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扫拖模块、扫拖一体机器人以及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其中,所述扫拖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扫地模块以及拖地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以连接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扫地模块可上下活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具有处在上方的闲置位置与处在下方的工作位置,所述扫地模块至少在所述工作位置上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所述拖地模块包括拖地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拖地主体的上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扫拖一体机器人切换扫地或拖地模式时,需要拆装更换扫地模块与拖地模块,操作繁琐的问题。操作繁琐的问题。操作繁琐的问题。
Sweeping and towing module, sweeping and towing integrated robot and sweeping and towing integrated robo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拖模块、扫拖一体机器人以及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
,特别涉及家用扫地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扫拖模块、扫拖一体机器人以及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机器人被运用于家庭生活当中。扫地机器人是目前家庭中常见的自动清洁机器人,能够给房间打扫带来极大的便利,且在不断更迭的发展进程中,扫地机器人的功能越发完善,所能执行的清扫工作越发精细。
[0003]当然,扫地机器人的发展也不仅限于扫地清洁,越来越多的扫地机器人搭载了拖地模式,用以提供进一步的清洁作用,但现有机器人大部分采用扫地模块与旋转拖地模块同步安装共同作业的方式,因机器人外形限制导致位于机器人尾部的拖地模块覆盖面积受限,而使得清洁覆盖率大大降低。为解决覆盖面积的问题,也存在使用震动拖地模块替代旋转拖地模块的类型,提升了拖地模块的覆盖面积,但因震动拖地较旋转拖地来说,清洁效果差。此外,上述两种类型还存在拖地与扫地的过程互相影响,使清洁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4]此时,小部分扫地机器人开始选择扫地模块与拖地模块可拆装切换的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拆装更换类型的扫地机器人,在切换扫地模式与拖地模式时需要拆装更换扫地模块的配件与拖地模块的配件,虽然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但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扫拖模块、扫拖一体机器人以及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旨在解决现有扫拖一体机器人切换扫地或拖地模式时,需要拆装更换扫地模块与拖地模块,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扫拖模块,所述扫拖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扫地模块以及拖地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以连接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扫地模块可上下活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具有处在上方的闲置位置与处在下方的工作位置,所述扫地模块至少在所述工作位置上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以被所述转轴带动转动,在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扫地模块与所述安装部分离,以使得所述安装部向下显露出;所述拖地模块包括拖地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拖地主体的上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使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拖地模块转动。
[0007]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侧向突出所述转轴的安装凸部;
[0008]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多个卡扣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凸部扣持。
[0009]可选地,所述多个卡扣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可弹性安装在所述拖地主体上。
[0010]可选地,所述卡扣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拖地主体,所述卡扣的上端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安装凸部扣持的扣部,其下端与一弹性件弹性抵持,以使得各所述卡扣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可弹性安装在所述拖地主体上。
[0011]可选地,所述多个卡扣中至少两个卡扣呈相对设置;
[0012]所述拖地主体在相对的两个所述卡扣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13]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扫地模块对应所述配合凸起设置有一导向槽且所述扫地模块对应所述安装部设置有一配合凹槽,所述扫地模块从所述工作位置移动至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扫地模块的所述配合凹槽与所述安装部分离以及所述配合凸起伸入所述导向槽内与所述扫地模块配合。
[0014]可选地,所述拖地模块的上侧凹设有一用于容置所述扫地模块的清洁臂的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避让所述清洁臂的端部的柔性清洁件的缺口;
[0015]所述导向槽设置为斜槽以使得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配合凸起配合时,所述配合凸起抵紧所述导向槽的侧壁以驱动所述扫地模块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述柔性清洁件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接触形变后收入所述容置腔内。
[0016]可选地,所述扫拖模块还包括转轴安装板,所述转轴安装板靠近所述转轴用以连接驱动件的一端,所述转轴安装板与所述扫地模块之间设置有一弹性抵接件。
[00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扫拖一体机器人,所述扫拖一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扫拖模块,所述扫拖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扫地模块以及拖地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以连接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扫地模块可上下活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具有处在上方的闲置位置与处在下方的工作位置,所述扫地模块至少在所述工作位置上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以被所述转轴带动转动,在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扫地模块与所述安装部分离,以使得所述安装部向下显露出;所述拖地模块包括拖地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拖地主体的上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使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拖地模块转动。
[0018]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所述扫拖一体机器人套件包括拖地模块安装装置以及扫拖一体机器人;所述扫拖一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扫拖模块,所述扫拖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扫地模块以及拖地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以连接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扫地模块可上下活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具有处在上方的闲置位置与处在下方的工作位置,所述扫地模块至少在所述工作位置上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以被所述转轴带动转动,在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扫地模块与所述安装部分离,以使得所述安装部向下显露出;所述拖地模块包括拖地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拖地主体的上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使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拖地模块转动。
[001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定位安装所述扫地模块以及拖地模块,并提供其转动的动力,以实现清扫功能。所述扫地模块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所述安装部配合,以实现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扫地模块进行扫地操作;当需要切换拖地模式时,将所述拖地模块置于所述扫地模块的下方向上安装,推动所述扫地模块向上运动以从所述工作位置移动至所述闲置位置,此时所述扫地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所述安装部分离,在此过程中,所述安装部自所述扫地模块下端向下显露出,在所述扫地模块到达所
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拖地模块上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以使得所述转轴转动可带动所述拖地模块转动,以实现拖洗功能。此过程中,无需对所述扫地模块进行拆卸更换,在所述扫地模块的下端设置一所述拖地模块即可实现模式的切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扫拖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半剖示意图;
[0023]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以连接驱动件,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扫地模块,可上下活动调节地套设于所述转轴,且具有处在上方的闲置位置与处在下方的工作位置,所述扫地模块至少在所述工作位置上与所述转轴止转配合,以被所述转轴带动转动,在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扫地模块与所述安装部分离,以使得所述安装部向下显露出;以及,拖地模块,包括拖地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拖地主体的上端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部安装配合,使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拖地模块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侧向突出所述转轴的安装凸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多个卡扣用以在所述扫地模块处于所述闲置位置时,与所述安装凸部扣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扣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可弹性安装在所述拖地主体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拖地主体,所述卡扣的上端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安装凸部扣持的扣部,其下端与一弹性件弹性抵持,以使得各所述卡扣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可弹性安装在所述拖地主体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卡扣中至少两个卡扣呈相对设置;所述拖地主体在相对的两个所述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昊,彭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