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91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包括操作手柄、护套杆及角度转换器,操作手柄前端安装有转动摆头,护套杆后端连接在转动摆头前端,护套杆前端与角度转换器后端连接,用于夹持缝合针的钳头连接在角度转换器前端,所述的转动摆头内两侧分别滑动设有两组、每组两个滑块,所述滑块分别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护套杆与角度转换器连接,四根钢丝绳呈“田”字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拨杆转动摆轮,推动四根钢丝绳两根一组相互配合,形成一推一拉的运动形式,从而推动角度转换器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摆动,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定位快速准确,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Swing structure of pliers head of disposable needle holding sti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下使用的持针器是在腹腔镜手术中缝合腹腔内创口时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传统的持针器形式单一,可变性小,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在人体内部进行操作,而人体结构复杂、空间狭小,若要完成缝合操作,则需要通过手腕的不停转动来完成钳头角度摆动,所以要在腹腔镜下完成缝合操作较为困难。现有的持针器一般是在长套杆前后两端分别安装角度控制器,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一边调整角度,一边定位,手动任意转动无法自动定位,容易出现操作角度不便而造成持针器无法灵活缝合,甚至带来手术失败的风险,处理之后的伤口往往不够平整,术后容易留下非常明显的伤痕,影响患者后期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操作方便的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包括操作手柄、护套杆及角度转换器,操作手柄前端安装有转动摆头,护套杆后端连接在转动摆头前端,护套杆前端与角度转换器后端连接,用于夹持缝合针的钳头连接在角度转换器前端,所述的转动摆头内两侧分别滑动设有两组、每组两个滑块,所述滑块分别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护套杆与角度转换器连接,四根钢丝绳呈“田”字状且分成两根一组相互配合一推一拉而推动角度转换器上下、左右摆动。
[0005]具体说,为实现滑块的前后移动而使得四个钢丝绳两根一组成一推一拉运动,所述的转动摆头两侧面分别转动设有摆轮,摆轮外侧面嵌入安装有转动摆轮的拨杆,所述摆轮内侧设有中心对称的一对销轴,所述滑块开设有滑槽,销轴卡在滑槽内。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拨杆转动摆轮,推动四根钢丝绳两根一组相互配合,形成一推一拉的运动形式,从而推动角度转换器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摆动,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定位快速准确,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所述摆轮与滑块的安装示意图。
[0010]图3是本技术所述转动摆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操作手柄,2.护套杆,3.角度转换器,4.转动摆头,5.钳头6.滑块,7.钢丝绳,8.摆轮,9.拨杆,10.销轴,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包括操作手柄1、护套杆2及角度转换器3,操作手柄1前端安装有转动摆头4,护套杆2后端连接在转动摆头4前端,护套杆2前端与角度转换器3后端连接,用于夹持缝合针的钳头5连接在角度转换器3前端。
[0014]所述的转动摆头4两外侧面分别转动设有摆轮8,摆轮8外侧面嵌入安装有用于转动摆轮8的拨杆9,拨杆9端部具有定位销,转动摆头4外侧面具有均匀分布半圈的定位槽,在拨杆9转动时定位销也同时转动,拨杆9停止时定位销正好卡入定位槽锁住。
[0015]所述摆轮8内侧固接有中心对称的一对销轴10;所述的转动摆头4内两侧分别滑动设有两组、每组两个滑块6,所述滑块6分别位于上下滑道内与所述销轴10对应,所述滑块6开设有滑槽11,销轴10卡在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的行程与角度转换器3的弯曲弧度的长度相对应。
[0016]四个滑块6分别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穿过护套杆2与角度转换器3连接,四根钢丝绳7呈“田”字状分布,通过拨杆9转动摆轮8,销轴10沿滑槽11移动,进而推动四个滑块6在滑道上作前后移动,使得四根钢丝绳7分成两根一组相互配合,形成一推一拉的运动,从而推动角度转换器3实现上下、左右的摆动,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定位快速准确。
[0017]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持针缝合器钳头摆动结构,包括操作手柄(1)、护套杆(2)及角度转换器(3),操作手柄(1)前端安装有转动摆头(4),护套杆(2)后端连接在转动摆头(4)前端,护套杆(2)前端与角度转换器(3)后端连接,用于夹持缝合针的钳头(5)连接在角度转换器(3)前端,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摆头(4)内两侧分别滑动设有两组、每组两个滑块(6),所述滑块(6)分别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穿过护套杆(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行
申请(专利权)人: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