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6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通过PE树脂紧密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通过性能接近的PE树脂,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粘合为一体,具有组成单一,粘合方式简单,且粘合更加紧密的特点,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质量轻薄,同时具有更强的抗冲击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冲击材料组成单一且层与层之间牢固结合为一体,不易分层剥离,因此材料稳定性好抗冲击性能优越,适于制成各种抗冲击制品,如防弹板、抗冲击车体外壳或门板,装甲车外壳等。装甲车外壳等。装甲车外壳等。

An impact resistant material and its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运输、建筑和军事等特种材料
中各种新型基材的层出不穷,人们在注重基材机械强度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基材的重量,在同等强度下,轻量化的基材更容易得到各大厂商的青睐。目前,关于各种抗冲击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方向。如CN105538851B一种爆炸防护膜及其制作方法公开了一种爆炸防护膜及其制作方法,包含依次叠加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含多壁碳纳米管的聚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和ABS膜。采用粘胶剂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含多壁碳纳米管的聚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和ABS膜依次叠加,经常温加压粘结成型;还有CN103884238B一种复合防弹单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复合防弹单元材料,包含由N个两层结构的单元层交叉复合组成,其中第一层为包覆在第一树脂胶粘剂里的防弹纤维单向带,第二层为包覆在第二树脂胶粘剂里的防弹纤维单向带采用了两种树脂胶粘剂分别涂层到相邻层上。
[0003]然而,现有的抗冲击材料组成复杂,材料属性相差远,复合难度大,层与层之间易分层剥离,一旦分层剥离,则材料整体的抗冲击性能将大大削弱;并且,组成材料的繁多还会导致所得材料较为厚重,稳定性差,因而抗冲击性能不够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其解了粘合方式繁琐,稳定性差,抗冲击性能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冲击材料,其包含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
[0009]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通过PE树脂紧密粘合。
[0010]优选地,PE树脂可以选用低缠结的PE树脂。
[0011]优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过热压和/或拉伸成型,厚度为0.01

2.5m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优选为超高模量的聚乙烯薄膜产品。
[0012]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至少一层加强纤维层;所述加强纤维层为碳纤维层、玻璃纤维层、陶瓷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3]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加强纤维层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所述加强纤维层之间通过PE树脂外的其他树脂紧密粘合。
[0014]可选地,所述加强纤维层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紧密粘合。而两层相邻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仍以PE树脂粘接复合。
[0015]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与所述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以PE树脂紧密粘合。优选地,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夹在两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与所述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以PE树脂紧密粘合;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得到。优选地,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夹在两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中混编有增强丝;其中,所述增强丝含量不超过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总重量的15%,所述增强丝为不锈钢丝、碳纤维丝、玻璃纤维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8]可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无机粉体或无机纤维增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机粉体或无机纤维可以为氮化硅、氮化硼等。
[0019]可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为复合纱线编织布,所述复合纱线的芯线为防切割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缠绕包裹于芯线外。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冲击制品,例如防弹板、抗冲击车体外壳或门板,如装甲车外壳;所述抗冲击制品部分或全部由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材料制成。
[0021]本技术的防弹板,具有厚度小、质量轻,抗冲击强度高的特点。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的组成成分单一,粘合方式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由于本技术的抗冲击材料采用了多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UHMWPE),其具有耐磨、耐腐蚀、耐老化,抗冲击强度高,并且密度低,质量轻薄等优点,极高的分子量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因而,本实施例的抗冲击材料相对于其他材料而言,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的同时,质量更为轻薄。
[0024]并且,本技术的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品采用了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同质的PE树脂进粘合,由于两者属于同种材料,一方面生产所需材料单一,制备简单;另一方面,性能相似,两者通过物理粘合,粘合方式简单,结合十分紧密牢固、不易剥离和分层,因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也进一步加强了抗冲击性能和耐久性。
[0025]优选地,本技术在抗冲击材料中进一步复合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纺丝得到,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机械性能优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其编制物同样与PE树脂为同质材料,将其作为本技术的补强材料,不仅可保证层间结合牢固性,还能够弥补单纯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一旦出现破口极易大面积撕裂等问题,进一步增加抗冲击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的抗冲击材料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实施例2的抗冲击材料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实施例3的抗冲击材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抗冲击材料是由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11和一层加强纤维层12复合而成,并且,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11之间通过涂刷PE树脂13(聚乙烯)进行粘结复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11和加强纤维层12之间通过环氧树脂14进行挤压复合得到。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1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热压或者拉伸或者先热压后拉伸成型,其厚度为0.01

2.5mm,优选为超高模量的聚乙烯薄膜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之间通过PE树脂紧密粘合;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至少一层加强纤维层;所述加强纤维层为碳纤维层、玻璃纤维层、陶瓷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或者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与所述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以PE树脂紧密粘合;或者所述抗冲击材料还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与所述至少两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强膜以PE树脂紧密粘合;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层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波白宇鹏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星宇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