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89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有盖板,所述放置架与所述箱体内表壁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设有安装块、安装座、限位块和限位孔,所述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转盘、凸块、矩形框和活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伺服电机控制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带动凸块进行转动,凸块与矩形框进行配合,凸块带动矩形框进行移动,矩形框通过活动杆带动活动板进行往复移动,对放置架进行间歇性拨动,使放置架振荡,经振荡培养的菌体繁殖均匀,培养效率高。培养效率高。培养效率高。

A strain culture device for microbial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近年来,食品、饮用水、农产品、生活用品等方面由微生物引起的污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微生物污染已成为我们乃至全球的头号问题,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遗传进化角度阐明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分类学关系,是目前微生物分类学研究普遍采用的鉴定方法。
[0003]在对微生物分子鉴定时通常会用到菌种培养装置,目前菌种培养装置,多为菌种培养箱,现有的菌种培养箱内部用于放置培养瓶的培养板多为平板式结构,无法实现振荡培养,导致其培养的品质较差,菌种繁殖的效率较低,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有盖板,所述放置架与所述箱体内表壁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设有安装块、安装座、限位块和限位孔,所述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转盘、凸块、矩形框和活动板。
[0007]优选地,所述放置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放置架,若干个通孔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放置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所述放置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母座和两个滑筒,两个所述螺母座位于两个所述丝杠上并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筒位于两个所述滑杆上并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丝杠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放置架左右两侧外表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前后两侧外表壁上均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均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开放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通过缓冲弹簧与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表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座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设有与所述安装块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安装座上并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安装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相匹配。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转盘与所述盒体底部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凸块与所述转盘顶部外表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与所述转盘偏心
设置,所述矩形框位于所述凸块外侧并与所述凸块滑动连接。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矩形框靠近所述放置架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盒体和所述箱体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放置架相匹配,所述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盒体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申请通过按压和释放限位块与相对应的限位孔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安装块和安装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实现放置架与箱体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伺服电机控制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带动凸块进行转动,凸块与矩形框进行配合,凸块带动矩形框进行移动,矩形框通过活动杆带动活动板进行往复移动,对放置架进行间歇性拨动,使放置架振荡,经振荡培养的菌体繁殖均匀,培养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放置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箱体;2、盖体;3、放置架;4、盖板;5、安装块;6、安装座;7、限位块;8、限位孔;9、转盘;10、凸块;11、矩形框;12、活动板;13、丝杠;14、滑杆;15、螺母座;16、滑筒;17、缓冲弹簧;18、盒体;19、活动杆;20、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2,箱体1内设有放置架3,放置架3上设有盖板4,放置架3与箱体1内表壁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连接机构设有安装块5、安装座6、限位块7和限位孔8,箱体1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有转盘9、凸块10、矩形框11和活动板12,放置架3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放置架3,若干个通孔呈矩形阵列设置,放置架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13,放置架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4,盖板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母座15和两个滑筒16,两个螺母座15位于两个丝杠13上并与丝杠13螺纹连接,两个滑筒16位于两个滑杆14上并与滑杆14滑动连接,丝杠13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安装块5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块5与放置架3左右两侧外表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块5前后两侧外表壁上均设有孔洞,孔洞内均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
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开放端与限位块7固定连接,安装座6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6分别通过缓冲弹簧17与箱体1左右两侧内表壁固定连接,两个安装座6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设有与安装块5相匹配的安装槽,限位孔8位于安装座6上并沿水平方向贯穿安装座6,限位块7与限位孔8相匹配,箱体1前后两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盒体18,转盘9与盒体18底部内表壁转动连接,凸块10与转盘9顶部外表壁固定连接,凸块10与转盘9偏心设置,矩形框11位于凸块10外侧并与凸块10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框11靠近放置架3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9,活动杆19贯穿盒体18和箱体1并与活动板12固定连接,活动板12与放置架3相匹配,盒体18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0,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贯穿盒体18并与转盘9固定连接,通过按压和释放限位块7与相对应的限位孔8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安装块5和安装座6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进而实现放置架3与箱体1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伺服电机20控制转盘9进行转动,转盘9带动凸块10进行转动,凸块10与矩形框11进行配合,凸块10带动矩形框11进行移动,矩形框11通过活动杆19带动活动板12进行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上设有盖板(4),所述放置架(3)与所述箱体(1)内表壁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设有安装块(5)、安装座(6)、限位块(7)和限位孔(8),所述箱体(1)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转盘(9)、凸块(10)、矩形框(11)和活动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3)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放置架(3),若干个通孔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放置架(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杠(13),所述放置架(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4),所述盖板(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母座(15)和两个滑筒(16),两个所述螺母座(15)位于两个所述丝杠(13)上并与所述丝杠(13)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筒(16)位于两个所述滑杆(14)上并与所述滑杆(14)滑动连接,所述丝杠(13)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分子鉴定用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块(5)与所述放置架(3)左右两侧外表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5)前后两侧外表壁上均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均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珊珊陈蓉李侠芳郭秋能
申请(专利权)人:转导精进武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