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盒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8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包括:烘干输送机,用于输送并烘干清洗完成的配料盒;滑道,与所述烘干输送机尾部连接,用于配料盒转移至灌装输送机,并使配料盒由开口向下转为开口向上;暖风组件,安装于所述输送机下方,通过向上吹出暖风烘干配料盒。配料盒清洗完成后进入烘干输送机,配料盒保持开口向下,暖风组件对配料盒内部吹风,达到干燥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配合料烘干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烘干效果好,而且效率高;烘干完成后,配料盒在滑道的导向作用下进入灌装输送机,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Batching box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料盒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
,具体是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快捷食品越来越普及,比如方便面、盒装奶茶等。商家将各种配料分别放在配料袋或配料盒中。特别是一些有汤汁的配料,使用配料盒包装不仅方便,可以空间大。
[0003]配料盒需要先清洗,再烘干,才能进行灌装。配料盒清洗时,为尽量减少水分残留,一般开口朝下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一般会堆放在烘箱一起烘干,烘干完成后再放置在灌装输送带上进行灌装。上述工艺由于配料盒的堆放位置不同,会导致一些配料盒烘干不充分,配料盒内还是附着有一定的水分,而且还需要人工将配料盒放在灌装输送机上,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包括:
[0006]烘干输送机,用于输送并烘干清洗完成的配料盒;
[0007]滑道,与所述烘干输送机尾部连接,用于配料盒转移至灌装输送机,并使配料盒由开口向下转为开口向上;
[0008]暖风组件,安装于所述输送机下方,通过向上吹出暖风烘干配料盒。
[0009]配料盒清洗完成后进入烘干输送机,配料盒保持开口向下,暖风组件对配料盒内部吹风,达到干燥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配合料烘干的方式,本技术不仅烘干效果好,而且效率高;烘干完成后,配料盒在滑道的导向作用下进入灌装输送机,进行灌装;本技术取代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为说明暖风组件的具体结构,本方案中,所述暖风组件包括暖风机,所述暖风机出口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出风口。
[0011]传统的出风口为圆形,风力小,烘干效果差,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出风口为扁口。如此设置,缩小了出风口的面积,从而加强了风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设为间隔布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呈垂直布置。如此设置,增大了暖风的作用面积,烘干效果更佳。
[0013]由于配料盒在烘干过程中,会因为风力移位或脱离烘干输送机,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烘干输送机两侧和上方设有限位杆,用于配料盒输送限位。
[0014]传统的限位杆位置固定,装配时容易出现误差;误差过小会卡死配料盒,误差过大会使配料盒产生跳动,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限位杆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两端设有侧板,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垂直布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顶板或所述侧板,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对夹所述支架锁紧。通过调节螺杆穿
出支架的长度,即可改变限位杆的位置,调节简单方便。
[0015]为说明滑道的具体结构,本方案中,所述滑道呈倾斜布置,其上端连接所述灌装输送机,下端连接所述烘干输送机。
[0016]所述滑道包括依次间隔布置并呈方形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高度依次递减;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通过多根弧形导向杆连接,所述导向杆构成斜向螺旋通道,用于配料盒移动导向并翻转。
[0017]为说明导向杆的具体结构,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a1点和a2点,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a3点和a4点,另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a5点和a6点;
[0018]所述第二框架两侧中心位置分别设有b1点和b2点,上端设有对称布置的 b3点和b4点,下端设有对称布置的b5点和b6点;
[0019]所述第三框架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c1点和c2点,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c3点和c4点,另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c5点和c6点;
[0020]所述导向杆设为六根,第一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1点、b2点和c2点;第二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2点、b1点和c1点;第三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3点、 b4点和c6点;第四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4点、b3点和c5点;第五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5点、b6点和c4点;第六导向杆依次连接所述a6点、b5点和c3 点。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隐藏滑道的左视图;
[0026]图5是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滑道的主视图;
[0028]图中:1、滑道;2、烘干输送机;3、暖风机;4、第一出风口;5、第二出风口;6、限位杆;7、支架;11、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4、第一导向杆;15、第二导向杆;16、第三导向杆;17、第四导向杆;18、第五导向杆;19、第六导向杆;61、螺杆;62、锁紧螺母;71、顶板;72、侧板;111、a1点;112、a2点;113、a3点;114、a4点;115、a5点;116、a6 点;121、b1点;122、b2点;123、b3点;124、b4点;125、b5点;126、b6 点;131、c1点;132、c2点;133、c3点;134、c4点;135、c5点;136、c6 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包括呈倾斜布置的滑道1,其上端连接灌装输送机,下端连接烘干输送机2,用于配料盒从烘干输送机2上转移至灌装输送机,并使配料盒由开口向下转为开口向上。
[0032]如图6所示,滑道1包括依次间隔布置并呈方形的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 12和第三框架13,第三框架13安装在烘干输送机2的机架上。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高度依次递减;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通过多根弧形导向杆连接,导向杆构成斜向螺旋通道,用于配料盒移动导向并翻转。
[0033]如图5所示,导向杆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4]第一框架11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a1点111和a2点112,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a3点113和a4点114,另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a5点115和a6点116;
[0035]第二框架12两侧中心位置分别设有b1点121和b2点122,上端设有对称布置的b3点123和b4点124,下端设有对称布置的b5点125和b6点126;
[0036]第三框架13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c1点131和c2点132,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c3点133和c4点134,另一侧设有对称布置的c5点135和c6点 136;
[0037]导向杆设为六根,分别为:第一导向杆14依次连接a1点111、b2点122 和c2点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输送机(2),用于输送并烘干清洗完成的配料盒;滑道(1),与所述烘干输送机(2)尾部连接,用于配料盒转移至灌装输送机,并使配料盒由开口向下转为开口向上;暖风组件,安装于所述输送机(2)下方,通过向上吹出暖风烘干配料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组件包括暖风机(3),所述暖风机(3)出口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扁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为间隔布置的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5),所述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5)呈垂直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输送机(2)两侧和上方设有限位杆(6),用于配料盒输送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安装在支架(7)上,所述支架(7)包括顶板(71),所述顶板(71)两端设有侧板(72),所述限位杆(6)上设有垂直布置的螺杆(61),所述螺杆(61)穿过所述顶板(71)或所述侧板(72),并通过两个锁紧螺母(62)对夹所述支架(7)锁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呈倾斜布置,其上端连接所述灌装输送机,下端连接所述烘干输送机(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料盒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包括依次间隔布置并呈方形的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和第三框架(13),所述第一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孙军张荡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百思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