括凸出的条状结构。此种设置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施力点,便于进行转动操作。
[0029]进一步,在所述操作把手的上端面设置氧气流向标识。
[0030]进一步,所述氧气流向标识为箭头标志,挡板完全未封闭出气管则箭头标志与出气管的出气方向平行,挡板完全封闭出气管则箭头方向与出气管的出气方向垂直。
[0031]进一步,所述出气管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此种设置能够观察挡板的位置。
[0032]进一步,所述进气管为圆锥形管,进气管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或侧壁。此种设置的进气管与现有技术中的进气管结构相同,适用于目前的中心供氧装置。
[0033]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包括一气体开关阀。使用时,通过进气管的气体开关阀可以控制整个输氧管路的开闭。
[00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至少1个出气管,多个出气管能够连接吸氧管、雾化器的管路等,不需要在中途匆忙更换管路;(2)通过连接头与出气管螺纹连接,操作简单,且省力;(3)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有气体开关阀,可以单独控制出气管的开闭,也可以通过进气管控制整体输氧管路的开闭;(4)可以通过转动底座调节出气管至合适的位置;(5)整体生产材料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设置3个出气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输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输气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技术出气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技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技术设置有加强管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本技术连接头与吸氧管一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技术设置有氧气流量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本技术设置一个出气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为本技术设置一个出气管的输气结构示意图;
[0045]图中,1、湿化瓶;2、瓶盖;21、圆台;211、空腔;3、底座;31、进气管;32、出气管;33、气体开关阀;331、氧气流向标识;332、挡板;34、连接球;4、连接头;41、连接管一;42、连接管二;421、插接管;422、固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包括湿化瓶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与瓶盖组合连接;瓶盖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连通室内氧源,出气管与患者端的吸氧管可拆卸连接,出气管包括开关结构;所述瓶盖包括输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结构设置在瓶盖的上端面,输气结构与瓶盖一体连接,输气结构与湿化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结构包括与湿化瓶连通的底座,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底座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结构设置在瓶盖的上端面,输气结构与瓶盖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氧气吸入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盖的上端面设置向上凸出的圆台,在底座的侧壁设置向外伸出的连接球,连接球与底座一体连接,在圆台的内部设置允许连接球转动的空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艳刘丽娟常敬孙郁张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