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53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涉及井下清淤作业技术领域。该井下管道运泥车包括运泥车车框(1)、车轮(2)、运泥车车底(3)和拉杆(4),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运泥车车框(1)均为“匚”形结构;每个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底部均设有多个车轮(2);所述运泥车车框(1)之间通过车体连接件(5)相连;所述运泥车车底(3)安装设置在运泥车车框(1)内的下部;所述运泥车车底(3)由多个圆形管件构成;所述拉杆(4)设置在每个运泥车车框(1)的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井下管道弯折处空间狭小,现有运泥车难以进出的技术问题。泥车难以进出的技术问题。泥车难以进出的技术问题。

A mud truck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清淤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

技术介绍

[0002]窨井设置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用于检查及疏通下水管道。由于在窨井处夹杂着的微小固体颗粒的水流流速会减缓,大部分固体颗粒在由于冲积作用,在窨井处形成大量淤泥,以至于堵塞管道,需要及时进行清理。目前窨井处淤泥的清理方式主要以人工打捞清理为主,采用淤泥运输车运出泥浆。
[0003]然而,井内的空间狭小,普通的运泥车难以下放,难以通过井内的弯折处,因此,一种可在井下使用的运泥车将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0004]在专利CN201822075732.3中,公开了一种拉杆运输车,包括底座、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杆和设置在底座下部的滚轮,两个支撑杆垂直于底座横梁,每个支撑杆上还分别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至少一个固定杆,每个固定杆均与底座横梁平行设置,每个固定杆上均匀的分布多个凸块,拉杆水平放置并设置在相邻两个凸块之间。该专利的拉杆运输车专门用于运输汽车拉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在专利CN201810381490.2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多功能运输车,包括防滑带、拉杆、推杆、物品盒、灯座、照明灯、电源箱、运料箱、斜杆、开关、USB接口、旋转门、锁扣、伸缩杆、数控箱、底座、滚轮、转轴、照明系统、驱动系统和供电系统。该专利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提供的建筑用多功能手推车推杆的端部表面缠绕有防滑带,降低了滑动的不良影响,设置的物品盒便于工作人员存放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工具,USB接口可提供用电设备的充电,照明灯则使得手推车可在夜间继续工作,在驱动系统的带动下,通过伸缩杆可使底座抬起倾斜,方便颗粒物料的倒放,省时省力,运料箱通过转轴还可以展开平铺,增大了物料的容纳空间,又可运输一些块状或大体积的建筑材料,简单实用。
[0006]在专利CN201810555707.7中公开了一种清理窨井处下水道的清淤车,包括牵引车头,牵引车头的尾部连接并安装底盘,在底盘上设有密封的淤泥收集箱,所述淤泥收集箱内设有螺旋压榨淤泥脱水机,螺旋压榨淤泥脱水机上设有淤泥进口,压缩淤泥排出口和压榨污水排出口,压缩淤泥排出口位于淤泥收集箱内,压榨污水排出口与淤泥收集箱外侧的排污水管连接;淤泥进口通过软管连接潜水淤泥泵,潜水淤泥泵的外侧加装水泵罩,水泵罩的端部设有吸水孔,潜水淤泥泵的水泵转轴端部伸入到水泵罩内,水泵转轴上套设连接套,连接套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剪叶组件。实现淤泥的泥水分离,可将淤泥带走同时将污水排入到下水管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通过设置两个为“匚”形结构的运泥车车框,并将两个运泥车车框使用车体连接件相连,使得本技术的运泥车能够通过折叠进入井下管道。解决了井下管道弯折处空间狭小,现有运
泥车难以进出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包括运泥车车框、车轮、运泥车车底和拉杆,其中:
[0010]所述运泥车车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运泥车车框均为“匚”形结构;
[0011]每个所述运泥车车框的底部均设有多个车轮;
[0012]所述运泥车车框之间通过车体连接件相连;
[0013]所述运泥车车底安装设置在运泥车车框内的下部;
[0014]所述运泥车车底由多个圆形管件构成;
[0015]所述拉杆设置在每个运泥车车框的外端。
[0016]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运泥车车框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车轮收纳槽;
[0017]所述车轮收纳槽设置在车轮旁;
[0018]当两个运泥车车框折叠时,一个运泥车车框底部的车轮收纳槽能收纳另一个运泥车车框底部的车轮。
[0019]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车轮为可360
°
旋转的轮子。
[0020]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运泥车车底由圆形钢管构成;
[0021]每个圆形钢管平行设置在运泥车车框内;
[0022]每个圆形钢管之间的间距为5

8cm,方便淤泥里面的积水从钢管之间的缝隙流出。
[0023]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拉杆通过焊接安装固定运泥车车框上;
[0024]所述拉杆伸出段的下方还设有垫片,垫片能够防止拉杆滑落;
[0025]所述垫片焊接固定在运泥车车框上。
[0026]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车体连接件设置在运泥车车框的底部;
[0027]所述车体连接件为铰链机构或合页机构。
[0028]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运泥车车框的外端还设有锁钩结构,用于将折叠后的两段运泥车车框进行固定。
[002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适用于中大管径井下管道的淤泥清理和运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1](1)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质量轻;
[0032](2)本技术的运泥运输量大,淤泥内的积水能从钢管之间的缝隙中自动流出;
[0033](3)本技术可在运泥车的中部折叠,削减运泥车的整车长度,便于运泥车进入管道;
[0034](4)本技术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附图标记为:
[0038]1‑
运泥车车框,2

车轮,3

运泥车车底,4

拉杆,5

车体连接件,6

垫片,7

车轮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所示:
[004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包括运泥车车框1、车轮2、运泥车车底3和拉杆4,其中:
[0044]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运泥车车框1均为“匚”形结构;
[0045]每个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底部均设有多个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泥车车框(1)、车轮(2)、运泥车车底(3)和拉杆(4),其中: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运泥车车框(1)均为“匚”形结构;每个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底部均设有多个车轮(2);所述运泥车车框(1)之间通过车体连接件(5)相连;所述运泥车车底(3)安装设置在运泥车车框(1)内的下部;所述运泥车车底(3)由多个圆形管件构成;所述拉杆(4)设置在每个运泥车车框(1)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管道运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泥车车框(1)的底部还设有多个车轮收纳槽(7);所述车轮收纳槽(7)设置在车轮(2)旁,当两个运泥车车框(1)折叠时,一个运泥车车框(1)底部的车轮收纳槽(7)能收纳另一个运泥车车框(1)底部的车轮(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管道运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红唐秀兰陈嘉瑞唐蓉王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夏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