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59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涉及膜切机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加工装置,压平装置,置物槽,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位于压平装置两侧,压平装置包括称第一红外感应条,第二红外感应条,承重台和加压台,承重台底面与工作台顶面固定,承重台一端内部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加压台底面固定,承重台顶面和加压台底面均固定设有加热陶瓷片,采用压平装置的加压台与加热陶瓷对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传送的加工装置加工后的膜片进行加热压平,通过气缸调节加压台的高度,适应不同厚度的压平材料,使膜切机一体化流程进行,通过加热压平辅助加工台重力压平,使材料压平更平整,设备的适用性更高。的适用性更高。的适用性更高。

A flattening device for film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膜切机
,尤其涉及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切机(Die Cutting Machine)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贴合、自动排废,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圈装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简称为模切。
[0003]但现有的膜切机常常采用重力对膜片进行加压,对于一些硬度较大的膜片在压痕时容易损伤膜片且加压效果差,同时设备在对膜片进行切割,压痕,压平等工序进行时不能一体化进行,对材料压平时高度不可调节,不能适应厚度不同的材料压平,使加工膜片效率低下,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包括工作台,加工装置,压平装置,置物槽,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位于压平装置两侧,所述压平装置包括称第一红外感应条,第二红外感应条,承重台和加压台,所述承重台底面与工作台顶面固定,所述承重台一端内部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加压台底面一端固定,所述承重台顶面和加压台底面均固定设有加热陶瓷片,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红外感应凸点。
[0006]优选的,所述压平装置的第一红外感应条与加压台靠近第一传送装置的侧面固定,所述第二红外感应条与承重台顶面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红外感应条与加热陶瓷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红外感应条与第二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感应条与第一传送装置的红外感应凸点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传送带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垂直方向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底端与工作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凸点与第一传送带远离压平装置一侧的第一支撑柱顶面固定,所述第一传送带表面均匀阵列固定设有防滑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和限位夹,所述限位夹设有两对分别
位于第二传送带表面两端,所述限位夹底部设有固定铰轴,且限位夹与固定铰轴铰接,所述限位夹靠近压平装置的侧面固定设有红外感应贴片,所述第二传送带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二支撑柱底面与工作台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夹底面固定设有防滑垫。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靠近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顶面固定设有置物槽,所述工作台顶面远离置物槽的一端固定设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顶面固定设有承重板。
[0010]优选的,所述承重板底部设有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和平面滑台,所述加工台底面与工作台顶面固定,所述加工台顶面均匀设有经纬刻度条,所述承重板底面开设有空腔,所述平面滑台设有两个分别与承重板底面内部侧壁固定连接,且平面滑台在竖直方向错位分布,所述平面滑台底部固定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分别固定设有切割刀头和压痕刀头。
[0011]优选的,所述压平装置的承重台顶面的加热陶瓷片与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传送带顶面,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传送带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采用压平装置的加压台与加热陶瓷对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传送的加工装置加工后的膜片进行加热压平,通过气缸调节加压台的高度,适应不同厚度的压平材料,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对压平后的膜片运送至置物槽内进行储存,使膜切机一体化流程进行,通过加热压平辅助加工台重力压平,使材料压平更平整,设备的适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的压平装置结构图;
[0016]图3为1

A处放大图;
[0017]图4为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的限位夹结构图;
[0018]图5为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的加工装置结构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工作台;2、承重柱;3、承重板;4、加工装置;401、加工台;402、经纬刻度条;403、平面滑台;404、伺服电机;405、第一气缸;406、切割刀头;407、压痕刀头;5、压平装置;501、承重台;502、加压台;503、加热陶瓷片;504、第二气缸;505、第一红外感应条;506、第二红外感应条;6、第一传送装置;601、第一传送带;602、防滑条;603、第一旋转轴;604、第一支撑柱;605、红外感应凸点;7、第二传送装置;701、第二传送带;702、第二支撑柱;703、第二旋转轴;704、限位夹;705、固定铰轴;706、防滑垫;707、红外感应贴片;8、置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3]具体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5,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包括工作台1,加工装置4,压平装置5,置物槽8,第一传送装置6和第二传送装置7,第一传送装置6和第二传送装置7分别位于压平装置5两侧,压平装置5包括称第一红外感应条505,第二红外感应条506,承重台501和加压台502,承重台501底面与工作台1顶面固定,承重台501一端内部设有第二气缸504,第二气缸504的活动端与加压台502底面一端固定,承重台501顶面和加压台502底面均固定设有加热陶瓷片503,第一传送装置6包括第一传送带601和红外感应凸点605,采用压平装置5的加压台502与加热陶瓷对通过第一传送装置6传送的加工装置4加工后的膜片进行加热压平,通过第二传送装置7对压平后的膜片运送至置物槽8内进行储存,使膜切机一体化流程进行,通过加热压平辅助加工台401重力压平,有效提高压平效率与质量,压平装置5的第一红外感应条505与加压台502靠近第一传送装置6的侧面固定,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包括工作台(1),加工装置(4),压平装置(5),置物槽(8),第一传送装置(6)和第二传送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6)和第二传送装置(7)分别位于压平装置(5)两侧,所述压平装置(5)包括称第一红外感应条(505),第二红外感应条(506),承重台(501)和加压台(502),所述承重台(501)底面与工作台(1)顶面固定,所述承重台(501)一端内部设有第二气缸(504),所述第二气缸(504)的活动端与加压台(502)底面一端固定,所述承重台(501)顶面和加压台(502)底面均固定设有加热陶瓷片(503),所述第一传送装置(6)包括第一传送带(601)和红外感应凸点(6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装置(5)的第一红外感应条(505)与加压台(502)靠近第一传送装置(6)的侧面固定,所述第二红外感应条(506)与承重台(501)顶面靠近第二传送装置(7)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红外感应条(505)与加热陶瓷片(50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红外感应条(506)与第二气缸(50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感应条(505)与第一传送装置(6)的红外感应凸点(60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6)的第一传送带(601)两端内部均设有第一旋转轴(603),所述第一旋转轴(603)两端垂直方向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柱(604),且第一支撑柱(604)底端与工作台(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凸点(605)与第一传送带(601)远离压平装置(5)一侧的第一支撑柱(604)顶面固定,所述第一传送带(601)表面均匀阵列固定设有防滑条(6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切机的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延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普菲特精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