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新型支护体系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新型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工程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双排桩支护是深基坑支护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双排桩设置在基坑施工范围外,不影响基坑内的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双排桩大多是前后排均采用竖直桩的支护形式,位于基坑边缘的所有前排直桩和后排直桩通过冠梁、连系梁组合到一起形成较稳定的整体基坑支护体系。
[0003]但是目前的支护体系仍然存在不足,双排桩支护结构虽然通过“门式”结构增强了围护结构的刚度,但由于其受力机理仍然为悬臂梁,当基坑深度较深或土质较差时,使得水平侧压力增大,只能通过增加双排桩的直径或者增加基坑内支撑等形式来进行支护加强,这样造价又会明显增加,且难以严格控制,基坑边坡往往还是会产生较大变形。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新型支护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新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桩(10)、斜桩(20)、冠梁(30)和连系梁(40),所述竖直桩(10)设置于基坑边界,所述斜桩(20)设置于基坑范围外部的土体内,所述竖直桩(10)的顶部配置有冠梁(30),所述斜桩(20)通过连系梁(40)与所述冠梁(30)连接为一体;所述竖直桩(10)由荤桩和素桩相互咬合搭接而成,所述斜桩(20)朝向所述竖直桩(10)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荤桩是配置有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桩,所述素桩是未配置钢筋笼的素混凝土桩,所述素桩设置于相邻荤桩的间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40)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系梁(40)的一端连接于斜桩(20),其另一端连接于荤桩与冠梁(30)的交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20)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小杰,陈艳梅,张骁,崔延珑,汪伟,陈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